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还可以创业吗?有的退休后开始创业

楚天都市报7月9日讯(记者周萍英 陈倩 摄影记者刘中灿)“斜杠青年”一词一度在网络走红,意思是指一群不满足“专一职业”生活方式、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有趣的是,现在这样的“斜杠能力”已开始向老年群体蔓延,在我们身边,有这么一群老年人,他们拥有一颗青年心,虽然退休了,但不再只忙着买菜做饭带孙子和跳舞打牌自娱自乐,而是在社会上扮演着多重角色,发挥自己的“斜杠能力”。

张正坤:人生从60岁开始

年龄:85岁

退休前:技术工人

退休后:创业者/青少年教育导师

退休后还可以创业吗?有的退休后开始创业(1)

对于今年85岁的张正坤来说,他的人生从60岁开始起步。身板挺得笔直,思维异常敏捷,满头银发的张正坤除了左耳听力有点问题外,依旧精神矍铄。

事实上,他现在是一家年营收数千万元的公司老板,这家公司,40多名员工,九成以上年龄超过60岁。

1994年,刚刚60岁的张正坤决定创业。在此之前,他在深圳中集集团担任8年的技术顾问。那时的中集集团刚刚起步,他从自己负责的集装箱业务中发现商机。

“当时国内集装箱侧板靠手工制作,公司从韩国引进一台自动化的集装箱设备,成本28万美金(当时合约250万元人民币)。”张正坤想着要是能研发出一条全自动化生产线,市场前景肯定不错。他跟妻子商量要创业。妻子二话没说拿出全部积蓄20万元,再拿房产证到银行贷款20万元,甚至卖掉了所有值钱的首饰。

1994年底,60岁的张正坤成为武汉华进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的法人。叫上几个技术型老伙伴,他们负责研发、设计、工艺、调试、安装等,由其他公司负责生产。

不久,中国第一条集装箱生产线在武汉诞生了。原来靠3分钟才能手工轧制一块槽板,现在1分钟能生产7块槽板,而售价仅为国外进口设备的一半不到。酒香不怕巷子深。尽管公司没有一个业务员,“但是电话被打爆了,要订购设备的络绎不绝。”“张工”的名号也从此在全国集装箱行业一炮打响。

此后,张正坤沿袭只做核心技术环节的做法,网罗了更多退休老伙伴加入公司,在集装箱行业写下老年创业的一段佳话。“我一点都不觉得自己老。一不小心就活到了85。”他说。

如今,张老爷子将位于青岛、广东等地的3家工厂交给子女打理,武汉公司的业务基本稳定,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精力。“我最近在做一件自认为特别有意义的事儿。”他兴奋地拿出一摞纸张铺开展现在记者面前。这些写在旧日历背面的文字,全部来源于张老的生活。比如,50来岁的公司老总亲自给老母亲洗头理发,他的儿子又不厌其烦地教母亲用电脑。“两代人传承孝顺美德最能打动人心”,他把发生在身边的故事加工成一个个小故事写了下来。

因生病耽搁了一段时间,从今年3月开始到现在,张老已经写了30个类似暖心小故事。他打算汇集100个小故事编纂成册,甚至连名字都取好了,就叫《暖心记》。他打算将《暖心记》请专业人员制作成动画短片或抖音小视频,用年轻人乐于接受的方式在网络上发布,以达到教育青少年,弘扬传统美德,传播社会正能量的目的。

李贻清:用语言礼赞新时代

年龄:76

退休前:话剧团演员

退休后:文明宣传员/朗诵老师

退休后还可以创业吗?有的退休后开始创业(2)

“他把立功书藏进了旧皮箱里,也藏起了过往的所有功名。张富清是一座丰碑,指引着人生的方向……”

6月27日晚,武昌东亭社区的纳凉晚会上,一男两女三名上了年纪的老人站在社区舞台上深情地朗诵,尽管天气炎热,观众几乎坐满了整个大广场。“谁在讲?讲得还蛮感人,听着蛮专业咧。”“李贻清啊,你不知道?”

居民口中的李贻清在武昌区算得上“名人”。第二天下午,穿着一件背上印有《汉口夏日》电影摄制组黑T恤的李贻清一边接受着老伙伴们对头天晚上节目的夸赞,一边接受记者的采访。而在几个小时前,他对一名将要参加演讲比赛的基层民警进行了指导。

今年76岁的李贻清,原来是湖北省话剧团一级演员,除了在大剧场舞台上演出话剧,他还曾参加过《转战大别山》、《家在三峡》等150多部影视剧演出。其中《蛇谷奇兵》在1990年获第十三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主角提名。

16年前,李贻清退休后,不仅没有闲下来,反而比工作时更忙碌了。他在老年大学和一帮爱好诗词朗诵的伙伴成立德馨朗诵艺术团,不用别人现成的台本,他将主要精力转移到作品的创造上来。而题材也多是紧跟时代和生活,为社会主义价值观、中央反腐行动写组诗,看自己走访高龄老人搜集素材创作《东亭赋》,看到本报报道的战斗英雄张富清的事迹后立马创作出适合朗诵的短文。

他还根据不同的时间节点策划节目,如上个月的端午节,他把屈原的生死故事排成小品剧在解放公园里演出。仅今年以来,根据不同的场合和主题,他带着团员们在高校、武汉文体中心等场所演出了五场,观众上万人。

“出名”了的李贻清,现在在社区不仅有自己的书画工作室,还成为社区老年大学的朗诵老师,每周定时定点给朗诵艺术团的团员和其他爱好者上课。“我一辈子就练就了语言表演这门才艺,我的目的就是在临死前将才艺传授下去。”他说。

袁伯伟:每句话不离“创新”二字

年龄:77岁

退休前:工程师

退休后:创新研究会会长/创客/作家

退休后还可以创业吗?有的退休后开始创业(3)

6月24日中午,大雨过后的武汉又热起来。江夏五里界锦绣村耕读庄园空旷的文创空间,今年已经77岁、满头花发的袁伯伟,顶着烈日指导着年轻人将废旧轮胎重新搭造一组新造型。

“采摘休闲游都在做,没有特色。要增加一些小景观,将传统故事布景成可以动脑动手的教育实验空间。这里可以做成曹冲称象的体验区……”眺望这片面积达268亩地的科技示范基地,袁伯伟一边走一边说着。

围在他身边的,不仅有庄园里的普通职工,还有公司老板王斌,他带了个大笔记本,一边认真地做笔记,不时提出自己的问题。

自从2004年成立湖北省创新研究会并担任会长,给企业出谋划策对袁伯伟来说也是创新研究的一部分。他退休前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701所高级工程师,1984年开始研究并积极推广创造学理论,是国内创造力开发研究推广的先行者之一。

“我国有一半的专利,来自没有国家科研经费投入的民间发明人,他们是积极创新的主体。”而他,也一直为民间发明人的科技成果转化鼓与呼。为此,几年前袁伯伟还召集一批志同道合的伙伴,在江汉区创立了武汉市首个“银发”创客空间,因为三位发起人的年龄加起来刚好218岁,于是取名叫“218乐龄众创空间”。这里,也是他除了家以外最经常活动的场所。

记者在乐龄空间看到,这里摆满了各种新奇的玩意。有只用手敲门、屋内便会响起门铃声的带防盗功能的内置门铃;有可以矫正学生坐姿的凳椅;有10秒钟便可除掉贴在墙上的“牛皮癣”广告的电动“除癣刷”……除了在技术上指导发明爱好者,如何将已有的发明成果转化成市场商品成为他的新课题。

每天晚上11点多才睡觉,不爱打牌不喜欢吹拉弹唱的“理工男”袁伯伟,晚上大多时间用在上网查资料学习上。他还出了好几本书,其中《职工创新技法普及读本》列为全国工会职工书屋主题读书活动推荐读物。

“仅仅坐在家里养花、打麻将、钓鱼,这不是我们想要的生活,我们老年人的价值还有待于进一步发掘。我们不重名利,也不追求职称权位,用句流行的话说,刷下存在感,不被社会忽视,就是我们的追求。”袁伯伟说。

李雨嘉:“校长”也是不拿工资的志愿者

年龄:69岁

退休前:国企管理

退休后:南湖街老年大学校长/志愿者

退休后还可以创业吗?有的退休后开始创业(4)

李雨嘉的时间很紧张,对她的采访也只能抽空进行。她说话的时候,隔壁教室里还传来音乐和跳舞的踏地声。

李雨嘉是南湖街老年大学校长,学校有148个班,5100多人次学生。2012年学校刚成立的时候,62岁的李雨嘉担任副校长。从2013年起,她正式挑起了南湖街老年大学校长和南湖艺术团团长的重担。那时设备有限,没有钢琴,她就用纸板做成琴键,满足老年人学钢琴的需求。“纸上弹琴”的日子到一年多后,随着武昌老年大学捐赠了一批电子钢琴才结束。为了解决学员学电脑的需求,李雨嘉自己还拿出三万元购买了17台电脑。在武昌社区教育学院的帮助下还不断添置了投影仪、打印机、电视等教学设备,保证了学校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学校作为一个在区民政委备案的社会组织,2015年被评为4A级社会组织,2016年李雨嘉被全国成教委评为全国百姓学习之星,2017年学校被全国成教委评为全国老年教育特色学校。

退休后还可以创业吗?有的退休后开始创业(5)

作为校长,李雨嘉在学校并没有工资,只有每月几百元的补贴。不仅是她,学校所有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全部都不拿工资,他们共同的身份是退休人员。李雨嘉说,学校的领导和工作人员都是从优秀学员中产生,大家自己管理自己,依靠对学校和社区的关心,工作也开展得井井有条。

教学工作之余,李雨嘉也是一个闲不住的志愿者。2016年夏,南湖渍水,李雨嘉趟水6小时,帮忙转移二十多个街坊。她主动把老年大学的教室腾出来,给无处可去的街坊提供栖身场所,每天6点不到就去老年大学,给他们送泡面、烧水。家住石榴铺7栋的胡爹爹是个空巢老人,怕冰箱里的10多斤牛肉浪费了,便连夜在家腌卤,不肯去安置点。李雨嘉便用“语言安置”解开居民心结,一边劝说,一边帮他把卤好的牛肉打包,并提供老年大学的冰箱供其保存牛肉,胡爹爹这才答应转移。2017年,针对学校所在的宁松社区部分居民不文明养犬的问题突出,李雨嘉组织养犬居民代表开会,倡议大家文明养犬。部分居民不服气:“你们老年大学的还管养狗?”李雨嘉请来养犬专家,讲解如何科学文明养犬,还为居民们发放拾便器,鼓励大家出门遛狗自己收集狗粪,还组织了志愿巡逻队,现在社区里“踩地雷”(出门踩到狗粪)的情况已经大为改观,被评为全国社会治理案例80强。

程战淮:梦想帮更多人实现梦想

年龄:73岁

退休前:武汉地铁集团职工

退休后:创业导师/策划人

退休后还可以创业吗?有的退休后开始创业(6)

“一位梦想着帮助更多人实现梦想的老人”,这是程战淮对自己工作的总结。73岁的他,是武汉市创业导师团导师,有600多份不同高校和企事业单位发给他的聘书。

退休前,程战淮在武汉市地铁集团工作,见证了武汉地铁从起步到大发展的全过程。他的不少“金点子”都让武汉市地铁建设加速。在修建轻轨一号线前,他提议采用“长沙模式”,通过每一吨铁路发出货物加收一角钱的方式,解决了铁路移交地方所需的资金问题。在修建地铁二号线时,他又建议采用“香港模式”,线路两侧500米范围内的土地出让金用于地铁的建设资金,从而让武汉地铁的建设“不差钱”。

退休后,程战淮2008年自荐加入武汉市创业导师团,继续给创业者们出点子。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的张培文,爱好摄影,喜欢拍微电影。上大二时,他就组建了自己的视频工作室,靠照相和拍视频赚了几万元。大三的时候,他注册了自己的公司,不过地点选择在学校附近,这立即让程战淮看到了问题:“这个产业需要和人接触,公司的地址放在阳逻是肯定不行的,一定要去市区里。”在程战淮的牵线下,张培文把公司搬到了江岸区岱家山孵化器,现在这家名为微梦传媒的公司已经是业内小有名气的影视短片制作机构,刚刚入驻青岛路文创谷。

程战淮曾在2009年、2011年两度当选为“武汉市十佳创业导师”,他的讲座粗略估计有20多万人次听众。他说,最希望告诉创业青年的一句话是:人最重要的是观念健康。“不能总想当马云”,是他和很多创业者说过的话。他说,对创业者来说,“不图钱”反而相对风险会更小,没有太多成败的概念,一点点创造价值,一步步做起来,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

专家解读:

社科院李兵兵:老年群体“再上岗”是社会进步

步入老年后,再次“上岗”,在社会上扮演多重角色,有的传承原来工作,而有的与原工作并无多大关系。对此,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调研员李兵兵认为,斜杠老年群体的诞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过去,老人们退休后,社会给他们继续发挥能量的舞台和机会不像现在这么多,所以大多数选择一些文娱活动或者给子女做家务带孩子。随着社会进步,对各类人才和角色的需求,加上老年人多年积累的人脉资源、技能优势,导致现在老年人有更多的机会和优势继续融入社会发展进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