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顶流网红和职业歌手对比(顶流节目裂变)

敢想象今天国综有此等咖位吗?

周杰伦、金秀贤、王石、刘强东、张召忠、李彦宏、任志强、施一公……

实业巨头、常春藤教授、一线大腕、亚洲顶流。

——为其作配。

盘点顶流网红和职业歌手对比(顶流节目裂变)(1)

盘点顶流网红和职业歌手对比(顶流节目裂变)(2)

盘点顶流网红和职业歌手对比(顶流节目裂变)(3)

台上星光熠熠。

台下,更是现象级。

开播收视率一度超过神综《非诚勿扰》,影响范围包括但不限于:

影视界、娱乐圈、科学界、教育界、商界……

盘点顶流网红和职业歌手对比(顶流节目裂变)(4)

不只是影响力。

还有前所未有的冲击

造星与撕逼大行其道的大娱乐时代,竟有一档益智综艺(似乎)成功杀出重围。

对,Sir强调“似乎”。

大概许多老粉也没注意:

《最强大脑》最新一季,第九季,开播快两个月了。

与当年火热形成对比的是,节目至今没有评分,评论人数不足300……

盘点顶流网红和职业歌手对比(顶流节目裂变)(5)

盘点顶流网红和职业歌手对比(顶流节目裂变)(6)

盘点顶流网红和职业歌手对比(顶流节目裂变)(7)

可惜的不仅一档节目。

再爱它的观众也必须承认:

1、2季巅峰过后,《大脑》早已体现出长久的疲态。

所以比起探究它的衰落。

Sir更想追问:

科学,真的流行不起来吗?

01

“太不科学了吧!”

2014年仍是电视综艺竞争最激烈的时候。

堪称诸神之战。

《好声音》《爸爸2》《花少》和《奔兄》之中,《最强大脑》凭借一己之力扛下与浙江台、芒果台的收视对线。

盘点顶流网红和职业歌手对比(顶流节目裂变)(8)

没办法

的确太“神”了。

你或许还记得这些名字:

郑才千、王峰、王昱珩、鲍橒……

选手,是当时《最强大脑》的绝对护城河,也是后来再也没法越过的一座座高峰。

第一集,魔方墙。

直接打破观众对人类视觉极限的认知:

原来,人眼真的能在几分钟内捕捉到45000个色块中那一个色块的微小变化。

这个叫郑才千的小伙子震惊荧幕内外。

当晚收视率整季最高。

盘点顶流网红和职业歌手对比(顶流节目裂变)(9)

盘点顶流网红和职业歌手对比(顶流节目裂变)(10)

△ 号称“魔方找茬王”

出道即巅峰?

节目组暗自微微一笑:

瞧不起谁!

后面的大神,一个比一个“离谱”。

王峰,世界记忆大师。

17秒记忆一副扑克牌,15分钟记忆360个图像,一小时记忆2280个数字……

晋级赛、国际对战秒杀全场。

盘点顶流网红和职业歌手对比(顶流节目裂变)(11)

鲍橒,围棋盲棋第一人,节目中以一人蒙眼完成“蜂巢迷宫”挑战直接拿到满分晋级。

什么难度?

凭天生的方向感和记忆力,在127个六边形组建的蜂巢中蒙眼找到正确逃生路径,同时集齐所有指令牌,出了迷宫要说出指令牌在迷宫里的初始位置(当时在哪个格子找到的)。

用设计者(北师大脑科研究院)的话来说——能完成的人“亿里挑一”

盘点顶流网红和职业歌手对比(顶流节目裂变)(12)

最后这位,相信没看过节目的人,或多或少也在当时的热搜轰炸下听说过他。

王昱珩,江湖人称“水哥”。

观察一杯水,并在短时间内从520杯同质同量同水源的水中找到观察过的那杯。

一战成名。

盘点顶流网红和职业歌手对比(顶流节目裂变)(13)

此外。

又陆续诞生“绝对音感”少年,年过古稀的“圆周率狂人”,甚至是被诊断为二级智力残疾的中国“雨人”周玮……

盘点顶流网红和职业歌手对比(顶流节目裂变)(14)

盘点顶流网红和职业歌手对比(顶流节目裂变)(15)

盘点顶流网红和职业歌手对比(顶流节目裂变)(16)

嘉宾现场吓傻

这……外星人吗?

不必过分神化。

奇人异事固然存在,难在如何呈现。

节目初期“套路”痕迹不少。

制作团队大部分沿用《非诚勿扰》班底,讲故事方式也大同小异。

两大标准:

1、草根。

那时对脑力的定义是“某方面异于常人的顶级能力”

——且最好是后天无法训练。

不限职业、年龄、学历,只要觉得自己够强,都可以上来比拼。

2、猎奇。

能力越稀有越好,尺度越大越好,极限阈值越高越好。

“我们这个节目是最强大脑

我总在想找那种真正的

好像天外来物

那样的一种神奇的力量”

盘点顶流网红和职业歌手对比(顶流节目裂变)(17)

决定成败的,其实是细节。

记得口号吗:

“让科学流行起来”。

每一位选手展示完自己的能力后,场上的科学家团队(以“Dr.魏”魏坤琳为代表)都会对其进行科普和解说。

并在此前提下,淘汰一些能力出奇,却不适合参赛的选手。

“他的大脑的连接肯定是跟常人不一样的

他的这种心算能力

是前额叶和顶叶的那些脑区的特殊的激活

他其实可能包括了工作记忆

包括运算能力

甚至包括空间想象能力”

盘点顶流网红和职业歌手对比(顶流节目裂变)(18)

“她说数字是在脑袋里跳出来的

这个特别像艾斯伯格症

这种症候群的话需要专业的评估

我没法做一个评估”

盘点顶流网红和职业歌手对比(顶流节目裂变)(19)

这样基于科学理论,而非一味博眼球的选拔也从侧面证实了《最强大脑》的理性与客观。

不同于同期选秀、真人秀的“娱乐至死”,当时算是一股清流。

但如果仅是脑力比拼 知识科普,第一季也难成经典。

更难得

选手背后的故事以及场上每个人的个性、精神都在比赛中保留下来。

不主打,只添花。

老人日常背诵圆周率,是想挽回尊严,证明自己“还有用”。

见证“雨人”周玮的极限心算能力,评委反思了自己幼时对特殊人群的嘲笑,呼吁社会多给这类群体关注和重视。

盘点顶流网红和职业歌手对比(顶流节目裂变)(20)

盘点顶流网红和职业歌手对比(顶流节目裂变)(21)

在国际对战赛中,水哥对上日本选手,甚至放弃提前观察准备。

为何“战术性轻敌”?

一是对自身能力的信心。

二则是在南京这片土地上,情怀不自觉的流露。

盘点顶流网红和职业歌手对比(顶流节目裂变)(22)

彼时的《最强大脑》,无论是内容还是立意,同领域都无出其右。

图“奇”,图“爽”,图“最强”。

只是许多人包括节目组也没意识到:

这是最高效的“造神叙事”。

也是最难复制的“造神魔咒”。

盘点顶流网红和职业歌手对比(顶流节目裂变)(23)

02

太不科学了吧?

许多人不知道

《最强大脑》最初灵感来自德国一档类似节目,原版当初只制作一期便停止,因为“难度太大”。

盘点顶流网红和职业歌手对比(顶流节目裂变)(24)

中国版呢?

整整9季,每季12期。

当初第一季杀青时,有人问节目组会不会有续集。

回答是不一定。

做第一季时,寻找这些选手就已非常困难

盘点顶流网红和职业歌手对比(顶流节目裂变)(25)

什么样的选手?

来自民间的各界草根奇人。

但没办法,到手的爆款IP还得继续做下去。

节目“裂变”

主动拥抱更多流量。

TFboys、T-ara、SNH48……

脑力竞赛的舞台摇身一变成为偶像打歌台,握手会……

主动制造更多“话题”。

第三季郭敬明与魏坤琳的一场撕逼大戏直接空降热搜,话题绵延数年。

盘点顶流网红和职业歌手对比(顶流节目裂变)(26)

盘点顶流网红和职业歌手对比(顶流节目裂变)(27)

盘点顶流网红和职业歌手对比(顶流节目裂变)(28)

节目式微初见端倪。

以及后续一系列“改革”:

撤掉科普与赛后追访,艺人取代“科学评审”,定制挑战项目改成统一出题的入围选拔……

曾经主打的优势被一拆为二。

“最强”,初期的内容为王被强行转变为娱乐化的炒作与催熟。

“大脑”,则从发掘民间高手到批量进口清北状元、隐形网红。

盘点顶流网红和职业歌手对比(顶流节目裂变)(29)

盘点顶流网红和职业歌手对比(顶流节目裂变)(30)

从展示到选拔;

从探讨到吵架;

从启发到内卷……

Sir不否认,节目试图扩充“流行”的范围,拉低“科学”的门槛。

只是这些陈旧的招数逐渐稀释着它最独特的底色,泯然众人矣。

最后。

崩溃始于神坛摇摇欲坠。

2019年,全网沸议。

一位选手在参赛时被怀疑作弊,为保收视率和节目组串通提前漏题。

事态发酵,队长鲍橒发微博@节目组直接硬刚,在一群选手的对峙声中,制作人先前的采访以及和评审的绯闻被顺道揭发。

丑闻、黑幕、作假……吃瓜盛宴。

盘点顶流网红和职业歌手对比(顶流节目裂变)(31)

《最强大脑》彻底“坠落”。

熟悉得像是曾经娱乐圈无数次打脸翻车的荒诞喜剧。

——也似一场衔尾蛇般的因果报应。

嘲过,便是叹息。

强者的定义越加狭窄,赛场成了状元和精英的秀场。

不是没有人发现问题。

第三季就有网友质疑节目“过度娱乐化”,制片人如此回复:

“电视界没有“安静的美男子”

节目不火即死

到达,是传播的目的”

盘点顶流网红和职业歌手对比(顶流节目裂变)(32)

△ 来源:成都商报

“不火即死”,的确。

但“火”的方式只有一种吗?

“到达是传播的最终目的”,也对。

但。

究竟要传播的是什么?

03

遣散“科学”

传播科学?

那是口号。

行动上,《最强大脑》后期更像是在传播“成功学”。

天才少年李云龙。

跟随父亲李勇上台挑战,爸爸说,我的儿子要站在我的肩膀上挑战所有人。

儿子说,我是爸爸的骄傲,我不能让他失望。

盘点顶流网红和职业歌手对比(顶流节目裂变)(33)

盘点顶流网红和职业歌手对比(顶流节目裂变)(34)

他自己呢?

不知道。

孩子对未来一片茫然,父亲望子成龙的高压早将他的自我榨尽。

被问起理想和目标。

懵懂地摇头。

“我一心培养儿子

我把全部的梦想全部寄托在他身上

让他来实现我儿时的梦想”

盘点顶流网红和职业歌手对比(顶流节目裂变)(35)

-你自己的梦想是什么

科学家吗

还是想试试其他的事情

-你有自己的答案吗

-没有

盘点顶流网红和职业歌手对比(顶流节目裂变)(36)

和外国选手比赛那天,中场一个失误,直接让李云龙精神崩溃,嚎啕大哭。

父亲从观众席中站起身,冲儿子大吼,想要制止他的失态。

“好了!”

“儿子,可以了!”

盘点顶流网红和职业歌手对比(顶流节目裂变)(37)

盘点顶流网红和职业歌手对比(顶流节目裂变)(38)

不只是孩子。

连Sir都感到害怕,如此病态的胜负欲和对成功的追逐,湮没教育本应有的宽容与理性。

再举个栗子。

厉害如水哥,也有失手。

他失败的那一瞬间,队友们流露出来的不是安慰和关切,而是质疑与不可置信。

怎么会这样呢

王昱珩怎么一个题都没答出来呢

这个太出乎意料了

盘点顶流网红和职业歌手对比(顶流节目裂变)(39)

我们厌倦成功学的原因。

不是难,不是假,不是远。

是它容不下一点失败。

失误一次便会被大众打上标签,千夫所指——“翻车、塌房、垮掉”。

甚至有选手大言不惭:

“一个有能力的人是不应该出任何岔子的。”

盘点顶流网红和职业歌手对比(顶流节目裂变)(40)

盘点顶流网红和职业歌手对比(顶流节目裂变)(41)

这并非《最强大脑》一档节目的责任。

它像是一面“照妖镜”

照出我们身边愈加功利的环境里,广泛的共谋与狂热。

盘点顶流网红和职业歌手对比(顶流节目裂变)(42)

还是《最强大脑》。

在一次国际赛的失败后,评委的发言被掌声淹没。

人人都觉得他说得好。

“越来越多的观众

会不那么在乎输赢

他们会看到实力本身

他们会体会到

这种事情的乐趣里边

慢慢会越来越明白

这些事情本身的意义在哪里”

盘点顶流网红和职业歌手对比(顶流节目裂变)(43)

好在哪?

“成功”的迷惑性。

节目里。

它急于将单纯的脑力、智力、记忆力等能力,与宽泛的世俗成功挂钩。

曾经让我们激动的:

是乐趣,是好奇心,是超越人类极限的惊叹。

现在让我们记住的:

往往是成功者的“倒叙”。

节目外,Sir还是用电影举例。

《华尔街之狼》,一部成功与反成功兼容的电影。

第60分钟。

小李和他新认识的辣妹偷情,被原配逮到了。

盘点顶流网红和职业歌手对比(顶流节目裂变)(44)

马丁·斯科塞斯没有将此情景“狗血化”。

他怎么做

原配冲出酒店,打开车门,拖着刚磕了药的小李滚出车。

她边拉扯,边咆哮:贱人,你,贱人(这句话既是对小李说,也是对小三说)。

接着是两句简洁但信息量巨大的台词。

原配愤怒之后,是伤心,她控制不住流泪:你怎么能这么对我,你TM到底是谁(你还是原来的你吗)

小李显然还没醒过来,他只会不停重复,对不起,我不知道怎么跟你解释(是的,我已不是原来的我)

盘点顶流网红和职业歌手对比(顶流节目裂变)(45)

盘点顶流网红和职业歌手对比(顶流节目裂变)(46)

原配不死心,问,所以这就是你要的。

小李沉默。

原配最后挣扎,你爱她吗?

又是死一样的沉默。

大远景,两人被门隔开,一人扶额,一人作呕。

正式离婚。

盘点顶流网红和职业歌手对比(顶流节目裂变)(47)

整个过程,不过1分53秒,每一句都言之有物,每一句都在深入,迅速了结一段关系。

还不仅是一段关系

女方知道回不去了,所以要了一大笔赔偿;男方内疚,但不想回去,他舍得任何赔偿。

这场干脆的交易揭示了什么?

老马丁用一段“狗血”呈现了成功学蓬勃永恒的吸引力,也戳穿这与魔鬼交易换来的成功背后,人性的千疮百孔。

牺牲一切换取成功。

而当不可控的意外出现。

才发现不仅你自己

这个社会的任何梦想、情感、道德正在被“成功”重新定义。

何谈科学?

盘点顶流网红和职业歌手对比(顶流节目裂变)(48)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穿Prada的南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