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宰相哪个最厉害 宋朝有一个奇葩宰相

若问江西历史上出了哪些名人?恐怕王安石绝对荣登榜首;

若问这个世界上最成功的杠精是谁?王安石也绝对榜上有名。

这个执拗、古板、令人讨厌的杠精,换到今天估计只能混到去挑大粪,但是他在北宋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

宋朝宰相哪个最厉害 宋朝有一个奇葩宰相(1)

下面我们就还原一下这个杠精的真实生活。

王安石做宰相的时候,儿媳妇家的亲戚萧公子刚到京城,就去拜访了王安石。

王安石略懂待客之道,说:我请你吃饭。

萧公子内心狂喜:哈哈,当朝宰相要请我吃饭啊!

第二天,着盛装前往,然而被老王晾了大半天。

过了中午,他觉得很饿,可是又不敢随便离开。

又过了很久,王安石才让他入座,菜肴都没准备。

萧公子心里觉得很奇怪,喝了几杯酒,才上了两块胡饼…

多时,又上了四份切成块的肉。

上饭后,旁边只放置了残羹冷炙。

萧公子出身富贵人家,平时很骄横放纵,但此时也不敢造次,只是做样子,吃了胡饼中间的一小部分,把胡饼的四边都留下了。

结果呢,王安石就把剩下的饼拿过来吃了!

萧公子内心深处不禁泛起了涟漪:尼玛!!这哪里是宰相的生活!

吃饭期间也是话不投机半句多,最后只好悻悻地告辞了。

宋朝宰相哪个最厉害 宋朝有一个奇葩宰相(2)

原来王安石是个二愣子,吃饭方面尤其二货。我可没有乱说,这是有段子的。

王家的下人曾告诉王安石的夫人吴氏:夫人,经过我仔细地观察,相公特别喜欢吃鹿肉丝!吃饭时,他不吃别的菜,只把那盘鹿肉丝吃光了!

吴夫人问:我跟了他这么长时间,怎么不知道他有这嗜好呢?

第二天,吴夫人把菜的位置调换了一下,把鹿肉丝放到离王安石最远的地方。

结果,王安石只吃离他近的几个菜,而离他远的鹿肉丝,他竟完全不知道!

这家伙就是如此古怪,中国的美食诱惑对他来说是没有意义了!

要说成功男人有四好,声、色、犬、马。这王安石不喜欢吃喝,总得喜欢女人吧?

于是在王安石任知制诰时,吴夫人就给王安石置办了一个侍妾。

那女子前去伺候王安石时,王安石竟然大惊失色,问道:“你从何而来?”

女子也吓了一跳,说自己是因“家欠官债、被迫卖身”而来。

王安石听罢,无情地把她赶了出去,还送钱给她,帮助她还清官债,使其夫妇破镜重圆。

你说这老王是不是太没有老王气质了?

宋朝宰相哪个最厉害 宋朝有一个奇葩宰相(3)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唐诗宋词,各领风骚数百年。

王安石在整个宋朝,并不是最出彩的文人,因为他太较真儿,写一首诗就白几百根头发。

比如他所作的千古绝唱《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你可知道,这首千年流传的佳作也是经过千锤百炼而成的,比贾岛的推敲也是不遑多让。

譬如,诗中的第三句最初写作:“春风又到江南岸”,王安石觉得不好,后来改为“过”字,读了几遍,还是嫌不好;又改为“入”字,然后又改为“满”字。

前后换了十多个字,最后才确定为“绿”字:“春风又绿江南岸”。

一个“绿”字,却充满了盎然生机。

这首诗也就流传千古了!

王安石是庆历二年二甲进士,第四名,非常可惜。当时的很多文豪,如苏轼、苏辙等都是不服他的。但是王安石任江宁知府时,写了一首《桂枝香》,苏轼是彻底折服了,觉得自己也写不出来。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宋朝宰相哪个最厉害 宋朝有一个奇葩宰相(4)

马云出席活动,都穿着十几块的布鞋,王安石贵为宰相,吃穿都不计较。他比马云更牛逼的一点是,脏,脏得有水平!

老王的邋遢在北宋士大夫中是有名的,他经常衣裳肮脏,须发纷乱。

叶梦得《石林燕语》里记载:“王荆公性不善缘饰,经岁不洗沐。衣服虽敝,亦不浣濯。”

荆公是王安石死后的谥号,他一年到头不洗一回澡,也真够邪乎了。

《石林燕语》接着说他在群牧司当判官时,和韩维、吴充等人关系不错,韩、吴对他的肮脏恶臭实在看不下去,便和他约定:每一两个月必须要到定力院去洗一回澡,新内衣由韩、吴二人轮流免费提供。

这件事后来在京城被传得沸沸扬扬,王安石对此也毫不介意,“见新衣辄服之,亦不问所从来也。”真是杠精中的杠精啊!

我就想知道,宋神宗不嫌他臭吗?

苏洵曾经描述王安石说:“衣臣虏之衣,食犬惫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

一国宰相这个样子,老王够胆量,宋神宗也够气魄!

像王安石这个求样子,换到今天,估计扫大街都费劲,顶多能靠才气混成捡垃圾大师的样子。可能大家纳闷这家伙是怎么上位的呢?

宋朝宰相哪个最厉害 宋朝有一个奇葩宰相(5)

原来,宋仁宗时,当朝名士文彦博、陈襄、欧阳修等多次举荐王安石,王安石都推辞不就,还有一次甚至逃到厕所里躲藏。

司马光在《温公琐语》中记载说:“(王安石)由是名重天下,士大为恨不识其面,朝廷常欲授以美官,唯患其不肯就也。”

这种情况类似于王莽,名满天下而不识抬举,可以算是厚积薄发吧。

宋神宗之所以登基后第一个想到王安石,实在是沉不住气啦!

再者,早在宋仁宗嘉祐四年,王安石写了《上皇帝万言书》,当时广为传颂,当时的宋神宗看了,觉得王安石“与我心有戚戚焉”,他继位后想做一番事业,首先就想到了王安石。

宋神宗知道韩维是王安石的老朋友,就让韩维去请王安石。此时的王安石已经四十八岁了!

熙宁二年,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开始变法,次年王安石拜相,几乎是全权负责变法。宋神宗对王安石极为信任。

王安石变法,可以说是六亲不认!

因为老王变法激进,老朋友韩维百般劝解,结果惹火了王安石,被降级,出知襄州!

还有个小弟陈升之,开始因为迎合王安石变法而得以拜相,拜相后因得罪王安石,“称疾归卧逾十旬”!

六十六岁的富弼年老多病,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屡次“称疾求退”,很快得到宋神宗批准。王安石拜相后,参知政事多由他任命。韩绛、王珪、元绛因附和王安石,赞同变法,先后被任命为参知政事。但这些人都最后都没人说他好!

司马光、苏轼等名臣都因为反对变法而被贬谪。除此之外,反对变法的多达上千人,比较著名的有刘述、刘琦、钱顗、孙昌龄、王子韶、程颢、张戬、陈襄、陈荐、谢景温、杨绘、刘挚、范纯仁、李常、孙觉、胡宗愈等人。

这些人因为与王安石意见不合,都相继被逼离开朝廷。

老王啊老王,你这样没朋友好嘛!

可惜老王毫不在乎,依然我行我素!

宋朝宰相哪个最厉害 宋朝有一个奇葩宰相(6)

王安石就是这样的杠精。

为了新法他可以说是得罪了无数人,但是他依然在坚持、坚持,恐怕这世界上没有比他更坚挺的了。

老王有两首诗,我想正是他此时的写照。

比如街知巷闻的《咏梅》: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还有《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老王这是妥妥的俯视众生的态度啊!作为一个改革者,他是寂寞的、孤独的。

所以老王的那些政治对手们,在老王失败之后对他依然有很高的评价:

比如曾公亮说:上与介甫(王安石的字)如一人,此乃天也。

最大的政治对手司马光则说:人言安石奸邪,则毁之太过;但不晓事,又执拗耳。

就连被王安石新党害得全国各地到处跑的苏轼,也在乌台诗案之后,和老王把酒言欢,成为朋友。

历史已经过去了一千年,已经很难找到他的真迹。但是我想,王安石,真真就是一块石头啊!要不然怎么那么多人爱他恨他又拿他没办法呢?

如果人真的能坚守本真,那么人世间的一切荣华富贵、落魄失魂,都不过是明月清风而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