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蚌的养殖方法(需要了解这几点)

河蚌养殖时水面不能太小,要求6000m2以上如面积太小,水质环境变化大,不稳定,影响蚌的生长,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河蚌的养殖方法?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河蚌的养殖方法(需要了解这几点)

河蚌的养殖方法

河蚌养殖时水面不能太小,要求6000m2以上。如面积太小,水质环境变化大,不稳定,影响蚌的生长。

水深1.5-4.0米的水面可育珠,最好2-3米,低于1米或高于5米均不宜养殖。

水源充足,且无各种污染,有毒物质含量不得超过渔业水质标准。

一定速度的流水(每种流速不超过0.1米),对蚌的生长与珍珠的生长有利。生产实践证明,蚌育珠在有流水及其条件好的河、湖中,养殖一年可产珍珠5-8克/只,而静水水域中养殖3年才能产珠5-8克/只。

充足的阳光照射,能够直接产生热效应,从而为育珠蚌及其饵料生物提供能量能源。光照对珍珠的颜色及其光泽也有着直接的影响。通过可增加水中的溶氧,又可促进水体的运动和热量的传递。

育珠水域土质以粘土最好,河土次之,黄土、砂泥土最差。池底要有适当淤泥。

PH值在7-8是最透宜育珠蚌的生长和珍珠质的分泌。

溶氧一般夏季水体要大于5毫克/升,冬季要大于3毫克/升。

蚌水域透明度以30厘米较好。

蚌对水温的最适范围为18-28℃。

水体中无机盐的含量以钙离子最重要,因为钙是珍珠和珠蚌贝壳的主要成分。通常要求水中含钙量在10毫克/升以上,当水体中含钙量低时,可通过施生石灰来解决。

氮是一切藻类生长必须的营养之素。氨氮含量高说明水体比较肥,超过2毫克/升,说明水体污染较严重,对蚌的生长和成活有影响;当氨氮含量低于0.1毫克/升时,说明水质太瘦,不能满足天然饵料增殖的需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