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重点建设的三座城市(将建1个特大城市)

近年来,中部地区依托良好的区位、交通和资源优势,经济社会保持了快速发展,经济体量进一步壮大,发展质量和水平也得到显著提升在湖北、湖南、安徽、河南、江西、山西等六省之中,如果说湖北是拥有最好的区位优势,那么安徽和江西则是拥有最好的毗邻优势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未来江西省城市如何规划发展吧,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江西重点建设的三座城市?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江西重点建设的三座城市(将建1个特大城市)

江西重点建设的三座城市

近年来,中部地区依托良好的区位、交通和资源优势,经济社会保持了快速发展,经济体量进一步壮大,发展质量和水平也得到显著提升。在湖北、湖南、安徽、河南、江西、山西等六省之中,如果说湖北是拥有最好的区位优势,那么安徽和江西则是拥有最好的毗邻优势。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未来江西省城市如何规划发展吧!

南昌

江西省,位于我国东南部,从地理区位上看属于我国华东地区,从经济划分上看属于我国中部地区。地形以丘陵、山地、盆地、河谷为主,东、西、南三面环山,与隔壁的湖南省地形非常相似。境内拥有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泊—鄱阳湖,另外长江、赣江、信江、抚河等过境,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生态环境优美、四季分明。

赣州

江西总面积16.69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519万,辖11个地级市,省会南昌市。江西省在中部地区区位优势非常好,北部属于长江经济带、东北部毗邻长三角、东部地区连接海峡西岸经济区,南部紧靠珠三角,另外南昌与武汉、长沙共同打造“中三角”。

九江

如果按照毗邻优势来说,在我国找不到第二个省拥有如此优势条件。但同时,江西因三面环山的地形劣势,使得与发达省份相连的都是欠发达地区,相比安徽直接紧靠长三角核心发达地区,承接辐射和产业转移要弱很多。因此,江西经常被各种“环”,不过随着江西经济发展,潜力得到进一步释放,很多“环”已经逐步破除,全面发展的良好势头已经开始显现。

2020年江西实现经济总量25692亿元,人均GDP56853元,总量和人均分别位居全国第15位和17位,与10年前相比,江西经济发展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今年上半年,江西以经济总量13977.2亿元,增速12.90%,成功反超陕西省,经济总量位次上升到了全国14位。

随着“十四五”全面开启,江西经济发展还将继续提速。根据江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未来江西将构建“一圈两轴多群”的城镇开发空间格局,打造1个特大城市、6个大城市和4个中等城市。

构建“一圈两轴多群”的城镇开发空间格局

“一圈”是指:做强做优大南昌都市圈,以南昌市为中心,包括南昌、九江市和抚州市(临川区、东乡区)、宜春市(丰城市、樟树市、高安市、靖安县、奉新县)以及上饶市(鄱阳县、余干县、万年县)和国家级赣江新区,2020年实现经济总量近万亿元,占全省35%以上。未来,将发挥省会南昌的核心引领作用,推动大都市圈内城市之间互联互通,在产业、人才、科研、创新等方面密切协作,成为拉动江西崛起的动力源。

“两轴”是指:依托沪昆(浙赣)和京九两大铁路干线,形成十字交汇的两大城镇发展轴。

“多群”是指:培育赣州、信江河谷(上饶和鹰潭)、吉泰、新宜萍等多个城镇群,带动赣南、赣东北、赣西几大板块协调、联动发展。

景德镇

建设1个特大城市、6个大城市和4个中等城市

1个特大城市(城区500万-1000万人):南昌市。从最新的七普人口数据来看,南昌市常住人口为626万人,其中城区常住人口为342万,已经进入I型大城市行列。根据规划,到2035年南昌市城区人口将会达到500万即特大城市标准。虽然,南昌常住人口目前只有600多万,但经过15年的发展,以及全省强省会战略和人口向大城市集聚趋势,未来南昌完全有希望成为特大城市。

6个大城市:其中赣州市到2035年将建成I型大城市(城区300万-500万人),目前赣州常住人口为897万,其中城区人口为259万。赣州作为全省唯一的省域副中心,再加上总人口的优势,未来赣州实现I型大城市的目标应该是非常轻松。此外,九江、上饶、抚州、宜春、吉安等5市将建成II型大城市(城区100万-300万人),这5个城市,按照人口规模和城市经济总量都普遍较大,利用15年的时间,基本都能构达到II型大城市标准。

抚州

4个以上中等城市(50万-100万人):景德镇、新余、鹰潭、萍乡四个资源型人口小市以及部分经济实力较强的县级城市。虽然4个资源型城市,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好,在全省城市之中处于中上水平,但受人口限制(人口均不足200万),如果今后在产业转型集聚、适当区划调整上没有积极进展,到2035年也难达到大城市的门槛。不过,我们期待四小市未来能够取得跨越式发展。此外,部分经济实力较强的县级城市也有机会进入中等城市行列。

新余

关注小编,分享更多精彩,一起去评论区为你家乡建言献策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