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你逐风飞翔的曲直是谁演的(百亿演员的是非曲直)

作者:师文静今年国庆档电影票房大丰收,《我和我的家乡》《一点就到家》热映,根据专业数据计算,这个国庆档诞生了三位电影票房过百亿的演员——王宝强、刘昊然、徐峥,这让被冠以“百亿演员”头衔的演员数量凑齐十位,而且全部是男性,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陪你逐风飞翔的曲直是谁演的?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陪你逐风飞翔的曲直是谁演的(百亿演员的是非曲直)

陪你逐风飞翔的曲直是谁演的

作者:师文静

今年国庆档电影票房大丰收,《我和我的家乡》《一点就到家》热映,根据专业数据计算,这个国庆档诞生了三位电影票房过百亿的演员——王宝强、刘昊然、徐峥,这让被冠以“百亿演员”头衔的演员数量凑齐十位,而且全部是男性。

“百亿票房演员”“百亿影人”“百亿影帝”“百亿先生”等概念出现后,谁是下一个“百亿演员”成为每个电影档期的热门话题,也引发诸多争议。“百亿演员”到底是怎么计算出来的,演员对此的态度如何,“百亿演员”现象背后呈现的影视创作的特征,都值得探讨。

“百亿票房”是一个有争议的概念

目前,根据票房数据方的测算,影视圈票房突破百亿的演员达到十位,分别是吴京、黄渤、沈腾、张译、杜江、邓超、欧豪、王宝强、刘昊然、徐峥。刘昊然是中国电影市场第九位华语百亿演员,也是首个破百亿票房的95后影人。

“百亿票房”一说,最火热的时候是2019年年初的电影春节档。2019年2月11日,黄渤主演的《疯狂的外星人》票房突破15亿元,助力黄渤成为破百亿票房演员;第二天吴京特别出演的《流浪地球》狂揽25亿票房,同样助力吴京成为中国破百亿票房演员;2月13日在《疯狂的外星人》《飞驰人生》两部电影票房的加持下,沈腾出演电影的累计票房突破了100亿元。数据显示,沈腾只用了9部电影就达成了百亿票房,而吴京用了18部电影,黄渤更是用了31部电影。不过,当时热门词不是“百亿演员”而是“百亿影帝”,三天连续诞生三位“百亿影帝”,无论是对演员个人成绩,还是对国内电影票房史来说,都是引人关注的好消息。

吴京、黄渤、沈腾的“百亿影帝”头衔大热之后,凡是参演总票房超过百亿的演员,开始统统被统计入“百亿演员”行列。紧随“百亿影帝”之后的是邓超、张译、杜江、欧豪等人,目前十位“百亿演员”计算的都是参演影片的总票房。随着《八佰》《我和我的家乡》等影片票房不断攀高,吴京、黄渤、沈腾、张译等人参演总票房不断创新高,吴京、黄渤已超160亿元,欧豪、沈腾、杜江紧随其后,超110亿元。

“百亿票房演员”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不稀罕,各位演员电影票房之间的横向比较数据也出炉,谁的“百亿”头衔下水分含量高,谁是货真价实的百亿票房演员,成为网友热议的话题。目前来看,同样是“百亿演员”,含金量显然不同,而“百亿演员”本身就是一个含混的概念,数据公司在营销、炒作这个词汇时,并没有给这个词汇一个界定的、明确的概念。

若要按照货真价实的实绩计算,也就是统计真正代表演员本人实力、作品号召力的“一番主演”总票房,会发现能够得上百亿、单枪匹马扛起电影票房的,只有《战狼2》《流浪地球》主演吴京和《美人鱼》《乘风破浪》《银河补习班》等影片的主演邓超。他两人凭借多部主演电影稳步迈过百亿大关,而其他多位演员都差个几十亿。而“三番内主演”票房真正达百亿的则是吴京、黄渤、沈腾、邓超、王宝强。但是如果算“一番主演”,欧豪、杜江、刘昊然的票房其实少得可怜,在2000万元至1亿元之间,他们的“三番之内主演”票房在30亿元至50亿元之间。

数据机构给刘昊然计算的“百亿票房”包括《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两部高票房群像戏。《我和我的祖国》众星云集,很难说谁是主演,官方排名都是按出场顺序排位,刘昊然虽然只主演了其中一个单元,但把该影片票房计算在内,引发网友的“挤水分”说。其实30多亿元票房的《我和我的祖国》也都被计算进了欧豪、杜江、张译等人的参演总票房中。这两部影片可以说明演员在圈内的市场认可度、路人缘,但不能代表演员扛票房的能力。

票房数据论英雄,评价标准太单一

被电影数据机构冠以“百亿票房演员”头衔后,绝大多数演员和其工作室不会积极主动去宣传和认领该头衔,杜江工作室去年10月份认领“杜江成首位80后中国百亿演员”后,遭遇网友吐槽,有网友认为参演的影片甚至配音影片都算入自己的票房实绩水分有点儿大。但演员们也不会拒绝这个头衔,毕竟给自己加一堆名号是娱乐圈通常做法,也能增加一个演员的话题度。

成为首个破百亿票房的“95后”影人后,刘昊然最近进行了回应,他说:“我都不好意思说这个事儿……因为我年纪很小,所以我很清楚自己的分量。我觉得那些东西大部分靠的都是运气,年轻人需要做的事情是慢慢让自己强大起来。”

有网友吐槽、反对“百亿演员”这种说法,甚至演员不愿被冠上该名号,是因为这种用数据指标去衡量一个演员的方法太过单一,不够全面。之前我们肯定一个演员,衡量的标准是这个演员贡献了多么优秀的表演、有多少经典代表作、拿到了多少电影节大奖项。而现在“百亿票房演员”出现后,电影演员有了新的指标和估值,这个估值开始影响大众对这个演员的判断,甚至开始影响从业者都去对标这个指标。如果黄渤、张译不拿“百亿票房演员”说事儿,就不是好演员了吗?同样,大家都吐槽杜江配不上“百亿票房演员”称号,他就是真的配不上,也不是一个好演员吗?

今年国庆档诞生了三位“百亿票房演员”,从假期头到假期尾,不少人都在议论、吐槽这件事情。其实,正如黄渤所说,票房是众人合作的结果。每一部高票房电影的出现,并不是一个演员、某个导演的个人成就、能力所能达成的。其实,个人总票房的累计并不是衡量演员的合理、有效的标准,想公正、全面去评判一个演员的综合实力,还需要考虑多种因素。

没有流量演员,实力派凭作品吸引观众

“百亿票房演员”不是严格数字意义上的称号,是营销的噱头,但也是对电影演员某一方面实力的一种体现,毕竟总票房达到百亿、二百亿确实是一个演员实力的一种表现,个人百亿票房的取得也离不开大环境。

比如,沈腾在回应“百亿影帝”称号时曾说,他不知道这个票房是如何统计出来的,对于票房其实自己没有那么在乎,“当然这对我也是一份殊荣,更让我以后有压力。”沈腾还说,“我算捡了便宜,因为我的电影上映的时候,银幕数量比以往多得多了。”一语道破自己被百亿演员招牌“砸中”的不容忽视的市场原因。

“百亿演员”这个词汇的诞生,确实与近几年国内电影产业突飞猛进的发展有关。比如,宁浩执导、黄渤主演的《疯狂的石头》2006年上映时斩获近3000万票房,但当年全国只有3000多块银幕,而截至2019年底,全国影院银幕数量增长至69787块,背后是中国电影市场的快速增长,从2010年电影市场的总票房接近100亿元,增长到2019年总票房超过600亿元。

从吴京、黄渤、沈腾、邓超、王宝强的“百亿”实绩来看,这些演员的票房成功,同样离不开时代电影审美、离不开类型电影的迅猛发展,他们主演的喜剧片、动作军事、魔幻、科幻、主流电影构成了当下最为卖座的商业电影类型,“囧”系列、《西游》系列、《唐探》系列、《战狼》系列等原创作品都口碑、票房双丰收。尤其是黄渤、沈腾、王宝强等演员凭借多部喜剧电影实现个人票房百亿突破,也印证着近些年喜剧类型电影在创作风格、审美趣味上的与时俱进。按照参演总票房计算,周冬雨、姚晨等女演员的总票房也超百亿或直奔百亿。

值得一提的是,“百亿票房演员”行列中并没有所谓的流量明星,流量明星占据娱乐圈大部分关注力,粉丝经济也很热闹,但真正扛起电影票房的还是中生代演员。这些实力派演员风格各异,但都不是靠颜值、流量、粉丝经济吃饭,也不靠蹭大IP维护自身人气,而是扛起了不同类型的作品,用作品带动观众走进电影院。(师文静)

来源: 齐鲁晚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