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中可爱的校园校歌(淄博五中校歌我们的荣光诞生记)

五中可爱的校园校歌(淄博五中校歌我们的荣光诞生记)(1)

校园内马耀南铜像

五中可爱的校园校歌(淄博五中校歌我们的荣光诞生记)(2)

蓬蓬勃勃的白杨

我们的荣光

——淄博五中校歌

张聿温 词

戚建波 曲

校园里耸立着一尊铜像,

那是我们的楷模我们的荣光。

校园里生长着一排白杨,

那是我们的身影我们的脸庞。

校园里回荡着书声琅琅,

那是我们的号角已经吹响。

校园里扇动着强劲的翅膀,

那是我们的梦想自由飞翔。

啊,

希望的摇篮,智慧的海洋,

文脉传承源远流长。

不负韶华奋发向上,

淄博五中桃李芬芳。

(注:淄博五中原名耀南中学,成立于1942年,纪念中共党员、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的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司令员马耀南同志。2003年8月,淄博五中校园里竖立起一尊5.6米高的一身戎装、英姿焕发的马耀南青铜塑像。)

2022年秋,是山东省淄博市第五中学80华诞。在此背景下,一首题为《我们的荣光》的校歌诞生了。作为淄博五中校歌创作的亲历者之一,我有责任、有义务如实把校歌诞生的全过程记录下来,以飨历届校友。

五中可爱的校园校歌(淄博五中校歌我们的荣光诞生记)(3)

淄博五中大门口

(一)

我很喜欢苏芮演唱的《奉献》这首歌,它不但令人动容,还令人思索。你听:

长路奉献给远方

玫瑰奉献给爱情

我拿什么奉献给你

我的爱人

白云奉献给草场

江河奉献给海洋

我拿什么奉献给你

我的朋友

白鸽奉献给蓝天

星光奉献给长夜

我拿什么奉献给你

我的小孩

雨季奉献给大地

岁月奉献给季节

我拿什么奉献给你

我的爹娘

我不停地问

我不停地找

不停地想……

也许是触景生情、触类旁通吧,我竟也照猫画虎般地想到了几句歌词,虽无甚诗意,却饱含真情:

桃李奉献给芬芳

小苗奉献给栋梁

我拿什么奉献给你

我的母校

葵花奉献给太阳

鲜花奉献给园丁

我拿什么奉献给你

我的师长

情窦奉献给芳华

记忆奉献给时光

我拿什么奉献给你

我的同学

孝水奉献给浩荡

鲁山奉献给巍峨

我拿什么奉献给你,

我的故乡

我不停地问

我不停地找

不停地想……

(注:孝水、鲁山是淄博有代表性的河流、高山)

人是有情思的,人的情思真的如电光石火,稍纵即逝。我的这段情思,萌发于2021年7月的云南丽江。当时,我在那里避暑。忽有一天蓦然想到,明年(2022年)秋是母校淄博五中80华诞,作为她的学子,能为她做点什么呢?

于是天马行空般神游,竟想到了校歌。

(二)

我在淄博五中读书期间(上世纪60年代),是没有校歌的。但这么多年过去了,后面有无,不得而知。

我先电话询问淄博五中退休教师梁玉荣。他初中低我三级,算是学弟,退而不休,一直负责校友联络工作。他先是明确地告诉我没有,继而又补充说,大概上世纪九十年代一度曾有,然而没有唱开,等于没有。

我接着电话询问淄博市实验中学校友会的杨老师。因为实验中学乃淄博五中之分支,当年是将淄博五中高中部迁出而成立的,二者有血缘关系。得到的回答也是没有。校歌两家皆为空白,这下,我心里多少有了点底。于是开始酝酿歌词。

那些日子,我沉浸在中学时代的美好回忆之中。时光荏苒,白驹过隙,已是五六十年前的事了。然而记忆犹新的是,有一年清明节,学校组织全校师生徒步往返三四十公里,由张店前往周村烈士陵园为马耀南、马晓云、马天民扫墓。我们放开歌喉,一路唱着“山鸟啼,红花开,阳光照大路,少先队员扫墓来……”心潮澎湃,热血奔涌。

淄博五中原名耀南中学,是抗日战争时期由中共清河地委、清河行署于1942年秋创办的一所抗大式学校,以培养抗日军政人才。之所以命名为耀南中学,是为纪念三年前英勇牺牲的时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司令员的马耀南同志。马耀南、马晓云、马天民系同胞兄弟,皆为中共党员和抗日部队领导干部,先后壮烈牺牲,为国捐躯。“一马三司令”,饮誉齐鲁大地。战争年代,耀南中学几经流转变迁。1948年改称渤海三中,又称省立桓台(县)中学,1951年由桓台迁往张店,改称山东省张店中学,1955年改称淄博五中,并被确定为山东省12所重点中学之一。红色基因熠熠生辉,文脉传承源远流长。“耀南中学”这份荣光,深深植根于淄博五中历届学子的心灵深处。于我而言,虽时光飞逝,沧桑巨变,仍初心不改,未敢须臾忘怀。

数日之后,热心的梁老师又来电话,说他很期待由我担纲创作校歌,已向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李健作了汇报,李校长很重视,也很高兴。但他又说,学校没有钱,他本人可以自掏腰包5000元予以支持……我一听,不觉心头一沉,纠结开来:我作为校友可以尽义务,但别人怎么办,作曲、编曲、演奏、演唱、录音等等,哪一步都需要经费支持,哪怕是最优惠最低廉的。那么,究竟做还是不做呢?做,没有必要的经费支持肯定不行,所谓“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不做,则报答母校培育之恩的心结如何解开?作为学子又能为母校80华诞做点什么呢?思前虑后,我还是决定义无反顾地朝前走。心想:走一步看一步吧,实在不行,就当一回武训,化化缘吧!过后,我特意建了个“淄博五中老三届”微信群,寄希望于这个对母校怀有特殊感情的群体,届时拟走募捐众筹之路。

在丽江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从网上欣赏、借鉴了数十首国内大中学校的校歌,朝思暮想,夜以继日,先找感觉,再找意象。先后写出了一长一短、两个版本的歌词,并反复修改,精雕细刻。我深知,歌词写出校魂,写出荣光,写出青春和芳华,写出希冀和梦想,从而影响一代又一代学子不负韶华奋发向上,最终成为社会栋梁,并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必须绞尽脑汁,殚精竭虑,写到山穷水尽为止。

但是,歌词仅仅是第一步,这件事最终能否做成,我依然没底,心中真的如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三)

关键的一天发生在2021年9月18日。

这天上午,按照约定,我利用由京回乡办事的机会,专门抽出半天时间,就校歌事宜到母校和领导沟通。由于在张店顺道看望了一下战友年迈的父母,晚到了几分钟,李健校长、宋平副书记等人已经在校门口迎候了。我表示了歉意。

李校长等陪同我在校园漫步。快速搜索记忆,毕业后我至少回过母校五六次,每一次的感触都有所不同。虽然,不见了弯弯的操场土跑道,不见了从校南门往里走的宽阔大道和道两旁整齐高大的白杨树,不见了大炼钢铁时留下见证的带有凉亭的假山,不见了低矮的教室、简陋的宿舍和灰色的大礼堂,不见了长着苹果、樱桃的果园和绿油油的菜地,也不见了唯一一座二层教学楼,但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感觉熟悉、亲切而温暖。一个个擦肩而过朝气蓬勃的男女学子,仿佛就是当年的我们。我有点陶醉得眩晕。

学校会议室里,我对面坐着一排重要人物:李健校长、宋平副书记、纪委徐炳杰书记、办公室焦健副主任、校友办刘振兴主任、 音乐组王婷组长、教音乐的靳洪云老师、校友联络人梁玉荣老师。从这个阵容,我看到了学校各级领导对校园文化的情怀、认知、决心和诚意。

我首先谈了对校歌的理解和认识。一是校歌的价值意义;二是校歌的特征要求;三是校歌的艺术规范;四是校歌作为系统工程的设计应用;五是对作曲家的选择;六是完成的时间节点;七是目前进展情况。我不无担心地提出并建议,必要的经费问题需要面对,实在不行的话,就发动在校师生和毕业学子自愿捐助吧。届时请学校工会或校友会出面组织好了。

我谈完意见后,在座的每一位都发了言,热情洋溢,坦诚恳切,不但见解一致,而且坚定不移。这给了我信心和勇气。本来,我是不打算把带来的两版歌词拿出来的,秘不示人的考虑是如果八字还没有一撇,拿出来徒劳无益。但眼前的热烈情景,促使我不能再拘谨和保守了。于是,我果断地把打印好的歌词拿了出来,朗读一遍,然后交给李健校长。李校长仔细过目后,面带喜色,又让与会者传阅。大家显得很兴奋,纷纷给与肯定和好评。

这两版歌词,一长一短,长的20句,短的16句。

(四)

校歌创作迈出实质性一步,是李健校长带人的北京之行。

还在9月18日与校领导沟通时,我推荐校歌可请戚建波先生作曲。我的考虑有三:一是戚建波为著名作曲家、中国音协副主席,他创作的许多歌曲深受人们喜爱,如《常回家看看》《中国娃》《父亲》《咱老百姓》等;二是我与戚建波熟悉,曾有过几次合作,都愉快而成功;三是戚建波乃山东威海人氏,又做过中学副校长,有独特的家乡情结和教育情怀。对这位不二人选,学校欣然接受,并表示请我出面联络,适当时机将专程赴京拜访戚先生。

戚建波很忙,但我盯得他很紧。我知道做校歌同做其他任何事情一样,必须抓紧,抓而不紧,等于不抓。终于,几经沟通,戚建波终于同意10月13日中午与校方在北京见面。李健校长、宋平副书记、教音乐的靳洪云老师一行三人,风尘仆仆于当天来京当天返淄,双方就校歌歌词、音乐风格、演唱要求、完成时间等相关事宜,作了很好的沟通。有了他们的直接见面,我总算一块石头落了地。

五中可爱的校园校歌(淄博五中校歌我们的荣光诞生记)(4)

淄博五中校长李健(左)与著名作曲家、中国音协副主席戚建波

五中可爱的校园校歌(淄博五中校歌我们的荣光诞生记)(5)

淄博五中校长李健(右二)等与著名作曲家、中国音协副主席戚建波(中)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戚建波和我就歌词进行了反复沟通。归纳起来,他的意见主要有四点:其一,歌词精短为好,第二版的16句仍嫌多,建议把三四段亦即副歌部分改成一段,要高度凝练。这样总共三段12句,副歌部分可以反复三遍,会强化记忆和效果。其二,“尊师重教”一句不要,因为凡学校都会这样,没有个性。其三,“啊,淄博五中,淄博五中”不要,没法唱,太隔了。其四,这不是一首政治歌曲,最后一句“明天的太阳壮丽辉煌”口气太大了,还是要接地气一些。这些意见,我都欣然接受了。

词曲作者既然是合作关系,就必须反复推敲,字斟句酌,又必须互相尊重,取长补短。目的只有一个:保证质量,拿出精品力作。

最后确定的录音版歌词,就是本文开头所写的。

我把歌词发到微信“淄博五中校歌群”中征求意见,李健校长回复:“歌词越改越好了。”

(五)

2021年10月底,北京疫情出现反复。戚建波被困京城,无法进行原定的外出采风等活动,于是他利用这段时间,集中精力为校歌谱曲。

11月上旬,曲子写完。如下:

五中可爱的校园校歌(淄博五中校歌我们的荣光诞生记)(6)

谱曲完成后,编曲也随即完工,就等择机录音了。半个月过后,11月中旬,录音就完成了。

不过,录音过程也有点小曲折,原因是找的四个主唱,其中一个在外地演音乐剧一时回不来,另一个在家防疫隔离尚不到期。如果等齐了人才录,又不知会发生什么意外。锣齐鼓不齐,最容易误事。于是,经验丰富的戚建波果断对主唱人选作了调整。现在主唱女声是徐晶晶、邵文静,男生是田毅、田霖。其中徐晶晶是东方演艺中心(原东方歌舞团)主力演员,田毅是著名军旅歌手,原空政歌舞团歌唱演员。附带说一句,田毅的名字我是知道的,但和他没有交集,我们算是同一个大单位(空军政治部)的战友。这两个主唱的实力没啥说的,网上都可查到。事后,戚建波几次对我夸赞徐晶晶音质好,会唱歌,一下子就把气氛给带起来了,田毅的歌声也充满磁性,富有感情。

每一份劳动都是值得尊敬和记忆的。下面,我把对校歌付出过艰辛的单位和个人记载如下:编曲——具本哲;合唱——海音合音;演奏——环球爱乐乐团;录音——昊天;混音合成——秦国臣、佟鑫,中间和声录音棚。

愿这首《我们的荣光》的校歌,能在淄博五中校园里久久回荡,激励一代又一代学子奋发向上,成为栋梁之才。如果校歌能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历久弥新,生生不息,给历届校友以美好回忆,当然就更好了。

是为记。

2022年8月

(如果您是淄博五中校友,请动动手指转发出去,谢谢!

如果您虽不是校友,但热爱、喜欢淄博五中,也请您帮助转发,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