帛书老子二十九章(品读帛书老子道经第五章)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橐龠两个字的读音为tuó yuè,古代的一种鼓风吹火器具,由用牛皮制成的风袋及输风管组成,作用与近代还能见到的风箱差不多。具体结构及使用方法就不得而知了。所以在想象天地之间与之相似之处时,确实让人纠结了很长时间,结合下文猜一猜,这个东西应该和风箱一样不是靠自身形体的变化达到向外输送风的目的的,至于为什么是用牛皮做,也许是为了密封性好吧。

帛书老子二十九章(品读帛书老子道经第五章)(1)

老子说了,天地之间,不就像个鼓风用的大风箱吗?注意是天地之间象,而不是天地象。也就是说在老子看来,天地之间才是万物从生到死的生存空间。而万物之所以能在天地间自由地生长、延续,有两方面原因——“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这两句话虽然是来形容橐龠的,但是同样能反映出天地对待万物的态度。

帛书老子二十九章(品读帛书老子道经第五章)(2)

首先天地为万物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自由成长的空间,也就是“虚”,就像风箱一样,得有一定的空间,才能确保贮存足够量的风。一旦达到“虚空”的状态,也就没有了什么所谓的边界,不屈也就是不竭的意思。注意一点,“不屈”是因为“虚”,而不是“虚”却能“不竭”。

第二点就是天地为万物生生不息的运行状态提供了推动力,也就是“动”,风箱正是由于其运行的不停歇,才让送出的风源源不断。

帛书老子二十九章(品读帛书老子道经第五章)(3)

至此可以看出,这段话的内容与前文是有延续性的,天地视万物为刍狗,是不是就与万物的产生与发展没有任何关系了呢?当然不是!所以接着就是这段话了。天地虽然视万物为刍狗,但是却为万物的产生、延续提供了空间,而且在道的法则的规范下从生到死,从有到无生生不息永无止境。

帛书老子二十九章(品读帛书老子道经第五章)(4)

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天地既然又是提供空间,又是提供推动力,也可以说推动着时间巨轮的运行,那是不是对于万物成长的点点滴滴都要了然于胸呢?恐怕未必,天地对于世间万事万物如果想都了如指掌,结果只能是穷于应付,既然如此还不如守中不变。之所以会是这样,最起码的一点就是了如指掌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不想对万物的生长指手划脚,视其为刍狗,又何必费心去了解万物生存的那些细节呢?不论是不是了解,万物不都得顺应天道循环往复生生不息吗?

帛书老子二十九章(品读帛书老子道经第五章)(5)

这是转了一圈又绕回来了。最后这两句话即可以说是形容天地对万物的,也可以理解为老子对众君主、领导者所说的。对于领导者来说也是一样,不懂得放权,不知道去信任下属,事事亲力亲为,结果只能是事事做不好,漏洞百出。

关于老子所说的“守于中”应该怎么理解,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对比。“守于中”是相较“多闻”而言的,“多闻”就是有所为,那么“守于中”自然就是固守本心,有所不为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