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素质纲要目标(科学素养培养目标设计)

科学素质纲要目标(科学素养培养目标设计)(1)

国际公众科学素养促进中心主任乔恩·米勒教授(Miller,1983)曾定义,科学素养是指对科学术语和观点有一定程度的理解,从而能够理解媒体杂志中关于科学相关事宜的报导或讨论。并提出了科学素养的三维度模型:①具有足够的科学词汇,能阅读和理解在新闻和杂志中所宣传或讨论的观点;②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或本质;③理解科技对个人、社会产生的影响。① 这一模型是诸多国家进行科学素养研究和测量的主要依据。我国科学教育界借鉴美国“2061计划”与各国科学教育标准中对科学素养的界定,结合我国具体国情,采纳米勒的分维度概念以多维度定义科学素养培养目标。

除了初中科学课程标准以“科学探究”“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四个维度勾勒科学素养培养目标,小学科学与中学分科科学课程标准均将科学、技术、社会(环境)融入课程内容领域中,从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界定科学素养培养目标,只是具体称呼略有不同:“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小学科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初、高中物理,初、高中化学,初、高中地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初、高中生物学)。

“知识”维度主要界定学科知识的培养目标,“知识与技能”维度就是将学科基本技能培养目标也纳入此维度。“过程与方法”或“能力”维度以科学探究为核心制定科学过程与方法的培养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均界定科学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方面的培养目标。各综合以及分科科学课程标准对这些维度培养目标的具体界定可参见各科课程标准,在此不一一展开介绍。

通过三维目标的培养,小学科学课程作为科学启蒙课程,重点在于呵护儿童的好奇心,培养科学兴趣和求知欲,并对科学过程与方法有初步体验。初中科学课程则在小学科学课程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自然的整体认识,提高科学探究、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与技术和社会及环境等方面的认识和能力,并将这些所学用于解决个人与社会问题。

初中物理课程、化学课程以及生物课程都定位于实施科学教育的重要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学习终身发展必需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良好的思维习惯,科学探究的兴趣与能力以及对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理解。高中物理课程、化学课程以及生物课程则与各自对应的初中课程相衔接,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给学生提供未来发展所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和方法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进一步提升学生对科学和自然界的认识,进一步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形成科学世界观和科学价值观打下基础。

初中地理课程与高中地理课程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的性质,所以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内容,着重培养学生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发展地理基本技能和地理思维能力,能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这个世界,并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等。

① Miller,J. D. , The Measurement of Civic Scientific Literacy,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1998.

作者:林静

来源:节选自《科普教育蓝皮书:中国科学教育发展报告(2015)》(主编:罗晖 王康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分报告《中小学科学教育发展现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