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老师记录中学生点滴的文案(少年与爱永不老去)

少年就是少年,他们看春风不喜,看夏蝉不烦,看秋风不悲,看冬雪不叹,看满身富贵懒察觉,看不公不允敢面对。只因他们是少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少年》

​ ​​在6月27日,我有幸在“铁岭市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发展论坛”聆听了来自开原市民主教育集团里仁学校于艳老师的《解码青春期》这本书的读书分享。我是一位小学教师,我也是一位五周岁孩子的妈妈。在听于老师的分享之前,我看到书名觉得“青春期”三个字,对于我已经过去,对于我的学生还未到来,对于我的孩子也很遥远。我问自己要不要听?听了对我有没有帮助?可是转念一想,听一听吧!或许在听的过程中我可以追忆一下自己的花季、雨季,我可以学到方法,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和想法,我可以在未来用正面和积极的态度迎接我的学生和我自己孩子的青春期。带着这样的心理活动,我摁下了播放键……

于老师用了长达12分钟的时间,向我们娓娓道来《解码青春期》这本书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出身,还有青春期三种关键的思维模式和青春期的不同阶段以及如何应对青春期常见的挑战。在听完于老师的分享之后,我沉浸在其中久久不能自拔。有悲伤,为曾经花季雨季的自己。有愧疚,为现在身边的儿子,有希望,为还有改变和努力的机会。于是,我想把我的心得体会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有机会可以读一读这本书。

生活老师记录中学生点滴的文案(少年与爱永不老去)(1)

我的分享分为以下三方面:

一、每个孩子都是降临在人间的天使

青少年是不可思议的大人,身上混杂着强烈的不安全感和惊人的才华。试问,谁的青春不迷茫?于老师在分享中提到青春期的不同阶段。比如:11—12岁是“谁喜欢我”的阶段,12—14岁是“我是谁”的阶段,17—18岁“我将来要做什么”的阶段等等。书中针对每一个阶段,都提到了该阶段的特点及青少年生活的焦点。也说明了在不同阶段我们成人应该起到的作用。了解到这些,使我懂得,每个孩子都是降临在人间的天使。他们的种种行为背后都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作为父母和老师,应该针对不同的情况给予适当的引导,而不是一味的指责和打压。

作为父母,应该根据孩子的成长及时的转变自己的思维模式。要从原来的“空中管制员”转化成“教练”。于老师在分享中还提到了,我们是大人。孩子出现问题,想要解决问题需要追寻根源,那么根源就是大人。就像书中提到的,家中的水管爆裂,大人来修补。同样,孩子出现问题,大人也应该及时解决。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陪孩子渡过迷茫的青春期,他长大了,我们也成长了。

二、你不再是我的“小麻烦”,想告诉你我爱你。

下面的话,是听完书后想对我五岁的儿子说。“我的小冠勋,妈妈在听完老师分享的这本书之后,陷入了无限的自责中。首先,请允许妈妈给你道个歉。对不起,我的孩子。对不起,每次你需要陪伴的时候,我看似陪伴其实拿着手机,甚至有些不耐烦。对不起,每次在完成思维、英语课程的时候,我忽略了你大大的进步,而总是针对你的小错误批评你。对不起,每次你做事情很慢,丢三落四的时候。我在心里都说的那句:你可真麻烦。对不起,每次你惹我生气时,我的大声喊叫和冷暴力。大人也会犯错,我知道你一定会原谅妈妈。就像我发了那么多次脾气,就像我不理你,而你总是张着手给我拥抱的对我说:妈妈,我爱你。妈妈现在知道问题的所在,那么我们在接下来的相处时光中,希望可以给彼此一个机会。你愿意试一试吗?”

听完了这本书,我在反思,也许孩子很多青春期的问题,其实都不全是青春期的问题。而是童年的种种原生家庭带来的耳濡目染的影响,导致孩子在青春期显现了而已。比如,父母长期的打压和指责。那么青春期的孩子多半是不自信的。比如,父母经常吵架,甚至对孩子也使用暴力。那么孩子到了青春期,他解决问题的方式也是使用暴力等等。那么,作为年轻的父母,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虽然我的孩子还没到青春期,但我的孩子早晚会到青春期。从此刻开始,如何教育孩子,是个大课题。从真诚的道歉开始,每一次全心的陪伴;每一次耐心的引导;每一次爱的表达……日积月累,我们的孩子在有爱的环境下长大,那么他眼中的世界,就是有温度的。你不再是我的“小麻烦”,你是我积极生活的原动力!

三、很遗憾,真希望你们当时读了这本书。很幸运,我已经听过,并要践行。

听完于老师的分享,我也想到了青春期时的自己。有过叛逆、有过迷茫、有过彷徨、有过无助。多希望那时候的自己可以是父母的骄傲,多希望那时候的自己可以做父母眼中的乖孩子。我的爸爸妈妈并没有读过这本书,所以他们和大多父母一样,觉得青春期的我是不可理喻的,在无数次打骂之后的恶性循环中,我们的关系极度恶化。如果那时候知道这本书,是不是我们都会活的更轻松一点?

爸爸妈妈也是第一次做爸爸妈妈,在我也为人母之后,逐渐体会到父母的不容易。他们不是不爱我们,是有时候不知道如何表达爱,是爱的方式不正确而已。好在我已长大,回想起自己的青春期,虽有遗憾但更多是怀念和幸福的时刻。也很幸运,我听了这本书,了解到在今后我孩子的成长中,我应该扮演的角色和如何去爱他。

谢谢让我长大的爸爸妈妈,努力让我的孩子健康快乐的长大。

感谢于老师的分享,使我有深刻的体会和反思。每个人都会经历青春期,作为家长和老师应在边界线内给予青少年更多的自由。所谓的成长,就是经历。无论孩子未来做什么,都将是他所能做的。而我们能够给予的,都也只是我们所能做的,至于其他都没有什么可以焦灼的。平平淡淡去生活,从从容容来应对。给孩子足够的爱和安全感,让他放手去拥抱这个世界吧。

本文作者:铁岭县凡河小学教师孙吉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