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李鸿章他们属于什么派(李鸿章与张之洞)

晚清的历史舞台上出现了几位治世汉臣,这其中就包括中堂李鸿章和总督张之洞。这两位都是洋务运动中的重要领导人,两人创办的实业对清朝末期的民族工业及中国近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那么到底谁对他们的主子大清做出的贡献更多一些呢?

张之洞李鸿章他们属于什么派(李鸿章与张之洞)(1)

审视当今历史界主流的观点,学者们对李鸿章这个历史人物的评价褒贬不一,对于张之洞倒是和谐一致。受过历史普及教育的人们认为李鸿章代表大清与帝国列强签订了许多卖国耻辱的条约(比如《马关条约》、《辛丑条约》),是历史的罪人。而张之洞是一位实干家,为洋务运动做出了巨大贡献。那么这样来看的话,好像李鸿章并没有作出什么业绩,张之洞为振兴大清付诸了精力与心血。那么真的是这样的吗?

张之洞李鸿章他们属于什么派(李鸿章与张之洞)(2)

答案是李鸿章做出的贡献更多。为什么呢?因为李鸿章一直在出卖大清的利益,而张之洞一直在搞工业化。是不是感觉有点不合乎逻辑?没有搞错,的确是这样的。因为我们要明晰一个事实:当代中国国民的历史观和当时晚清统治阶级的统治观是相反的。

张之洞李鸿章他们属于什么派(李鸿章与张之洞)(3)

晚清就像一架破破烂烂的战车,吱吱呀呀的在历史的道路上行走着。只要那些列强用力踹一脚就能零散。慈禧接盘时,大清已是病入膏肓,此时想要保全大清,以退为进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我们倒带、定格,假使从1842年签订第一条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开始,咸丰帝励精图治、收拾旧山河,待机喘息上个五十年,就像日本的明治维新,从内到外、彻彻底底的来次制度与思想、器物上的革新,后来的中国断然不会签订一系列的更加丧权辱国的条约。只可惜接盘的是慈禧,这是个政治手腕极为精明、但并不具备高瞻远瞩的政治眼光的政治家。用来装备水师的军费被挪去建造颐和园,慈禧所运筹的这样的政治系统注定是难以维护大清的国家机器。李鸿章虽然身为汉臣,但他的作为的的确确是在维护满清统治阶级者们的利益。李鸿章签订条约绝非他之所愿,他只是统治阶级的代言人

张之洞李鸿章他们属于什么派(李鸿章与张之洞)(4)

李鸿章通过卖国的方式获得了列强的支持,平息了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这是以极小的利益代价为大清续了几十年的命。假若当时李鸿章不借助列强之力,恐怕大清早就被取而代之了。所以说,大清的最后几十年与李鸿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反观张之洞,搞了很多实业,兴办了许多工厂,也置办了兵工厂。1896年张之洞汉阳兵工厂购买了德国1888式步枪设计图,开始制造汉阳造步枪,直到1944年停工为止,大约生产了一百万把以上。袁世凯新军大量装备,武昌起义程定国所开第一枪是汉阳造,辛亥革命中双方大量使用的是汉阳造,北洋军阀内战时、国民党北伐时、抗日战争时汉阳造都被各方军队列装,直到抗美援朝时中国军队都在使用,在抗战时是中国自产数量最多的步枪。但是这些东西满人控制起来不方便,很多都要依靠汉人,等于把枪杆子都交到汉人手里去了,反而是大清的掘墓人。最后也是在武昌发生了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大清一命呜呼。

张之洞李鸿章他们属于什么派(李鸿章与张之洞)(5)

如果从中国革命进程上来看,张之洞或许要比李鸿章劳苦功高。但暂且撇开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不讲,李鸿章为晚清所做的贡献的确是大于张之洞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