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欠他一个诺奖成就无人能及(他60岁获诺奖却痛恨自己的祖国)

本文由公众号bookface原创(ID:bookface000)

前几天跟小屁孩外出,过人行道时,波叔一本正经地科普「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的交通规则,谁知小家伙冷不丁地问:

为什么是红、绿、黄三个颜色,而不是其他颜色?

世界欠他一个诺奖成就无人能及(他60岁获诺奖却痛恨自己的祖国)(1)

嗯~问题有点专业,但难不倒波叔。

如今我们使用的是LED交通信号灯,选用红、绿、黄三色,原因大致是:

1.红、绿、黄这三种颜色的色调差异大,行人容易区分;

2.蓝色LED技术发明得太迟,想多点颜色都没办法。

为啥蓝色LED那么重要?

现在但凡是设计师都知道「RGB」,就是用红(R)、绿(G)、蓝(B)三色来模拟自然界的光混合出无数的颜色,白色光就是由这三色混合而成的。没有蓝色,我们能得到的灯光颜色就少很多。

世界欠他一个诺奖成就无人能及(他60岁获诺奖却痛恨自己的祖国)(2)

可想而知,后来发明蓝色LED技术的人,是多么至关重要。

这个人就是中村修二(Shuji Nakamura)。

世界欠他一个诺奖成就无人能及(他60岁获诺奖却痛恨自己的祖国)(3)

中村修二

中村修二原本只是个nobody,出生于日本一个小岛上的一户寻常人家,上的是三流大学。

日本由4个岛构成,最小的岛是我的出生地,我从小在这里出生和长大,后来我上了德岛大学,德岛大学是一个非常小的排名非常垫底的学校。

他当时学的是电子工程专业,并不是因为喜欢,而是听长辈们说这专业好找工作。

他也不是什么学霸,成绩不上不下,反正就是混个文凭出来算了。而他自己似乎也没表现出什么大的理想和抱负,并且在大学期间就结婚了。

毕业后别的同学都一心想着到大城市闯荡,而早已成家的中村修二因为要顾家,加上像索尼这种大公司根本看不上他,所以选择了留在当地。

世界欠他一个诺奖成就无人能及(他60岁获诺奖却痛恨自己的祖国)(4)

1979年,中村修二和家人

菠菜们想想都知道,他那小地方能有什么大的企业?

为了养家糊口,1979年研究生毕业后,他就进入了当地一家小企业,叫日亚化学公司,主要生产用于彩色电视和荧光灯的荧光粉,当时这个公司只有不到200人。

话说,这是个化学品公司,为啥会招一个电子工程师呢?

原来,当时日本国内的荧光粉市场基本已经饱合,公司想发展,就需要拓展新领域。中村被招进来,其实就是个试验品,公司就是想要他试试开发传统的LED。

可是问题又来了。当时红光与绿光LED已发展成熟,专业的公司尚且难以有新的突破,你一个做化学品的公司,没什么经验,如何拼得过人家?

拼不过人家,公司就不满意;公司不满意,就不会支持中村的研究;公司不支持,他就更难有突破。这就是个恶性循环。

世界欠他一个诺奖成就无人能及(他60岁获诺奖却痛恨自己的祖国)(5)

1979年,中村修二到日亚报到

当时中村在公司受尽了白眼,拿人家工资,产品是做出来一些,但没什么竞争力,大家都说他是「吃闲饭的」。他被大家孤立了,开会都懒得叫他,领导见了他都气得脑袋冒烟。

上司每次见到我都会说,你怎么还没有辞职?把我气得发抖。

中村自己心里也着急,在公司坐了近10年冷板凳,大家能忍这么久是奇迹了,这样下去迟早要卷铺盖走人。

反正大家都看他不顺眼,他跑去向领导申请,让他出国进修,回来一定好好报答公司。

领导估计也是死马当活马医,反正这家伙留着也是碍眼,一挥手让他去了。

1988年至1989年,中村赴美留学,研究制造蓝光LED所必须的结晶生长技术。他想着,自己若是想干出点成绩,就必须另辟蹊径,走别人没走过的路。当时红光与绿光LED已发展成熟,唯独没有蓝光LED,这就是他的突破口。

然而在国外,他同样是受尽白眼。因为此前在国内时由于公司不允许,他从没有发表过一篇论文,手里没点料,人家根本看不起他,不搭理他。

中村已经没有退路了,同行越是对他冷淡,就越是刺激了他的自尊心,他决心一定要证明给所有人看,自己不是庸才。

世界欠他一个诺奖成就无人能及(他60岁获诺奖却痛恨自己的祖国)(6)

在国外受了一年的气,中村是憋了一肚子的劲,回国后却被公司告知:咱不搞LED了,你去开发电子元件吧。

What?难道这么多年的气就白受了?

现实就是这么残酷,中村发誓永不认输。

他明地里跟着公司的路线走,暗地里却在偷偷研究开发蓝色LED。

他每天第一个上班,下班最后才离开,他说话越来越少,连电话都不接,同事们认为他疯了,两个手下觉得跟着他看不到希望,辞职了。

要怎么证明自己的研究成果?

除了把产品做出来,还要有理论的支撑才行。可是公司不允许员工向学会投稿,发表任何成果,中村只能在休息日里写论文,然后以自己的名义投稿。

正因如此,直到他的论文轰动欧美世界,日本人都不知道有中村修二这个人。日本一向以公司或大学名头来评判论文的可信度,中村在他们的眼里,多半是个骗子。

世界欠他一个诺奖成就无人能及(他60岁获诺奖却痛恨自己的祖国)(7)

直到1993年11月30日,中村的蓝色LED发布,日亚化学公司的电话被媒体和用户打爆,日亚的社长才终于明白:这真的是项了不起的成就!

精明的商人,从不错失一个赚钱的机会。

日亚立马以公司的名义申请了蓝色LED技术的专利,开始大量生产出售蓝色LED,摇身一变成为世界最大的LED公司。

而作为「蓝光之父」中村修二,仅获得公司的两万日元奖金(合约人民币1141元)。

憋屈不?

当然憋屈!连海外同仁都笑他是「奴隶中村」。

日本把中村当成「狗不理」,可是美国人眼里,中村修二是个「香饽饽」。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为了把中村挖过去,表现出非常大的诚意:为他配置了研究团队,让研究人员到日本学习日语,为他营造一种日本文化环境。

中村被打动了,决定投奔美国。

世界欠他一个诺奖成就无人能及(他60岁获诺奖却痛恨自己的祖国)(8)

然而,日亚不肯放人了。人家硬要走怎么办?那就签个合同:

「保证3年内不再从事蓝光二极管的基础技术研究」

这明显就是霸王条款,中村当然不签。你不签,那就不给退休金!

中村表示:我不在乎!

45岁,他从日亚「祼辞」,从一名日本「技术民工」,变成美国大学教授和科研领军人物。

日亚开始耍无赖,追到美国硬要人签合同,不签,就以泄露企业秘密为由,将中村告上法庭。

中村早就跟日亚恩断义绝,可对方还要苦苦相逼。

世界欠他一个诺奖成就无人能及(他60岁获诺奖却痛恨自己的祖国)(9)

忍无可忍,无需再忍。

2001年8月23日,中村以自己的发明成果被公司侵占而损失了应有的发明报酬为由,起诉了日亚公司,要求公司归还其专利所有权,并支付发明补偿金。

这一次,日亚完美诠释了什么叫「作死」。

2002年9月19日,日本东京地方裁判所的三村量一裁判长做出了一项判决,驳回中村修二的转移专利权的诉讼请求,判定该专利权属于日亚公司,而日亚公司可能将为此向中村修二支付200亿日元(合约人民币11.4亿元)。

日亚被吓傻了,又是上诉又是哭穷,没办法,最终日亚与中村达成庭外和解,和解金额缩水到8.4亿日元(合约人民币4793万元)。

话说回来,日亚已经拿到了蓝色LED技术的专利,为何硬是不放过中村?

原因就是:这项技术太重要了。

2014年,因为这项发明,中村修二与另外二名科学家赤崎勇(Isamu Akasaki)和天野浩(Hiroshi Amano),被授予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白炽灯照亮20世纪,而LED灯将照亮21世纪。

世界欠他一个诺奖成就无人能及(他60岁获诺奖却痛恨自己的祖国)(10)

蓝光LED的制备技术曾困扰了人类30多年,曾被断言「难以在20世纪实现」。

红色、绿色LED早在上世纪中叶已经问世,但要把LED用于照明,必须发明蓝色LED,因为有了红、绿、蓝三原色后,才能产生照亮世界的白色光源。

而如今,除了照明,我们日常生活早就离不开LED,你的手机、电脑以及家里的电视机,哪一个不是依靠LED来显示?

日亚正是看到了蓝色LED的前景,宁愿无赖也要阻止中村继续研究,就是怕他挡了自己的财路。

直到今天,中村对自己的祖国仍然感到失望,无法释怀。

世界欠他一个诺奖成就无人能及(他60岁获诺奖却痛恨自己的祖国)(11)

他移民美国,抨击日本的教育制度,批评日本文化自闭,揭露日本对科学工作者的轻视,甚至鼓励日本的年轻人离开日本,他认为以局外人的眼光来看日本,才能看得更清。

本来有这么造福人类的发明,应该是件大快人心的事情,可人心终究是自私,为了利益,不惜搞得两败俱伤。

世上最悲哀的事情,莫过于一个国家栋梁,对国家彻底失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