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乌镇水乡的唯美句子(散文水乡乌镇)

描写乌镇水乡的唯美句子(散文水乡乌镇)(1)

[散文] 水乡乌镇

作者:来日方长

世界互联网大会每年都在乌镇召开,这是很契合乌镇的历史定位的。乌镇位于江南水网最密集的杭嘉湖平原,在农耕文明,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财富流大都通过河流来实现,所以那时的乌镇就如同现在的淘宝。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或开店售货,或采购物品。商品就在乌镇这个平台上完成了交换。隋时开凿运河,将南北沟通起来,更方便了帝国的物流。江南的大米、茶叶、丝绸等通过运河运往北方。北方的君主,就从运河坐船到南方来巡视,巩固了中央集权。  在乌镇街上一走,便恍惚走进了浪漫的梦境,让人如痴如醉。虽然我们每个人的知识背景不同,但回忆美好是天性,这是生活的乐趣之一。只要你到过乌镇,这段经历就成为流淌着的一只记忆风帆,成为你心中一处独特的风景。乌镇的历史在粼粼波光中,映照沿岸的景致,有用青石板铺成的街路、花岗岩砌成的驳岸以及随岸逶迤的廊棚,有用方言吆喝的店铺、散发古墨书香的宅院,这些全都沐浴春光里。这里的空气是新鲜的,氤氲着花香,而透出的气息却是历史的。无论人类技术多么高明,不管人类思想多么完美,历史永远和我们连在一起,谁都无法改变。因此,身处乌镇,当扑面而来带着水乡特有气息环绕周身时,心灵立即被乌镇灿烂的历史震撼了。

描写乌镇水乡的唯美句子(散文水乡乌镇)(2)

  历史是相对于人类而言的。宇宙中的一切事物,因为有了生命的存在才显示自身的价值和意义。人,永远是宇宙中最宝贵的,生命具有无可争辩的超自然意义。如果没有人类,地球的演变只是一部自然进化史。人类的劳动创造了生活,创造出财富,也创造了美。一代又一代智慧的江南先民,用他们勤劳的双手改造世界的同时,也创造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历史景观。我国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保存着3700年从不间断的文明。即使在西部,那金戈铁马的草原,那屹立在沙漠里的客栈,还有那些民风彪悍的村落,大多消失在历史的黄沙里,但还能留给我们“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历史想象。  尊重历史,才能善待当下。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一些城市似气球一般膨胀,而这种城市化是以附近古镇的沉沦作为代价的。推土机过后,留下一大片古老的废墟。我们在建设城市的同时,也破坏了许多。像常州这样一座具有25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如今算得上历史街区的也就剩下一条青果巷了。乌镇则不同,还保存先人留下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你站在某个河埠石阶上,或者闲坐在某座石桥上,或者走进某条背街里弄里,无数的历史景象就会如潮水般涌来。这一片土地,亿万年前还是大海,是地壳运动演变成一马平川的平原。后来地上长满了杂树杂草。再后来最早的先民到达这里,开沟排水有了一条河,就利用河水灌溉农田,在这里繁衍生息。随着人口增加,他们又挖出更多的河,开垦出更多的耕地。

描写乌镇水乡的唯美句子(散文水乡乌镇)(3)

  很难想象假如乌镇没有河,那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假如乌镇只有一条沟渠,那又会是怎样的模样?河流之于乌镇是承载物质与文化的血脉,最能反应乌镇的灵动性格。我们不用去翻阅乌镇的史籍,只需随便走走,恐怕对河流的记忆就会深深地印在你的脑海里。乌镇的河,不多也不少,东西对应,北三条南二条。若是河流太密太多,镇区就全部浮在水面上,则会影响人的情绪。河流太少,又会缺少一种灵秀,缺乏一种温润。俯瞰乌镇这座古镇,可以看到不成规则,然而纵横交叉的河流,整个就如同人的经络,环绕在乌镇的体内。这些河流不仅利于镇内交通,而且把乌镇与外界联系起来。  有河就得建桥,桥就成了乌镇的另一大景观。虽然学界还不知道乌镇历史上的第一座桥究竟在哪里,但我们知道先人的智慧大多发轫于生存,提升在经营生活的过程中,而精神文化的需求则是后来的事。比如先有田,才需要灌溉,才要引水、排水,这才开挖河道。有了河道,才有了桥。所以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此,我们站在桥上眺望现实的景致,从中能看到历史的什么呢?当夕阳洒落在一座座由花岗岩雕琢而成的精致的小桥上,现代人想到更多的是桥面上的精美、古朴与文化。这些被称为文化的艺术形式,给人带来了某种精神上的满足,带来某种视觉快感和心灵愉悦。我们大可不必去考证乌镇历史上第一座桥在哪里,只要看当下乌镇有那么多的石砌的、砖垒的、木头搭建的、水泥固化的、旧的、新的、沧桑的、水灵的各式各样的桥,就足以让人在乌镇寻访好几天。乌镇西栅的通济桥、仁济桥是拱形石桥,年代久远。直角相交形成的“桥里桥”的视觉效果,则颇具时代风采,被陈逸飞等画家陈列在现代艺术的画廊。两座石桥的始建年代均已失考,甚至这种“桥里桥”的视觉效果发现于那一年,似乎也无从知晓。但这种“发现”,给水乡古镇平添了一道风景,使乌镇西栅这个历史人文街区,更具审美价值。桥,把整个乌镇连接成了一个整体,使之成为一个适宜居住、便于经商的整体。  乌镇的小街是名副其实的“小”。之所以称之为街,是因为长长的路的两边皆有店铺。乌镇的街,临河而修。因为有河,两边的店铺呈现不同的风格。靠河岸一侧店铺被称为“下岸”,而对面的店铺,习惯上并不称为“上岸”。这就是水乡古镇的文化特色。小街真瘦,瘦得如一个个穿街而过的窈窕淑女。乌镇南栅、北栅、西栅及镇中心的每一条老街都很小,小到宽不到三米,扛一张磨刀凳,想换一个肩挑都困难;小到邻居晒衣裳竹竿搭在对面人家的窗台上。走在街上,很容易被刚晾出来的衣裳滴水淋着。有的游客走在小街上,昂着头走,不住地朝上看,主要是防备被晾在空中的湿衣服淋水。乌镇的街很小,乌镇的街又很长,乌镇的街特别有韵味。感觉走在这样的小街上,听着各种不算大的吆喝声,闻着店铺飘来桂花糕的香味,被熙攘的人群挤进各种店铺,哪怕啥也不买,只看看地方特产也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心情的消费。

描写乌镇水乡的唯美句子(散文水乡乌镇)(4)

  乌镇这个由众多小河、小桥、小街组建的江南古镇,鸟瞰更加迷人。十字形的格局,连街带河一并展现。水,清朗,晃动的是清波;桥,屹立,守望的是历史;街,繁忙,嘈杂的是吴侬软语。每位头戴闪亮发夹的少女,拖着长裙在小街上款行,都会让中年女性艳羡。而躺在一张小桥边竹椅上的男子,手摇一把陈年团扇,那是其它地方人无法体会到的悠闲。小街上远远飘来的油炸小鱼、旺鸡蛋、臭豆腐的香味,从小街的一头香到另一头,从上午一直香到下午。无论进镇的乡民,还是在镇上玩耍的孩子,都被这种香味吸引,在小铺前流连、驻足。小镇的风情有时就飘在这种气味里,就溶于人们馋得慌时直咽的口水里。  灵动的乌镇,繁华的乌镇,都因为水上的乌镇。清晨,乌镇河面上的雾,似蝉翼如笼纱,朦朦胧胧的,整个古镇如同人间仙境。游人在呼吸湿润空气的同时,分明还能感受一种贴心的柔美。经营了上千年的茶馆里,依然人声鼎沸,满口的乌镇方言散发融融的乡情;河埠上浣衣的身影在晨曦里随着乌镇的历史晃动了千百年,依然那么窈窕;小街上的人流仿佛永远走不完、流不尽,一批一批,一代一代,世世代代的街坊乡邻都在小街上来来往往。回首过去,透过历史的风尘,先民们用智慧创造的物质遗存构成了今日乌镇。从某种意义上说,历史又是从今天开始的,所以乌镇每一天都是全新的。  春天的阳光洒在乌镇的水面上,泛起一片片金鳞。在河岸茶楼,拉一张小方桌,放几只折椅,与好友品茗长谈,感受这里的恬静。阳光充足,雨水充沛,使乌镇几乎一直丰衣足食——蚕桑四季半年稻,身批彩绸吃白米。乌镇历史上很少发生饥荒,人民安居乐业。历朝历代不见盗匪而多出文士,这与乌镇自然条件密切相关。有科学研究表明,自然条件对地域文化和人的性格有着深刻影响。在年日照时数2000以上的地方,太阳对人心理的影响是温暖的、安全的。在万物生长靠太阳的农耕文明,2000多小时的日照影响社会方方面面,慢慢地在当地人的性格里悄无声息地滋长出一种温和的精神追求。所以乌镇这个地方,历史上民风优雅,重学尚文。学校多、文人多,则成了这个水乡古镇的一道独特风景。

描写乌镇水乡的唯美句子(散文水乡乌镇)(5)

  乌镇人平和的性格,如同流水一般的柔美,蕴含勤快和智慧。一年之计在于春,乌镇人到处寻找商机,甚至没有商机也要创造商机。譬如举办各类“庙会”,各类的“集场”。而这些会和场的策划,有的源于传说,世代相袭;有的则是创新,吸引每年这个时期的乡民,拉动商业。互联网大会的召开,为新时期的乌镇商业,又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这确实是一种智慧,一种可让各方多赢的智慧。在乌镇人平和的性格里,每天发生的一切都是勤奋与智慧的最好注脚。坐在乌镇河边茶馆里喝茶,望着南来北往的船只,思绪会纵横万里,驰骋千年。寻觅这个千年古镇的文化性格,欣赏这个文化性格积淀下来的小桥、民居、河流,以及塑造这种文化性格的阳光和雨水,肯定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  乌镇的过去,在盛世也曾辉煌过,也在王朝更迭时破败过。兴衰更迭是社会发展规律。今天从西栅后边走去还能感觉当年的辉煌,不过这些辉煌都湮没在荒芜的杂草里、只剩下断墙残壁了。某一年有位少年在初春植下的一棵小树,早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在历史的废墟里,向一代又一代后人展示它的生命的顽强。历史不过是人追求目标的各种活动而已,核心是要做一个对人类进步有作用的人。无论历史风物也好,还是地理环境也罢,一切都是人所创造,一切为人所创造。比如再精美的房子都由人所建,也是为人所建,又比如再有文化的桥、再有情致的河,也都是人所搭,为人所搭。在乌镇,无论是桥还是河,无论是普通民居还是深宅大院,都可以读出多重含义,都可以寻觅到文化的隽永和韵味。在这里,缓缓散步可以慢慢看、细细品;惊鸿一瞥也能领略到乌镇文化性格中的节奏。水乡的灵秀和阳光的充足,蓝天白云下老宅、旧屋被抹上一缕阳光,让人感到历史的生命在复活。  人文名镇、商业大镇、水乡古镇,都因为生态美镇。乌镇的水,载着历史从远古流来,也将载着希冀向未来流去,还像互联网一样,把乌镇与外面的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乌镇,犹如一位美妇,一投首、一回眸、一掠鬓,都显示出万种风情……

描写乌镇水乡的唯美句子(散文水乡乌镇)(6)

百度搜索逸飞中文网,欣赏更多精彩文章,诗意每一个平凡人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