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铜镜的特征(隋唐铜镜分类鉴赏)

此种镜型仅见圆形和葵花形两种。圆形镜均为螺铀镜。这里仅介绍葵花形镜。这类铜镜多由高士、仙山、鸾鸟,荷叶龟钮组成。

《史记•龟策列传》:“余至江南,观其行事,问其长老,云龟千岁乃游莲叶之上,蓍百茎共一根”;

张华《博物志》:“龟三千岁,游于莲叶,巢于卷耳之上”;

葛洪《抱朴子》:“千岁之龟,五色俱全,其额上两骨起似角,解人之言,浮于莲叶之上”。

千年神龟,长寿且有灵性,常在莲叶上栖居,寓瑞祥长寿之意。钱坫、阮元等大家和很多当代学者都认为“真子飞霜”铭文的“飞霜”指的是操名,指十二操中的履霜操。古琴曲名有“别鹤”,反映了夫妻离散的哀怨,后代指离散而不能相聚的夫妻。蔡邕《琴操》:“高陵牧子娶妻无子,父母将改娶,牧子援琴鼓之,痛恩爱乖离,故曰别鹤操。”《别鹤操》是夫妻间真挚爱情的见证,抒发离情别义之作。陶潜《拟古》:“上弦惊《别鹤》,下弦操《孤鸾》。”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四》:“君百计营求,归吾妻子,恒耿耿不忘。今君别鹤离鸾,自合为君料理。”在这种形制中,真子飞霜镜中仙鹤图像应是与镜钮一侧的鸾鸟图像同时出现的,表现的应是“别鹤孤鸾”的典故,寓意闺怨别离,是夫妻之情的写照。但这类铜镜的寓意究竟如何,至今仍聚讼纷纭。

III型(葵花镜)

可分为三式。

A式:真子飞霜铭带镜。

浙江衢州市文管会收藏,直径24cm,钮上祥云托月,下端水池山石,池中一杆荷叶,叶上伏龟。左侧仙人鼓琴,前设几案,上置笔砚。案后四竹三笋。右侧凤凰展翅。缘内铭带一周:“凤凰双镜南金装,阴阳各为配,日月恒相会,白玉芙蓉匣,翠羽琼瑶带。同心人,心相亲,照心照胆保千春”。

唐铜镜的特征(隋唐铜镜分类鉴赏)(1)

衢州市文管会收藏

寿县博物馆藏,直径20.2cm,缘厚0.6cm。形制与衢州镜一致。

B式:真子飞霜铭文镜。形制略同A式,不见铭文带。

上博藏镜,直径18.5cm,厚0.55-0.63cm,重1320g,在其上的远山祥云缭绕中,有一个半圆弧形,中间为一圆点,以示初升的太阳。

唐铜镜的特征(隋唐铜镜分类鉴赏)(2)

上博藏镜

安徽六安博物馆也收藏有两面(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六安出土铜镜》2008),同样在田字格铭最上方分别铸有日或月。

C式:外缘有铭文带,但不见真子飞霜四字。

上博藏镜,直径21.7cm,厚0.54-0.66cm,重1270g,纹饰与铭文带与A式镜相近,但无“真子飞霜”四字,多了几朵漂浮的流云,远山月出。类似的还有陕博藏镜,直径30cm,1984年西安东郊韩森寨出土。

唐铜镜的特征(隋唐铜镜分类鉴赏)(3)

上博藏镜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面与上博镜一致(何林《故宫博物院藏镜》2007,图70)。

唐铜镜的特征(隋唐铜镜分类鉴赏)(4)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湖南衡阳出土镜(《湖南衡阳市发现营代凤凰双镜》),直径18.3cm,远山日出,“真子飞霜”四字位置被一只仙鹤替代。

唐铜镜的特征(隋唐铜镜分类鉴赏)(5)

湖南衡阳出土镜

1983年常德市出土镜(《常德地区收集的东吴和唐代铜镜》),直径21.4cm,半月出山,为一荷池,“真子飞霜”四字位置空白。

唐铜镜的特征(隋唐铜镜分类鉴赏)(6)

1983年常德市出土镜

此类镜还有一种铅质镜,锡青铜加铅的重要作用是可改善合金的切削加工性能,可适当降低高锡青铜的硬脆性,延长铜镜的使用寿命。但是加铅又不宜过多,过多了不但铅青铜的强度硬度较低,锡青铜加铅后的强度、硬度也要下降,还可降低铜合金的耐腐蚀能力,特别是因铅青铜体积收缩较大,难以铸出精细的镜背纹饰和铭文。故此,汉唐时期的铜镜,铅青铜质的很少,而铅镜更属罕见。

D式:纹饰主题接近A式。但不见铭文带,“真子飞霜”铭文位置被一只鸿雁替代。

至德元年(756)偃师大槐树窦承家墓出土镜,作工不甚精细。

唐铜镜的特征(隋唐铜镜分类鉴赏)(7)

窦承家墓出土镜

宣城博物馆藏,无铭文带。上方为祥云绕山托日,直径15.2cm,缘厚0.3cm,重367g。形制完全一致的还见滕州博物馆藏(《光照千秋影逝形存—试论山东滕州出土不同时期的青铜镜》),直径16.8cm、六安市出土镜(《唐“真子飞霜”铜镜的图像研究》)、湖南省博物馆藏镜(《湖南出土铜镜赏析》),唯模板不精。

唐铜镜的特征(隋唐铜镜分类鉴赏)(8)

宣城博物馆藏镜

IV型

委圆角方形,时代较晚。如《中国铜镜图典》收录的一件陕西西安出土的带“真子飞霜”铭镜,长17cm,虽构图与一般真子飞霜镜相同,田字格中的“真子飞霜”四字也很不规整。

唐铜镜的特征(隋唐铜镜分类鉴赏)(9)

《中国铜镜图典》收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