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对的对子等了千年才对上(上联骑青牛过函谷)

一、纪晓岚和刘墉谁是第一才子

和珅、刘墉和纪晓岚,如今堪称是乾隆时期最著名的三位大臣。

和珅自不必说,所谓大清第一贪官。当然还有人说,和珅应是大清的第一能臣,至于到底是贪官还是能臣,其实都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经过《铁齿铜牙纪晓岚》和《宰相刘罗锅》等影视剧热播过后,和珅已经成为了纪晓岚或刘墉的对头,没事就掐架,各种套路齐出,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难对的对子等了千年才对上(上联骑青牛过函谷)(1)

以至于有人曾戏言,根本不必翻史书就能看出来,还是和珅厉害,他完全是以一敌二,还是硬刚两位大清的才子。不过纪晓岚和刘墉,到底谁才是大清第一才子啊?

这个问题,其实已有公论了,应该是纪晓岚,毕竟《四库全书》的总编纂的头衔摆在那。至于乾隆的评价:朕以汝文学优长,故使领四库书,实不过以倡优蓄之,尔何妄谈国事!

虽话说得很难听,貌似否认纪晓岚,但实则却是仅仅是禁止纪晓岚“谈国事”,至于对纪晓岚的才华,却还是给予了肯定的。也就是说从反向证明了,纪晓岚属于真才子,没事就陪着乾隆吟诗作对啥的。

难对的对子等了千年才对上(上联骑青牛过函谷)(2)

刘墉更偏向于朝廷大员或说乾隆手下重臣。比如,刘墉就曾出任过直隶总督署总督,须知这个官职,在清朝时期是只有朝廷重臣、大员才能担任的。那么和珅呢?他可不是影视剧中那样的形象。

其一,和珅是妥妥的美男子。其二,就算纪晓岚和刘墉组团,都不敢直面和珅跟他过招,就更别提“硬刚”了。

真正能跟和珅打擂台的,是出将入相的阿桂。乾隆自称有“十全武功”,阿桂是最佳助攻。直白说就是:乾隆抢走了阿桂的功劳,然后算在自己头上罢了。如大小金川之战,都是人家阿桂打的。

因此,《铁齿铜牙绩纪晓岚》或《宰相刘罗锅》无非戏说。同时关于这种戏说,在民间也是一抓一大把。

难对的对子等了千年才对上(上联骑青牛过函谷)(3)

二、纪晓岚的对联风格

话说有一次,乾隆率领群臣,跑到山东的东岳泰山祭祀岱庙时,正好看到当地一个戏班子在唱《西厢记》,乾隆顿时来了兴致,看了一会后就觉得自己该出手了。

于是乾隆说道:“诸位爱卿,朕突然有了一个对联,不知谁能对出?”

说完他环视身边的群臣。几乎所有群臣,都齐齐看着纪晓岚。唯和珅一本正经地认真听,仿佛胸有成竹一般。

乾隆微微一笑,继续说:“听好,我的上联是:东岳庙,演西厢,南腔北调!”然后又一点和珅,“和爱卿,你先对!”

难对的对子等了千年才对上(上联骑青牛过函谷)(4)

这就是乾隆想让和珅露把脸,毕竟看和珅那样子,就是一副势在必得的劲头。

可哪料和珅却瞪眼了,对不出来!不过他又不想丢脸,于是陪笑说道:“万岁此联,真乃千古绝对,奴才就算再努力一万年,也不及万岁才华的一丢丢。赎奴才无能,实在对不出。不知其他诸公可有佳对啊?”

和珅这一句,立马引发群臣的隆隆“马屁声”,就一个意思,皇上大哥你太厉害,我们给你提鞋都不配。乾隆明知是马屁,却也非常受用。谁不喜欢听好话?可一斜眼,唯有纪晓岚,在偷笑。

难对的对子等了千年才对上(上联骑青牛过函谷)(5)

乾隆立马明白了,纪晓岚已经有了下联,本不想给纪晓岚表现机会,奈何他出完上联后,下联也是对不出。万一有不开眼的臣子,想听下联呢?自己那时说不出来, “十全皇帝”的形象就全毁了。

于是乾隆咳嗽一声,让纪晓岚说说,总之就一个意思:你就别卖关子了,对得上吗?对得上,那就赶紧对出来。

纪晓岚真不客气,张口就给出下联:春和坊,卖夏布,秋收冬藏

难对的对子等了千年才对上(上联骑青牛过函谷)(6)

乾隆的上联是东西南北,纪晓岚的下联对春夏秋冬。

上联中,东岳庙是地名,下联内,春和坊也是地名。

机变巧破,浑圆天成!

这便是才子风度,纪晓岚的许多对联,都是这种模式,展现的是才华。那么刘墉呢?

前面已经说了,刘墉属于乾隆重臣,自然关于他的对联,其风格就偏向于实际,或说厚重,甚至有时候还带着刺!比如下面这个关于刘墉的对联故事。

难对的对子等了千年才对上(上联骑青牛过函谷)(7)

三、刘墉的对联风格

话说一天,乾隆带着和珅和刘墉,微服在大街上溜达,很快就被一个卖字画的书生,给吸引住了。因此这位书生自称,落榜探花——探花还落榜?自然引起乾隆的注意。

一交谈,乾隆发现,这个书生果然有才华,只不过太高傲,有点谁也看不上的架势。和珅笑了,他明白,就看书生这股子眼高于顶的劲头,必是得罪了考官,被刷下来了。

活该,和珅心里说:倘若大清朝,都是你这种跟罗锅子一样的刺头,还如何风调雨顺?

难对的对子等了千年才对上(上联骑青牛过函谷)(8)

于是和珅就开了口,说:“听你口气很大,但谁能知道你才华如何?年轻人,别光说不练。”

这一句,让书生当真了,叫:“好,我这里正好有一个上联,挂了半天没人能对出!我刚摘下来。既如此,你给对对。若能对出,我不但把所有卖字画的钱给你,还收摊回家好好用功去!”

乾隆立刻一拍手:“好,就这么办!”

书生拿出对联,和珅定睛一看,又傻眼了,对不上!

难对的对子等了千年才对上(上联骑青牛过函谷)(9)

同时乾隆却一皱眉,有些怒气了。刘墉偷看了眼乾隆,眼珠飞转。原来书生的上联是:骑青牛过函谷,著道德五千言,老子姓李!

果真的一怒之下写出的,虽看着让人很不舒服,但的确是个好联,有才华!

再说和珅,吭哧几声后,突然大笑起来,说:“这有何难,不是看不起你,而是你这对联太简单!”然后一指刘墉,“不用我出手,他能给你对出两个下联来!”

乾隆噗嗤一声给笑了,这和珅真会玩金蝉脱壳。果然,书生把炮口一下子就对准了刘墉,非要让刘墉对出两个下联,否则你们三人,就都是小狗。

难对的对子等了千年才对上(上联骑青牛过函谷)(10)

事情闹大了,把乾隆都牵扯进来了。乾隆是又气又乐,用扇子一指刘墉:“给他对两个,让他看看什么叫天外有天!”

刘墉只得答应,一拱手对书生说:“看来你是姓李!”

书生点头。刘墉一指自己,说:“我姓刘,那就用刘,给你对一个:斩白蛇入咸阳,兴汉家四百载,高祖氏刘!”

书生惊呆了,看着刘墉,说:“果然妙对,在下服气,请对第二个!”

难对的对子等了千年才对上(上联骑青牛过函谷)(11)

刘墉说:“我再用张姓给你对一个,听好:跨乌骓横当阳,退敌兵一声吼,三爷是张!

和珅顿时来了精神,指着书生道:“现在知道什么叫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了吧?年轻人,不是我说你,而是实在该说你。”

乾隆也笑了说:“你卖字画的钱,我们不要。”说完让和珅掏出十两银子,递给书生,“留下你的姓名,回乡好好潜心研读一年,磨磨你那性子,再来科考吧。”

刘墉也看着书生说:“读书也好,卖字画也罢,还有科考,别总是含着这股子戾气,老子那五千言道德,可不是让你,拿出来显摆的。”

难对的对子等了千年才对上(上联骑青牛过函谷)(12)

四、李元度才是“正版”

关于刘墉的这个对联,其实是脱胎于,清末的平江才子李元度的对联轶事。

一次李元度偶遇位刘姓书生,他就用“骑青牛过函谷,著道德五千言,老子姓李”这个上联,想埋汰人家,结果遭反杀,后来两人互相欣赏,还成了忘年交。

所以李元度才是正版,可惜由于他没有刘墉,或刘伯温名气大,所以渐渐地就成了这两人的经典对联佳话了。

难对的对子等了千年才对上(上联骑青牛过函谷)(13)

​不过笔者却非常好奇,如今李姓、刘姓和张姓,都被巧对了,那么其他姓氏呢?所谓,谁家祖先没辉煌过,想必定会有佳作。

所谓高手在民间,倘若您还有其他的佳对,不妨在评论区写出,以联会友,也可谓人生的一件快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