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及相互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这个问题实际上涉及到课本中提到“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的正确理解。

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1、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请思考一下这里的“寓于”是什么意思?存在于,包含于。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将上面的话理解为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包含于特殊性之中呢,也就是说特殊性包含普遍性,这样理解到底对不对呢?我认为不对,比如说“水果”是一个普遍的概念,苹果属于水果,香蕉也属于苹果,我觉得应该是普遍性包含特殊性嘛,怎么是特殊性包含普遍性呢?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及相互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1)

日常上我们说水果包含着杏、梨、桃,但哲学上说不对呢?说明了我们刚才的理解是存在问题的。那他们是什么关系呢?我们分析一下,(看上图)杏是……,桃、梨,但我们把他们的个性全部抛弃掉,只留下从个性中抽象概括出来他们的共同方面(能吃的含水分较多的植物的果实),通过这个对比,我们可以看出是特殊性包含普遍性,而不是普遍性包含特殊性。

我们略做整理:水果从性质上看,与杏、梨、桃是共性与个性之间的关系;但从外部存在的状态看,他们之间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所以角度不同,对两者关系的理解也是不同的,哲学上讲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应该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而不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离不开特殊性,那特殊性能不能离开普遍性呢?

2、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通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也是没有的。

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要具备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即普遍性。你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浑身上下只要人的特殊性而没有人的普遍性,那会是什么结果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通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也是没有的。

“白马非马”的故事:两千多年前,我国有个叫公孙龙的思想家,牵着一匹马出关,把关的人对他说,法令规定不许带马出关。公孙龙却说:“我牵的是马吗?我牵的白马,不是马!白马和马是两回事,规定只说马不准出关,但并没有说白马不准出关呀!”经过一番舌战,公孙龙还是牵着马出关去了。

实质上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论”,夸大了白马的个性、特殊性,而否认了白马作为马的共性、普遍性,割裂了矛盾普遍性(共性)与特殊性(个性)二者的关系,因而得出了如此荒谬的结论,这说明客观事物本身不仅包含矛盾的普遍性,而且同时包含着矛盾的特殊性,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