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处都是鞭炮声年味十足(年味儿久违的鞭炮声)

到处都是鞭炮声年味十足(年味儿久违的鞭炮声)(1)

年味儿:久违的鞭炮声‖老家许昌

文‖张延伟 图‖网络

“新年到,新年到,闺女要花儿,小子要炮!”儿时每逢过年,我们都会哼唱这首歌谣,同时也在长辈们的宠爱中满足期盼已久的愿望。

天底下的女孩子,爱美之心与生俱来,特别是在新年到来之际,都希望自己能够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站在人前。“人家的闺女有花戴,你爹我钱少不能买。扯上了二尺红头绳,我给我喜儿扎起来……”这是人们所熟知的歌剧《白毛女》中的几句经典唱词,从中不难看出,即便是在那人吃人的旧社会,哪怕是怎样穷困潦倒的家庭,逢着过新年,作父母的也会念及女孩子的想法,千方百计把自己的女儿打扮得像朵花儿一样。(想看看本文作者张延伟老师上回写了啥美文?欢迎点击以下链接:1.还记得禹州人是咋“祭灶”的吗?;2.这些垂涎欲滴的家常美味,瞬间点燃我的心)

到处都是鞭炮声年味十足(年味儿久违的鞭炮声)(2)

女孩子家所要的“花儿”,最为奢侈的就是一件花棉袄,一件花罩衫或者一条花围巾;比较普遍的则是一只拇指大小的塑料发卡,上面粘着一个蝴蝶、蜻蜓之类的造型;抑或是一朵能够夹在头上的一朵颜色艳丽的绢花,再不济也要像《白毛女》中的喜儿那样扯上几尺花头绳儿……

在我的记忆里,还有一种“花儿”深受女孩子们喜爱。当时村里有位叫赵振的货郎,每逢春节前后都会卖一种说不上来是什么材质做成的花,或三四枝或四五枝绿颜色的茎组成一小束,上面的花儿五颜六色,只是样子就像经过压制的干瘪的植物标本,下面则缀着一条造型惟妙惟肖的小鱼儿,按花朵数量的多少来卖,每朵花5分钱。

女孩子把这样的一束花买回家,把一个广口敞肚的罐头瓶洗刷干净,然后灌满水,再把花束放进去,于是下面的小鱼儿坠底,花束则漂浮在水中,更让人觉得奇妙的是,花茎与花朵经水浸泡后慢慢舒展开来,枝茎看起来更加碧绿,层层叠叠的花朵也愈加鲜艳,就像真的一样,几乎要把整个瓶子填满。轻轻晃动一下瓶子,底下的小鱼儿晃晃悠悠,仿佛真有一条鱼自由自在地在水里游玩。

到处都是鞭炮声年味十足(年味儿久违的鞭炮声)(3)

这种泡在水里的花不只是女孩子喜欢,我们男孩子见了也爱不释手。当然,最令我们男孩子牵肠挂肚的还是各色各样的鞭炮。

那时的鞭炮都是用“顺药”(一种黑色火药)手工制成的,个头儿普遍细小,安全系数较高而且数量实足,大的500响一挂,300响、200响一挂的较为普遍,当然也有100响一挂的小鞭炮,或许就是专为孩子们设计的吧。

按农村风俗,除夕夜和初一早上要分别燃放一挂鞭炮。开始放鞭炮前,父亲总是先撕开包在外面的那层油光纸,把整挂鞭炮抻展在桌子上,然后从一头起掐下三小节,分别递给我们弟兄仨。为了能够多听到几次炮响,接下来,我们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地扯开缠在炮捻儿上的那根细线,把属于各自的一小节鞭炮拆解成三五十个单个儿炮,像宝贝似的装在衣兜里。

我们各自找一截儿麻秆,在灶台上引燃了,把明火吹灭,只留下忽明忽暗闪烁的“火头”。当我们沿着窄长的巷子来到大街上的时候,已经有好多孩子在那里了。

到处都是鞭炮声年味十足(年味儿久违的鞭炮声)(4)

我们站成一排,分别从衣兜里掏出自己的炮,将炮捻儿往麻秆火儿上一挨,随着“呲呲”一阵火花响,赶紧朝着无人的地方扔出去,随着接二连三“啪”“啪”“啪”的脆响,我们心里也乐开了花。

大年初一早上,随着村里第一挂鞭炮炸响,我们也早早的从床上爬起来,三下五除二把母亲头天晚上摆放在床头的新衣服穿在身上。趁大人忙着包饺子的当儿,我们则一溜烟儿跑出家门,到大街上或谁家院子里放过鞭炮的地方捡拾那些因故未能炸响的“哑炮”去了,有时候还能幸运拾到几个散落地上的带捻儿鞭炮,心里甭提有多激动了。

捡回来的“哑炮”,我们也能玩出许多新花样。比如从中间折断,将里面的黑色药粉倾到在一起,人远远地站着,把一根点着的长麻秆伸向小火药堆,只听“轰”的一声响,仿佛闪电般腾起一片火光;或者把炮从中间折成直角状,露出里面的药粉,按10个左右一组,在平展的地面上或石板上围成一个圆圈,只要先把其中一个点燃,它呲出的火花就会把对面的点燃,依次循环着交替“呲花”,别有一番情趣。

到处都是鞭炮声年味十足(年味儿久违的鞭炮声)(5)

再有就是在折断的哑炮对面摆放上带捻儿的炮,先点燃哑炮的药粉,让哑炮呲出的火花引燃对面的炮捻儿,先“呲花”后听“响儿”,玩得不亦乐乎……

大人给的、街上拾的炮放完了,我们就会把衣兜里还没捂热的一毛、两毛的压岁钱拿出来,到设在大队部的代销点或赵振的货郎担子前另外再买些鞭炮来玩。

那时专供孩子们玩的鞭炮除了上面提到的100响一挂、可以拆解开来单独燃放的,另外还有几种各具特色:

有“拉炮儿”,一毛钱一盒,至少有20个,两头儿各露出一节白线,两手扯着线用力一拉,就会听到“啪”的一声响,但炮纸依旧好好的;也有“摔炮儿”,5分钱一包,一包有10个,揭开纸包捏起一个,用力往平地上一摔,随着“啪”的一声炸响,里面的细砂粒四下崩散;还有“擦炮儿”,包装盒和火柴盒相似,一个横截面贴有粗磷纸,把有药粉的那头儿在磷纸上擦一下赶紧扔出去,一阵短暂的“呲花”过后,紧接着就是一声脆响。

到处都是鞭炮声年味十足(年味儿久违的鞭炮声)(6)

更有一种需要1毛钱一只,被我们称作“起货”的花炮,外面裹着花花绿绿的彩纸,缀着一根尺把长、线绳儿粗细的竹篾,把竹篾插在土堆上,点燃炮捻儿,随着“哧儿”地一声尖利的鸣叫,花炮腾空窜起老高,在天上炸响……

我们更盼望着新年里下雪,这能够为我们放炮增加许多的乐趣。点燃的鞭炮被我们飞快地扔进雪堆里,随着“嘭嘭”几声闷响,紧接着大家要比比看看谁的炮炸开的雪坑最大、溅起的雪花最多。也有胆大的孩子从家里偷拿出来“大雷子”或“二脚踢”埋在雪堆里,远远地把手中的麻秆火凑上去点着,随着“嗵”的一声巨响,孩子们则随着溅起的雪花一起欢呼雀跃。

近年来,各地都颁布了严格的“禁燃令”,过年时很少再能听到酣畅淋漓的鞭炮声,年味儿自然也就淡了许多。可喜的是,进入2023年以后,不少地方顺应民意需求,纷纷将“禁燃”改为“限放”,这就预示着农历癸卯兔年的春节,我们又能听到久违的鞭炮声了。

伴随着辞旧迎新的鞭炮声,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祝愿大家新年快乐、皆得所愿!

到处都是鞭炮声年味十足(年味儿久违的鞭炮声)(7)

【作者简介】张延伟,中共党员,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会员,许昌市作家协会会员,许昌市政协文化和文史委员会文史研究员,《中国自然资源报》特约记者。

1、本文由作者授权发表,文责作者自负,如有侵权,请通知“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本文作者观点不代表“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场。

2、文图无关。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摄影者或原制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本文所用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本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

3、“老家许昌”版权作品,转载或投稿请发邮件至hnxc126@126.com 。

爱许昌老家,看“老家许昌”。 老家许昌,情怀、温度、味道!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