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我们回不去的童年(与你在童年的时光相遇)

重拾我们回不去的童年(与你在童年的时光相遇)(1)

重回童年|与你在童年的时光相遇

作者 崔洪国

曾经的我们在老师们郎朗书声的伴读里,去海阔天空的想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如今我们都到了给身边的孩子去诵读这些故事的年龄了。多么想在童年的时光里与你重新遇见,一起与你过那快乐无忧,幸福相伴的“六一”儿童节。

——题记

“曾经在最美好的童年遇见了你们,如今多想再回到童年的时光里与你相遇。”我在好几篇文章中都引用过《老师好》中苗宛秋班主任那句经典台词“我不是在最好的时光遇见了你们,而是遇见了你们才是最好的时光。”反复思量这看似绕口令的大白话,真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大道理。想到儿时童年的时候,何尝不是这样的感觉呢!齐鲁壹点征集“重回童年”的感悟和回忆,我也很想童年的那些时光了,很想重回童年,在那些美好的日子里重新与你相遇。

回想儿时的童年,至少有几件事情是很值得回味和记住的,一是过周末,二时过节日,三是开学发新课本,脑海中最深刻的念想都是与这些吉光片羽紧紧联系着,一想起来,就片刻也不得忘,越想越是有滋有味。

我童年时的周末还是放一天的假,印象里应当是过星期天,查了一下资料,到95年才有了双休一说。我们的童年时光不如现在这般丰富多彩,没有手机,没有微信,没有抖音,也没有那么多的书读,相伴我们更多的是村北的树林子,村西的水湾和村子中间每队一个的氨水池,还有村西和东柳村隔着的圩子墙。哥哥,姐姐和爹娘那时都是年富力强,家里家外忙,顾不上我们,就早早把我们送到了村东的小学校,说是上学,其实是让几位老师帮着看着孩子。我那几位老师田伯华,谢宝德,还有一位姓田的叫小军的女老师如今都年事高了,当年也正是风华正茂,每个人的家里也有一摊子农事,每天把我们安顿好就回去忙一会家里的事务,回来后我们不是在教室就是在院子里的大树底下传看着小人书上“小猫钓鱼”的故事。

学校锁不住童年好玩的天性,每到星期天村子就成了我们的乐园。我们在村西的圩子墙玩攻守的游戏,秋华,红亮,志刚在圩子墙上站成一排站岗放哨,我和根生几个扛了红缨枪从圩子墙下面往上冲。冲到一半,墙上的那些伙计就冲着我们扔小土坷垃“开火”,我们一边躲避着,一边喊着“冲啊”,很快就占领了圩子墙,接下来就换过来,我们守,他们攻,玩得不亦乐乎。

有时在圩子墙玩累了,我们就跑到村庄中间的氨水池上,用旁边水塘里的水和了泥巴在平平的水泥氨水池面上糊“泥兀瓦”(小时候用泥糊的一种玩具,圆饼状,中间中空),糊好了,手握着,站在氨水池上,冲着氨水池的水泥面使劲一摔,“啪”的一声,“泥兀瓦”碎成很碎的泥末。那些“泥兀瓦”有大有小,糊好后都捏起薄薄的褶边,一摔的时候,里面是真空的,那些褶边随着“啪”的一声就都裂开了。这样的游戏又简单,又省力,还不累,又好玩,我们能玩一上午不用换地方。现在到农村去,还经常能看到有孩子在村里的健身广场上玩“摔泥兀瓦”的游戏,几个孩子比着看谁的“泥兀瓦”摔得响。我有时也会住下来,用泥巴糊一个,和他们的比着摔一下,“啪”的一响,孩子们都好奇地瞪眼看着我,那意思好像在说“你也会呀!”确实是很纯真童稚的感觉。

重拾我们回不去的童年(与你在童年的时光相遇)(2)

最难忘的另一件事情就是过“六一”儿童节。那时的过“六一”儿童节就是童年心中的过年,还没有到,就天天念叨了。那年岁日子窘迫,一年下来很气派的过年过节的日子也不多,对于我们一帮小家伙来说,除了过年,最想的就是过“六一”儿童节了。六一那天,我们都穿了新的衣服,年龄稍大的都戴了鲜艳的红领巾,我们那位漂亮的小军老师领着我们把教室里的长条凳子搬到学校的操场上,我们一排一排坐好了,最前面一排是受到表扬,上台领笔记本的学生。学生坐的前面有一排几张排列齐整的桌子,是几位老师坐的。

我记得每次“六一”儿童节的仪式都是田伯华老师主持,说我们“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花朵。”小军老师就带领我们唱“我们是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孩子们都唱得很整齐,声音也很嘹亮,在校园里和校园外面的田野上一直传得很远。接下来的的程序还有学生代表发言,其中我就发过一次,发言的内容一定要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话。最后就是几位老师给我们获奖的学生每人发个笔记本,那是很大的光荣了。

因为是孩子们的节日,所以没有上台领奖的也要每人发把尺子或一支笔,每人都有份,大家都兴高采烈。还有新佩戴红领巾的,回家和在村子里来回要戴好多天,在别人羡慕的目光里,心里满满的幸福和自豪。与其说那种感觉是孩童的一种虚荣,不如说是孩子们发自内心的一份天真。举行完了仪式,几位老师便领着我们到学校外面的田野里,他们坐在田间地头商量着学期的事,我们就如同放了羊一般,在田野里追逐着,奔跑着,喧闹着。那些青葱的麦田,那些盛放的野花,那些流淌的春水,那些盛夏的蝉鸣,那些洁白如雪的云朵,在我们童年的记忆中留下了最浓墨重彩的痕。

重拾我们回不去的童年(与你在童年的时光相遇)(3)

在童年的时光中,还有一件终生难忘的事情就是刚入学时发新书的情形。我们那时的童年和小学都是在一起上的,也没有学前幼儿园一说。幼儿园的书多是哥哥姐姐替换下来的书,或是他们到县城从新华书店专门给我们买回来的小人书。我记忆里有《雷锋的故事》《欧阳海之歌》《草原英雄小姐妹》《林海雪原》,那些小人书都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那些英雄的形象和故事是我们最早的启蒙。偶尔哥哥也会给我买回几本彩绘的,如《黄继光》《邱少云》就都是大开,彩绘的,黄继光和邱少云的英雄壮举给我留下的印象特别深刻,后来也影响了自己三观的形成。现在我们经常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我经常想起在童年我看到过的雷锋、欧阳海、黄继光、邱少云的故事。日子虽然久远了,但他们在我心里始终鲜活,栩栩如生。

再就是入学后发新书了,每个年纪的语文、数学都是上下册,每册都根据春夏和秋冬的季节设计课本的内容,每篇文章读起来都有很强的代入感,让人过目不忘。我最喜欢的就是课本封面和内里的那些插画。那些插画的人物形象生动,表情丰富,充满了蓬勃向上的朝气,能给人很强的审美体验和精神愉悦。所有的插画都取材于生活,来源于真实,用现在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很接地气”,所有插画的背景都与文明礼貌,五讲四美三热爱,崇尚美德和高尚,热爱祖国和人民,培养良好习惯和道德情操有关联,很容易让孩子们在看和学中受到熏陶,形成良好的规范和习惯养成。每次课本发下来,我都爱不释手,都要一本一本用报纸或厚的牛皮纸包起来,走到哪里带到哪里。对书里所有的故事和插画看了一遍又一遍,直到都背过,如今说起来还耳熟能详。

儿童读物或者教材的插画是孩子们接触这个世界的最早启蒙,想想我们从儿时读物和教材的插画里,我们看到了春姑娘,看到了小猫钓鱼,看到了“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看到了“我挑担茶叶上北京”,看到了“卫兵与列宁的故事”,看到了金光闪闪的北京天安门,那些插画有的也就寥寥几笔,但是故事感人肺腑,在我们心中塑型了多少真善美,坚定了我们多少人对于理想和信仰的执着追求。

重拾我们回不去的童年(与你在童年的时光相遇)(4)

“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曾经的我们在老师们郎朗书声的伴读里,去海阔天空的想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如今我们都到了给身边的孩子去诵读这些故事的年龄了。多么想在童年的时光里与你重新遇见,一起与你过那快乐无忧,幸福相伴的“六一”儿童节。在节日渐浓的氛围里,我还是提起了笔,让我的心回到了过去的童年,与身边的那些“神兽”一起,在无边无际的花海里,采一束美丽的向阳花,或者在一汪碧波荡漾的春水边,唱一曲“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的歌谣,或者走到街心的绿地公园与他们一起,用泥糊一个“泥兀瓦”,一下摔到童年的时光里,快乐地找回过去的自己。

谨以此文献给“六一”儿童节的父母、老师和孩子们!

本文图片有的取自网络,个别来自朋友与孩子之间的亲情互动,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重拾我们回不去的童年(与你在童年的时光相遇)(5)

崔洪国,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济南,烟台作协会员。出版有散文集《寻找灵魂的牧场》《与海阳最美的邂逅—崔洪国散文精品集》。在报刊、媒体、平台发表散文、书评300余篇,作品多次在省市征文大赛中获奖。散文《济南的桥》入选齐鲁晚报“青未了”优秀征文荐读篇目,《四哥走了》被齐鲁壹点评为月度“爆款文章”,《在农村吃大席》《崔健,让我想起歌声里的过往》收录于壹点号3月,4月电子月刊《清泉录》“2022清泉计划获奖长文”,获评优秀散文。

壹点号风过林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