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的桃花心木感悟(桃花心木观感十年之计)

《桃花心木》观感: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林清玄老先生是一个特别有名的散文大家,诗人和学者!林清玄的散文正如他的名字一样一向以“清而不玄”,他的散文清新明丽,意味隽永,笔杆子很强硬,内容很丰富,也很骨感!

林清玄的桃花心木感悟(桃花心木观感十年之计)(1)

不过有点佛系啦!今天就说一篇大家可能都学习过的《桃花心木》一文!

一篇教化意义十足的散文,一篇教导和研究客观核心的文章!《桃花心木》后被选为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教科书第3课课文。

十多年的一个春天,作者回到了自己的老家小住数日。清晨被一缕阳光所惊醒,门外百鸟的鸣唱铮铮不绝!打开简洁的窗帘,映在眼里的是一片三层楼高度的桃花心木开的花朵,这样的景象,不由得又把作者引入栽种者的故事里!

在他家的老屋子旁边有一大片的空地,当时租给别人种植桃花心木了!

桃花心木是一种很特别的树,树皮淡红色,树干挺拔,木材色泽美丽,能抗虫蚀。在作者的老家种植了大片!

他每天都在观察种树者的行径,树苗一旦种下了那就必须要常来浇水的。可自家这位却隔三差五从不规律,就连每次浇水的定量也全凭心情,以至于许多桃花心木的幼苗都败了。

作者一直以为这其中另有原因,或许是那人太忙了?可就算再忙也总能挤出一丝时间来浇水施肥嘞!

那就是太懒了,可每次有枯萎的幼苗残败的时候,他总能拿来新的幼苗补种!

最后作者实在没忍住去问了那人:“你多久来一次啊?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树苗也就不会枯萎吧?”

那人回答却说:“种树不是种菜或种稻子,种树是百年的基业,不像青菜几个星期就可以收成。所以,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里找水源。我浇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

这做人不也是这样的道理吗?就像朱熹曾说的“傍百年树”,树的存活与否、挺拔与否尚且需要自力,人这样的高智慧生物为什么就不能挺拔呢?

这么多问句子明着、暗着反反复复地透露“奇怪”,越奇怪,越有常理,从中思考、领悟到的道理就越令人难忘。

一个“奇怪”引出种树之道,一个“不确定”引发育人之理。这两个词是此文的文脉所在。

人在生活中、在不确定中、在主观臆想中能动的改造世界,需要耐得住寂寞,接得住考验!要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逆境中成长,在不确定中找寻绝对的方向!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而作者最后的两句话,让我感触最深!简单的两句,只是完成了一个时间的转化,让我难以自拔!

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我们给自己播种,终有一天,也会不惧怕风雨,也能见到彩虹......

——萧毅凡写于2019.10.1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