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国庆中秋是盛世难逢的双节(盛世华诞举国同庆)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盛世华诞,举国同庆!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今年的国庆中秋是盛世难逢的双节(盛世华诞举国同庆)(1)

“国庆”一词出处及历史演变

“国庆”一词,本来是指国家喜庆之事,最早见于西晋。西晋的文学家陆机在《五等诸侯论》 一文中就曾有“国庆独飨其利,主忧莫与其害”的记载。 我国封建时代,国家喜庆的大事,莫大过于帝王的登基、诞辰等。因而我国古代把皇帝即位、 诞辰称为“国庆”。 现今,我们把国家建立的纪念日作为国庆。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奋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在 1949年10月1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伟大的转变。

国庆节的由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又称“十一”、“国庆节”、“国庆日”、“中国国庆节”、“国庆黄金周”。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即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同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决议指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兹宣告:自1950年起,即以每年的10月1日,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伟大日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从1950年起,每年的10月1日便成为了中国各族人民隆重欢庆的节日。

国庆节的节日意义

国家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是国家的一种象征,是伴随着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并且变得尤为重要。它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的标志,反映这个国家的国体和政体。功能体现国庆这种特殊纪念方式一旦成为新的、全民性的节日形式,便承载了反映这个国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同时国庆日上的大规模庆典活动,也是政府动员与号召力的具体体现。基本特征显示国家力量、增强国民信心,体现凝聚力,发挥号召力,即为国庆庆典的三个基本特征。

阅兵仪式首长和口号的变化

中国的阅兵仪式,在1959年前是苏联风格,阅兵首长是最高军事首长(总司令或国防部长), 阅兵首长的口号依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国人民解放军万岁、毛主席万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某某周年,受阅部队一律以“万岁”回应。 1984年国庆阅兵,阅兵首长改为军委主席,互相的问候语照搬了1981年华北阅兵的“同志们好”“首长好”“同志们辛苦了”“为人民服务”,后来就成为惯例。

关于国旗、国徽、国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红底五星旗, 象征中国革命人民大团结,是在1949年由浙江瑞安的曾联松设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象征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 国歌,是代表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现为《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国旗、国徽、国歌都是祖国的象征,热爱、尊重国旗、国徽和国歌,是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国家尊严不可侵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