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百侯镇古村(大埔百侯十五景)

大埔百侯镇古村(大埔百侯十五景)(1)


客名君按: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是世界八大长寿之乡之一。百侯位于梅州市大埔县东南部,百侯以一个约20平方公里的盆地为中心,包括周围方圆约10公里的丘陵山地,发源于福建南靖县湖山的韩江主要支流之一的梅潭河从盆地中间穿流而过。2009年被广东省文联等评为"广东省古村落",2010年被国家文物局、住建部评为全国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传统古村落"之一,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


大埔百侯镇古村(大埔百侯十五景)(2)

摄影:老来乐


百侯镇民风淳朴、风景优美,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镇。古往以来,文风鼎盛,人才辈出,“诗书世家”、“一腹三翰院”、“一同怀四魁”的典故流传九州。有“侯山十二景”、“马寺晨钟”、“古榕阴下”、“西岩朝翠”、“东廓晚霞”等景点,素有“文化之乡”美誉。


大埔百侯镇古村(大埔百侯十五景)(3)

摄影:秋枫


百侯籍的人才遍布全国各省及世界各地,尤以教育界、政界、商界、文化界更为突出。



大埔百侯镇古村(大埔百侯十五景)(4)


本文作者东山翁(笔名),本名杨启俊,百侯人,以若干图片、自创诗词,展示了百侯十四村的美景,每村取一图。百侯自古人文辈出,从东山翁的诗和大埔乡贤们的摄影,可以看到人杰地灵的百侯山水。


1

南 山



古渡难寻墟店毁

新桥俏架塔影长

细看杰才频出处

山环水绕好风光


大埔百侯镇古村(大埔百侯十五景)(5)

▲图片来源:百侯人文


大埔百侯镇古村(大埔百侯十五景)(6)

▲张衍国教授



注:南山村,国家十大发明家之一张衍国教授的家乡。张衍国,1968年11月1日生于广东梅州大埔百侯镇南山村。1991年清华大学本科毕业,1994年获清华大学硕士学位,2000年获得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自1994年起在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任教,现为清华大学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教授拥有发明专利31项,他对清洁能源的突出贡献,使他荣获节能协会节能减排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13年,为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张衍国联合社会资本成立北京热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精心设计了以工农业废弃物如咖啡渣、中药渣、造纸废料、稻壳、玉米芯、酒糟、树皮锯末等作为燃料的工艺路线,打造精品工程,在国内外赢得了口碑。


2

白罗



古榕遮岸神灵地

将帅文豪出此区

驿道芜荒楼耸立

田园秀丽令人迷


大埔百侯镇古村(大埔百侯十五景)(7)

大埔百侯镇古村(大埔百侯十五景)(8)


注:白罗,晚清大文豪温廷敬生长的地方。温廷敬(1868—1953)聪颖勤学,无意功名,致力经史。毕生致力地方志编纂,民国十七至三十二年(1928—1943)以总纂职编《大埔县志》三十九卷。民国十九至二十四年(1930—1935)任广东通史馆主任、总纂,负责编纂《广东通志列传》,后与邹鲁一起编纂《广东通志》,著述等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职广东省文史馆。1953年病逝,享年85岁。白罗还有"一门四将军"传奇,民国时期涌现有温克刚、温建刚、温瑞华、温克瑶一门四将军


3

东山电厂


两岸松枫相竞秀

一湖明镜映天清

祖国四化山河变

梅水西流点点金


大埔百侯镇古村(大埔百侯十五景)(9)

▲摄影:东山翁


大埔百侯镇古村(大埔百侯十五景)(10)


注:此首诗,曾在《梅州日报》发表。东山,2018年度国家杰青杨志谋的家乡(客名君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一年的名额仅为200,每年资助率10%以内,竞争激烈)。杨志谋,1978年出生,现为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系教授,药物化学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生物活性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骨干。2012年获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2013年入选南开大学“百名青年学科带头人”支持计划,2014年入选首批“天津市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研究领域为超分子水凝胶的制备及其在组织工程、药物释放、癌症治疗等领域的应用。2014年获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该领域课题第一完成人)。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同行专家的关注和广泛认可,主持国家级基金项目4项,省部级基金4项。


4

横乾秋色



青山四面绿连天

稻谷如金晒岸沿

白鹭湖鸭莲叶底

小舟悠荡老翁顽


大埔百侯镇古村(大埔百侯十五景)(11)

▲来源:百侯人文


5

东坡寨



丛山峻岭入胸怀

桃李争妍处处开

朗朗书声林下响

诗家悔未此间来

注:东坡寨原有间小学,今已难觅旧迹。


大埔百侯镇古村(大埔百侯十五景)(12)

摄影:徐武欣


6

蔡仙人


一帘瀑布半空来

异草奇花滿涧开

石刻悬崖仍隐现

神仙影杳见楼台


注:瀑布原来很阔面很壮观的,今泉源枯竭,景观没了。这里位于旧寨村,这里是广东省水利部前副部长刘兆伦的家乡。旧寨的松栢坑近年出了个广东省高考状元刘德斐。


大埔百侯镇古村(大埔百侯十五景)(13)

▲摄影:东山翁

7

武塘


一重山外一重山

桃花柚花满峰峦

最是三坵樱花美

连天国色客心欢


大埔百侯镇古村(大埔百侯十五景)(14)

▲摄影:丘志宏


8

软桥


木桥不见见新桥

流水蜿蜒绿野娇

学校犹荣人四处

红旗正舞上云霄


大埔百侯镇古村(大埔百侯十五景)(15)


注:前人曾在软桥菴子岗建寺供奉师爷,后来寺庙迁往青子凹(龙安寺)。软桥因师爷架木为桥而得名。富立学校,为爱国华侨杨富臣捐建。校园设计融中西风格,外景甚为美观。这里鼎盛时期有五百多位师生,汕头饶平县等地亦有人前往就读,可见该校名气之大。


9

苏姑坪



数弯盘上几重山

花果连岗赏不完

昔日苏姑留跡处

鸳鸯树下恋人欢


注:鸳鸯树在苏姑坪的眼塘村,据说恋人在此祈愿,有情人终成眷属。



大埔百侯镇古村(大埔百侯十五景)(16)

图片来源:百侯人文


10

曲滩电站



仙人赶石曲滩间

神话仍传境变迁

一堤截断长流水

两岸风光似桃源


大埔百侯镇古村(大埔百侯十五景)(17)

▲摄影:东山翁


11

帽山一隅



小溪潺响桥影斜,

亭阁奇文远客夸。

好景冬临晴暖日,

参天红叶醉人家。

大埔百侯镇古村(大埔百侯十五景)(18)

摄影:杨惠霞


12

九龙亭



山似龙形路蜿蜒

茶园葱郁绿无边

车啸如风亭侧过

茗香直上九重天


大埔百侯镇古村(大埔百侯十五景)(19)

▲九龙亭茶山 摄影:东山翁



13

蜜柚公园



果花缀美沙江尾

桥畔亭新路坦迴

鹭鸟牛羊溜绿岸

日归游客不思归


大埔百侯镇古村(大埔百侯十五景)(20)

▲摄影:萧武兵


注:蜜柚公园位于侯北,原全国十佳检察官萧彬生的老家在此。百侯共有三个全国十佳名人,名镇、文化之乡,名不虚扬。这里的老屋“笙曹筱筑”被百侯政镇政府和侯宝斋艺术品有限公司装饰成百侯艺术馆。


14

高礤

双流不见旧风光

岗半神宫会两旁

古道新妆多客往

余心更祈世和祥

大埔百侯镇古村(大埔百侯十五景)(21)

▲摄影:东山翁


15

窑下园林


窑下园林韵不凡,

嫣红姹紫尽奇观。

凤玲花开游客拥,

财神疑是落金山。


大埔百侯镇古村(大埔百侯十五景)(22)


注:窑下园林,位于侯南。侯南村的“通议大夫第”,九厅十八井,是闻名遐迩的“一腹三翰林”中的杨缵绪的故居。乾隆年间,进士杨之徐的三个儿子杨缵绪、杨黼时、杨演时先后考取进士,都入翰林院。杨缵绪曾任甘肃阶州、庆阳府及江苏松江府、广西桂林府知府,在乾隆二十二年任陕西按察使,他为官清正廉明。杨缵绪的三个儿子,两个中举,一个副榜,杨黼时的四个儿子德征、德瑞、德邵、德彰全部考中举人,荣称为“同堂七魁”,御赐“七叶衍祥”的匾额。侯南村杨家科场鼎盛,不胜枚举。侯南还出了广东四大才子之—杨应彬、抗美援朝将军杨英耀。


大埔百侯镇古村(大埔百侯十五景)(23)


推荐阅读:

厉害了!乡贤张衍国教授荣获国家最高发明奖!

我的祖屋,屋名“关西芳派”,堂名“绳振堂”

客家开国将军墨迹展示

开国少将熊兆仁将军,1912年生,传奇电影故事原型,被称为“扶贫将军”(内有杨永松将军介绍)

百战将军数客家——全国客地将士正面抗战贡献综合考

为什么说很多客家人自带诗性?| 略数客家诗里的缠绵

闲话书法与客家 | 黄庭坚、伊秉绶、宋湘、曾国藩、陈氏三杰……


进入公众号,点击下方菜单的“索引”

可按人名或关键词查找浏览客名堂的

全部历史文章

加微信TEAHAKKA

申请加入客名堂读者交流圈

我们只有优秀的思想和文章

只为有趣有品位有格局的人准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