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上学路上的一排银杏树(在越秀公园等你阅读)

日记上学路上的一排银杏树(在越秀公园等你阅读)(1)

征文比赛的金奖和银奖作品在越秀公园展出至7月21日。 南都记者 邹卫 摄

日记上学路上的一排银杏树(在越秀公园等你阅读)(2)

日记上学路上的一排银杏树(在越秀公园等你阅读)(3)

日记上学路上的一排银杏树(在越秀公园等你阅读)(4)

广州市林长办、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广州市教育局于2022年4-6月举办了广州市首届“我身边的大树”青少年作文大赛,并于7月8日在越秀公园举办了环保而温馨的颁奖仪式,优秀获奖作品将在园内展出至7月21日。

大赛由广东省环境教育促进会承办,广州市越秀公园、南方都市报、N视频等单位协办,大赛得到了学校和中小学生的积极响应,超过800所中小学的5万多学生提交了作文,经过学校推荐、第一轮和第二轮专家评审、公示等程序,共确定了120篇获奖作文,其中金奖8篇、银奖20篇、铜奖39篇。今天公布铜奖获奖名单,并继续分享金奖作品。

金奖作品

龙眼树 乡里情

◎南沙区东涌第一小学高年级组 黄雅柔 ◎指导老师:林爱芬

门前的龙眼树终于结果了,这是十二年来它第一次结果。看着这一颗颗又大又圆、晶莹剔透的果子,一口咬下去,鲜甜无比,清爽脆嫩。那清甜在唇齿间久久不能散去。望着那挂满枝头的龙眼果,我不禁想起三年前的一桩往事。

这棵龙眼树就种在我家门前道路旁。它不仅成为了我家的标志,更成为了邻近村民们的落脚地。每当村民们干活累了,总会不自觉地来到这棵枝繁叶茂的龙眼树前歇歇脚。爷爷总喜欢在这棵龙眼树下泡上一壶茶,招呼来往的村民,他们一边乘凉一边闲话家常,有时候几个“老顽童”还会聚在树下下象棋。而我们小孩子呢,最喜欢在树下玩耍,我们好像相约好似的,根本不需要别人提醒,一到下午就拿着新买的玩具一溜烟跑到龙眼树下,快乐地分享玩耍起来。在龙眼树下,乡里人的家长里短,小孩子的欢声笑语,凝聚成一首淳朴的乡情小曲。可谁能想到,这棵高大、挺拔、枝繁叶茂的大树,却在几年前差点儿被妈妈砍掉了。

那是三年前的春天。龙眼树像往年一样抽出了嫩绿的新芽,别提多可爱了。这时一阵春风吹来,龙眼树枝叶摇曳、曼妙多姿,甚是迷人。可 妈妈却不欣赏这些,她说: “把这棵不孕不育的龙眼树砍了吧!快10年啦,光长叶不结果,你们看看村里的龙眼树,棵棵繁花似锦,丰收在即。这棵龙眼树连个花苞影儿都没有。”龙眼树似乎听到似的,不再摆动,树枝也垂了下来。我也向着邻居的龙眼树望去,果然是满树繁花,那细小的花苞一团团地簇拥着,压得枝叶都垂了下来。再看看右边邻居新种下的龙眼树,高不过3米左右,可就是这样一棵小小的龙眼树,也努力地在枝头开出了几簇小花,最后我把目光落在了门前这棵硕大的龙眼树上,不禁也感叹:你怎么就这么不争气了,怎么连个花苞都没有啊?这时,爷爷的一番话,把我从思绪中拉了回来。“我种这棵龙眼树,不图它结果,就想着它能给我们遮风挡雨,尤其是炎热的夏天,能为我们遮荫带来一丝清凉。再说,它虽然不结果,但长得枝繁叶茂,乡里人也喜欢它。对于我们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棵树,还是我们的伴儿。”爷爷意味深长地说。我觉得爷爷的话很有道理,这棵龙眼树承载了我成长的回忆,寄托了爷爷和村民们的乡情,它真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伙伴啊,我们怎能因为它的一点点不足就要舍弃它,而忘记了它曾经给我们的美好呢?在我和爷爷的坚持下,龙眼树依旧挺立在我家门前。

一晃三年过去了。龙眼树给我们带来了惊喜,经过12年的养精蓄锐,它铆足劲儿,努力结出了硕大的果子。那龙眼果比其他树更大更甜,这也许就是时间的馈赠吧。在龙眼树的身上,我看到了厚积薄发,学会了不甘落后、奋发向上;我看到了家人对它的包容,学会了保护树木、爱绿护绿;我更看到了邻里的融洽,感受到乡里人淳朴的情谊。这棵凝聚了乡情的龙眼树,定会一直挺立在我们家门口……

校门口的大榕树

◎天河区冼村小学低年级组 梁钰雯 ◎指导老师:朱艳阳

学校的校门口有三棵大榕树,都长得特别特别高,中间有一棵大叶榕。

一到夏天,它们就成了我们的太阳伞。我们坐在大树下下棋、看书、聊天,等着家长来接。我们围着大树转啊,跑啊,笑啊……

很奇怪的是,一到春天的时候,旁边的两棵榕树绿油油的,中间那棵大叶榕的叶子却变成金黄色的,像降落伞一样飘落下来,铺成金黄色的地毯。我多想躺在这地毯上舒舒服服地晒着暖和的太阳。可是,清洁阿姨很快就来打扫树叶,把树叶扫成了一堆,像小山一样高。不久,一群“红领巾”也来帮忙,他们用手捧起树叶放进垃圾桶里,树下变得很热闹。几天过后,这棵大树就像没了头发,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我有点伤心难过,以为这棵陪伴着我们长大的树要死去了。

一场春雨过后,我们惊奇地发现,这棵大叶榕的叶子居然又长了出来,换上了一件浅绿色的衣服。科学老师说并不是大树又活过来了,而是它生长的规律。我们兴奋地跳了起来,它又可以继续陪伴我们了!

悠悠故乡情

◎荔湾区花地中学初中组 吴雨霏 ◎指导老师:杨雪英

你一生青葱繁茂,四季常青,赏尽风花雪月,享尽人间烟火。你伴我身边,氤氲了我的青春,熏香了我的童年。

——题记

正值仲春,花城嫣然一片,春意荡漾,绿意盎然。树木葱郁,枝条抽新,那一抹抹新鲜灿烂的绿色,是那样的动人心弦,染人眼眸。亮眼的新绿点缀于一片墨绿,深沉的墨绿沉稳而抚人心扉,似驻边守戎的战士、似暮年守心的老者。我驻步树下,抬头仰望,观拂煦骄阳正好,风过树梢;听枝间鸟鸣阵阵,余音袅绕。

思绪与回忆被微风卷落的细叶牵引,在芬芳馥郁的童年中交织酝酿。那棵幼时小院白墙外的细叶榕占据了我童年的心。

依旧是春日妩媚,依旧是春风裹香。榕树总伴我度过每个繁花如潮的春天,雨天的春日倚在外婆的臂膀,望窗外春雨淅沥,温雨如润玉敲打着榕叶,噼噼啪啪。雨点在枝叶间漫步,似精灵的鼓点,浸润着春天的生息。榕树在风雨中洗净一身铅华,似少女洗净娇躯,奔赴春的约会。此时,我总窝在宁静的居室里,支开窗棂,伸手触摸春雨的绵密细腻,任丝丝冰凉萦绕指尖。我想,榕树也是这种滋味吧。待雨小了些,我便匆匆套上雨裳,奔跳在春雨中、在榕树下,在水氹间来回跳跃,任雨水灌入小靴;或俯身拾起飘落的细叶,冲刷干净后夹在书里,便暗自欣喜:春天被我藏在书里啦。踮起脚向矮墙外张望,卖花的婆婆拉着小车在路旁榕树下的雨棚里避雨,过往的行人时时驻步观望。童年的春天,是雨中婆娑摇曳的榕树,是雨点敲打枝叶的鼓点,是书香与植物特有的清香交织浮现。

蝉鸣一夏,余音袅袅。夏日的午后,摆一张八角小桌,沏一壶清茶,摆一盘西瓜,手执小卷,闲庭静坐,轻揽婆娑,夏天就在茶香与阳光中度过。每至微风乍起,稍稍拂走些许炎热,一树枝条随风摇曳,荡漾在蕴热的阳光里。云虽暗淡,风却轻暖,投下斑驳的一地树影,稍稍刺眼,却予人温馨。我眯着眼看夏日投下的光束,漾动了空气中的尘埃,看着自己的影子在一地斑驳的树影中勾勒显现。朱红的砖墙边,依旧摆放着那张小小的八角桌。我趴在桌前啃着西瓜,目光越过矮墙,看见卖糖画的老爷爷在榕树下歇息,几个小孩子在榕树下做游戏,我转身放下西瓜皮,奔向矮墙外嬉戏的孩子们、奔向繁华的夏天、奔向灿烂的童年。

夕阳随着秋风拂过树梢,落日收敛起耀眼的光芒,天边一片旖旎的火光,恣意非凡,染了一片绛色天空。夕阳的最后一抹余晖吻住了高大的榕树,为重合交叠的繁茂枝叶勾上了一道金边。我就静静伫立在居室的窗前,赏秋日天边掠过的孤鹭,看萧瑟而融暖的秋风摇曳树梢,任夕阳染红了眼眸。几位大爷背着手坐在榕树下的石砖上下棋,谈笑风生,他们和榕树一样,看淡了人间万千烟火,作为宁静小镇的印记,将时光留给老街旧巷。

冷风簌簌,吹落了街边小树上仅存的几片黄叶,卷走寒冬留给这小镇最后的温柔。灯火稀疏,矮墙外的那棵榕树枝叶葳蕤,仍裹着一袭墨绿霓裳摇曳在亚热带的风中,伴我身边,我轻揽婆娑,踱步在院子里,看榕树更古不变的绿色柔了一方水土,美了一道小街。

故乡那棵古老而繁茂的细叶榕,承载了我多少岁月的回忆,寄托了我多少青春憧憬的向往。春来夏往,秋收冬藏,伴我观多少日升月落,云卷云舒,伴我赏多少花开花落,四季芳华。常青在我身边,在我们不可捉摸的尘世命运中,维持那一抹慰人心扉的墨绿色。

故乡的大榕树,一头深植在故乡那片可爱的土地里,增色了那一道美丽的风景,氤氲了那一方甜净的空气;另一头深埋在我心里,寄托了那一缕绵长的悠思,充盈了那一抹袅袅的念想。

今夜,大榕树又出现在我梦中,她静默于天宇间,满含深情地呼唤着我。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外婆家的苹婆树

◎广州市南武中学高中组 刘嘉津 ◎指导老师:陈碧宇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笔下朴实的农家为我们展现了闲适淡泊的田园生活,也让我想起了外婆家院子里的那棵大树。

外婆家在荔湾区五眼桥郭村,那里有一个让人羡慕不已的院子,院子里种了各种果树。有枇杷树、无花果、黄皮树……其中最耀眼的当属那棵树干粗壮,枝叶极其茂盛的苹婆树。我们在村口,就远远地看到了她的身影。“苹婆树”,初听起来,名字怪怪的,很多人都不知道她,一听“苹婆”两字,接着就问怎样写,每每这样,我都要耐心地解释一番。此树古有名为“频婆”,源出梵语,原意为“身影”,意译为“相思树”。而古时称的“罗望子”和“罗晃子”实为苹婆。

苹婆树树冠浓密,叶常绿,树形美观,不易落叶。几场春雨过后,苹婆树突然就长出了翠绿的新叶,没过多久翠绿的新叶变成深绿,长得比大人手掌还大。外婆和妈妈喜欢在端午节前摘苹婆叶来裹粽子,那粽香引来不少识货的街坊。偶尔一阵春风拂过,树叶刷刷作响,高大的苹婆树更有了灵性与生机。

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苹婆树繁盛的叶子,犹如一把撑开的大绿伞为我们遮阳挡雨:让小时候的我和哥哥姐姐在树下听着鸟语玩泥沙而不受烈日的暴晒;让现在的我可以静静地坐在树下石米桌旁看书乘凉;让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在树下聊天,各自分享一周以来看到听到的趣闻轶事……四月的花季,树上的苹婆花随微风飘落,落到我的书上,化作生活的音符;掉到头上,化作平日的喜悦。蝉鸣声与人声时而交替,时而共鸣,让读书更有韵味,让聊天更加轻松,让一家人的生活更快乐、更充实。

7、8月份,是苹婆成熟的时节,苹婆未熟时表皮为青绿色,成熟时逐渐转为红色,黑色的果实把表皮撑开,斜裂形如凤眼,因此也称“凤眼果”。星期六到了,外婆会提前准备工具,坐在树下乘凉,等着我们回去一起摘苹婆。刚下车,把枝头压低了的苹婆立马跳进眼帘,苹婆花和苹婆的香味扑面而来,让人心旷神怡。还没等我放下书包,外婆就大声招呼我们,喊我们一起摘苹婆。你看,70多岁的外婆,身手不减当年,我还没来得及看清楚,她已经爬上了树,找好有利位置。看!外婆双脚各踩一支树干,手上拿着铁钩,拉开架势。此时,我也摩拳擦掌有点艰难地爬上了树,“记得要摘大个的,深红色裂开嘴的那些,青绿色的那些先不要摘!”外婆提醒我说。好好帮忙的孝顺心和超过外婆的好胜心让我干劲十足!但苹婆却十分“不听话”,远一点的要先用铁钩把树枝扳过来再摘,偶尔不够力度掌握不好,好不容易才扳过来的树枝又跳了回去,毫不配合,让我真正体验到了“心有余而力不足”。不一会,就感觉腿发软,头晕眼花,我只好下树,乖乖地捡外婆从树上扔下的苹婆。采摘完毕,和妈妈一起把苹婆去壳,准备晚饭。外婆先在锅里倒油,把姜丝爆香,再把切好的鸡肉放进锅里快炒片刻,最后把剥好的苹婆倒到锅里焖30分钟。一盘香飘过巷、色泽鲜美、令人垂涎欲滴的苹婆焖鸡就做好了。你以为主要吃鸡吗?不,大家抢着吃苹婆!

人们常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一边吃着苹婆焖鸡,一边听着外婆讲述这棵树的故事。外婆说,这棵树从我太婆那辈起就在这里,外公小时候经常从树上跳到树边的小河里游泳,小河清澈见底,还有鱼虾。妈妈也附和:记得小时候我们几个同学最喜欢在苹婆树下这边的河道赶鱼,这边水温不热,鱼喜欢来,收获大,可好玩了。正可谓“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好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画面!但随着城中村的发展,河涌被污染,小河变得又黑又臭,街坊走过路过都要捂鼻子,蚊虫滋生,更不要说树下乘凉了。2009年的河涌整治,小河又变干净了,鱼虾又可以在水里畅游,这棵苹婆树也重新焕发出了生机与活力,苹婆花开得一年比一年多,苹婆产量一年比一年高,外婆更是把“饭桌”搬到苹婆树下。“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小河、树、人又重新绘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和谐画面,感谢苹婆树给我们带来美好的馈赠。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苹婆树见证着村民生活的巨大变迁,见证着外公外婆家从贫穷到小康生活的巨大改变。苹婆树下承载了外公的童年、妈妈的童年、还有我的童年。你看,满树的白中带红的小灯笼,随风飘荡,趣致可爱,层层叠叠地向上伸展着、堆叠着,她们欢乐地告诉我们,今年也是一个苹婆丰收年。

统筹/整理:南都记者 尹来 游曼妮 叶斯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