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寺大佛底座连台下的景观(甘肃山丹千年大佛寺启动大规模修缮升级护)

东林寺大佛底座连台下的景观(甘肃山丹千年大佛寺启动大规模修缮升级护)(1)

图为5月上旬,甘肃山丹县大佛寺内,正在修缮中的古建筑大雄宝殿。 中新社记者 高展 摄

图为5月上旬,甘肃山丹县大佛寺内,正在修缮中的古建筑大雄宝殿。 中新社记者 高展 摄

中新社兰州5月15日电 (丁思 艾庆龙)时隔近30年,距今1500多年历史的甘肃山丹大佛寺再次启动大规模修缮。甘肃山丹县大佛寺景区负责人温永涛15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称,此次重点对大佛寺内古建筑大雄宝殿,以及殿内被海内外佛教界人士誉为“天下第一佛”的泥塑坐佛进行修缮,并对寺院整体的电路照明、消防系统、监控安防设备等进行升级改造。

山丹大佛寺位于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城西5公里处的瞭高山脚下,旧名“土佛寺”,始建于北魏(公元425年)。主要有大雄宝殿、天王殿、五百罗汉堂、观音庙、地藏菩萨殿等建筑。

东林寺大佛底座连台下的景观(甘肃山丹千年大佛寺启动大规模修缮升级护)(2)

图为5月上旬,甘肃山丹县大佛寺内,工作人员对古建筑大雄宝殿进行修缮。 中新社记者 高展 摄

温永涛介绍说,该寺在历史上屡遭战火,又屡次重建。自1992年开始,时任主持释觉慧大师八方化缘,在香港宝莲禅寺著名佛教活动家圣一大师的支持及捐助下,耗资1700多万元(人民币,下同)对山丹大佛寺进行重建,并于1998年正式开光。

“随着丝路游日渐火热,除了每年传统庙会的游人如织,来大佛寺的外地游客也越来越多。”温永涛说,大佛寺内建筑均为木制结构,因年代久远,受风吹日晒、地震、沙尘侵蚀等自然环境和外力破坏的影响,出现墙体开裂、榫卯松动、不均匀沉降等问题,装饰构件也出现不同程度褪色、脱落,亟待重修。

东林寺大佛底座连台下的景观(甘肃山丹千年大佛寺启动大规模修缮升级护)(3)

图为5月上旬,甘肃山丹县大佛寺内,正在修缮中的古建筑大雄宝殿。 中新社记者 高展 摄

该项目共投资500万元,历时一年。项目古建筑修建技术负责人雷爱今年56岁,从事该行业已24年。他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介绍说,此次修缮依旧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最难修复的是古建筑的榫卯结构,要综合考虑其承受能力、结构样式等多方面,力求原汁原味地留住古韵和传统文化。

雷爱说,此次维修古建筑的木料全部都是从俄罗斯进口的松木,而古建筑上彩绘图案的颜料则来自于天然矿物颜料,着色和用料都有讲究。

在温永涛看来,随着游客日益增多,本次修缮最及时且被称道的是安防、消防系统工程的实施,让寺院在该方面实现了从“无”到“有”。在未来,数字化监测和运用保护也将是大势所趋,全方位守护着千年大佛寺安危、呵护“新颜”。(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