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乡村教育振兴的创新举措(教育大礼包白云区出台)

推进乡村教育振兴的创新举措(教育大礼包白云区出台)(1)

推进乡村教育振兴的创新举措(教育大礼包白云区出台)(2)

教育大礼包来啦,

白云区出台“乡村教育振兴12条”!

一大波利好消息传来~

推进乡村教育振兴的创新举措(教育大礼包白云区出台)(3)

5月10日上午,白云区教育局在市71中召开广州市白云区教育系统乡村教育振兴动员会。

推进乡村教育振兴的创新举措(教育大礼包白云区出台)(4)

会议正式出台了《白云区乡村教育振兴12条》(以下简称“乡村教育振兴12条”),并对“乡村教育振兴12条”做了详细解读,部署了下阶段振兴乡村教育工作, 会议现场为竹料第二小学和京溪小学、新和学校和景泰中学等21对城乡姊妹学校进行了颁牌。

推进乡村教育振兴的创新举措(教育大礼包白云区出台)(5)

推进乡村教育振兴的创新举措(教育大礼包白云区出台)(6)

推进乡村教育振兴的创新举措(教育大礼包白云区出台)(7)

推进乡村教育振兴的创新举措(教育大礼包白云区出台)(8)

为促进白云教育实现高位优质均衡发展,区教育系统还组建了白云区粤剧传统教育特色学校联盟、白云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艺术名家进校园”实践基地、白云区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项目训练基地、振兴乡村教育-花雨行动单位,共涉及26个农村学校。

会议现场为这26个乡村体育艺术教育联盟成员学校进行了授牌。希望在“一校一品”特色项目建设工作中,通过乡村振兴行动,使教育联盟学校携同合作、共同提高,逐渐积淀深化品牌内涵,提升学校办学品位,打造精品校园。

白云区乡村教育振兴12条

据介绍,“乡村教育振兴12条”以加大对本区农村公共教育发展的指导和扶持力度为目标,主要涵盖农村学校党建、集团化办学、城乡学校结对帮扶、优质教育资源扩充、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工作、学校育人环境提升、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速、全员德育阵地构建、“一校一品一特色”工程、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办学水平提升及健全经费投入长效机制等12个方面。

一是加强农村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

创建农村学校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示范点4个

二是深入推进集团化和联盟办学。

2019年集团化办学覆盖80%的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

2020年实现全面覆盖

三是加强城乡结对帮扶。

到2020年,80%以上的农村地区学校均有城区学校挂钩指导。

每一所城区学校每年至少派出1名领导干部和3名学科骨干教师到农村姊妹学校工作。

四是扩大农村基础教育优质资源覆盖面

引进一批优质教育资源到农村开办或托管学校。

优化农村学校办学结构,推进一批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推进一批学校合并为完全中学工作,合理拆分或合并一批幼儿园。

激发一批中游学校办学水平。

五是提升农村学前教育公益普惠程度。

积极发展农村普惠性学前教育,新增公办幼儿园2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10所,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在园幼儿总数的比例)达到80%以上。

六是优化农村地区学校育人环境。

四个镇每一年打造一所美丽乡村学校示范校,启动“百年老校焕发新活力”工作项目,鼓励农村学校结合本地资源及校史打造特色校园文化。

规划和储备3-4所学校教育用地。

七是推动农村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速。

2019年将农村学校智慧校园试点校增至17所,占全区公办试点校44.7%。

2020年增至21所,占全区公办试点校50%。

八是全方位构建农村学校校内外德育阵地。

2020年在每镇各创建3-4所区级家庭教育指导示范学校、5所区级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3所区级阅读示范校、5所区级禁毒预防教育示范校。

在四镇创建不少于3所青少年社会实践教育基地。

九是全面实施农村地区“一校一品”工程。

开发具有本土特质的高水平特色育人品牌项目。开发富有乡村特色的校本课程。

在每镇培育一所在市区有较大影响力的特色品牌学校。

十是切实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及专业培训,每年每镇新增投入10万教师培训专项经费。

每年按不低于10%的比例评选认定乡村骨干教师。

十一是提升农村各级各类教育办学水平。

力争2020年四个镇的初中毕业班成绩市达到度提升8%,2020年农村高中高考高优上线人数上升10%。

持续完善农村地区特殊教育体系建设,开办融合实验幼儿园,2020年四镇建成特殊教育资源教室7个,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5%以上。

十二是健全经费投入长效机制。

2019年用于提升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经费投入比2018年增长17%。

2020年投入预计比2019年投入增长不低于10%。

21对城乡姊妹学校

江高镇小学及其姊妹学校

双岗小学和明德小学

神山第一小学和三元里小学

水沥小学和槎龙镇泰小学

大田小学和时代玫瑰园小学

人和镇小学及其姊妹学校

人和镇第三小学和白云区颐和实验小学

人和镇第七小学和白云区汇侨第一小学

人和镇第八小学和白云区广园小学

长鸿小学和白云区机场西小学

太和镇小学及其姊妹学校

大源小学和同和小学

大沥小学和握山小学

头陂小学和永泰小学

南园小学和黄边小学

钟落潭镇小学及其姊妹学校

竹料第二小学和京溪小学

竹料第三小学和华师附中实验小学

竹料第五小学和景泰小学

蟠龙小学和集贤小学

四镇初中及其姊妹学校

江高镇第三初级中学和白云区桃园中学

广州市第七十三中学和白云区广园中学

新和学校和景泰中学

穗丰学校和培英实验中学

竹料第三中学和平沙培英学校

白云区粤剧传统教育特色学校联盟在四个镇的成员学校

人和镇第八小学

夏良小学

推进乡村教育振兴的创新举措(教育大礼包白云区出台)(9)

白云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艺术名家进校园”实践基地学校

江村中学

羊城铁路总公司广州铁路第八小学

广州市第七十二中学

人和镇第七小学

广州市第七十中学

大源小学

广州市第一一六中

竹料第一小学

推进乡村教育振兴的创新举措(教育大礼包白云区出台)(10)

白云区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项目训练基地学校

田径基地:竹料第三小学

赛艇、乒乓球基地:竹料第四小学

皮划艇基地:竹料第五小学

赛艇、皮划艇基地:竹料第三中学

篮球、田径基地:钟落潭中学

足球、赛艇、皮划艇基地:广州大同中学

武术基地:广州市第八十一中学、石湖小学

女足基地:广州市第一一六中学

足球基地:人和第二小学

射击基地:夏良小学、太和第二小学

田径、足球基地:龙归学校

游泳基地:江村小学

振兴乡村教育-花雨行动单位

大田小学、神山第一小学

推进乡村教育振兴的创新举措(教育大礼包白云区出台)(11)

推进乡村教育振兴的创新举措(教育大礼包白云区出台)(12)

文|党英伟

图|杨凯

通讯员|郑久华

编辑|欢欢

(本文由“白云时事”原创发布,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公众号不得转载改编。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