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扁桃体反复发炎怎么彻底治愈(儿童扁桃体反复发炎)

前面给大家科普了扁桃体炎的病因、症状及药物治疗、家庭护理,也有很多家长关心扁桃体做手术切除的指征是什么?切除后到底有没有影响?有家长反映宝宝经常扁桃体发炎,化脓,睡觉时张嘴呼吸,严重打呼,去医院检查诊断为腺体肿大,医生建议手术切除,很想知道真的有必要手术么。那么接下来我们聊一聊扁桃体切除术。

扁桃体切除术是儿童最常见的外科手术之一,据统计在2011年,美国有530000例15岁以下儿童的扁桃体切除手术。相关报道显示,因感染性原因而进行扁桃体切除术的手术量在下降,因梗阻性原因(如呼吸睡眠暂停综合症)而进行扁桃体切除术的手术量在上升。

那么家长最关心的是宝宝做扁桃体手术有哪些适应症和禁忌症,今天就将这些问题与大家一起分享。

儿童扁桃体反复发炎怎么彻底治愈(儿童扁桃体反复发炎)(1)

扁桃体切除术是指完全或部分去除扁桃体的手术,有时会同时切除腺样体,特别是宝宝存在呼吸睡眠紊乱时,它通常是指扁桃体合并腺样体切除术。

  • 明显的腭裂

  • 黏膜下(隐匿性)腭裂

  • 神经系统或神经肌肉系统异常导致腭部功能异常

  • 咽腔过宽

  • 2、如果必须进行扁桃体和/或腺样体手术,而宝宝又存在血液系统问题,并接受过贫血或凝血功能障碍的治疗,家长需要将包含下列内容的资料交给医生,帮助医生完善宝宝的疾病信息,协助医生完善手术决策:

    • 宝宝的完整住院病例

    • 宝宝的既往用药史

    • 宝宝的食物和药物过敏史

    • 宝宝最近一次的血液系统检验结果

    3、为了保证术后全身恢复情况和降低手术出血风险,在宝宝处于急性感染期时不建议进行手术,尤其是除了扁桃体局部感染,呼吸道其他部位也存在感染症状时,引发的咽炎、感冒等都不利于手术的进行。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宝宝存在紧急梗阻症状或是长时间合理的抗菌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导致宝宝反复感染,且感染部位为扁桃体局部感染,可以尽早进行手术治疗。

    宝宝要做手术了,术前医生会做哪些评估和准备呢?我们家长可以做哪些事情呢?

    术前评估和准备

    医生通常会对宝宝做以下的检查:

    1、询问宝宝的疾病史、用药史,检查气道,检查口咽(悬雍垂和腭)粘膜下裂情况和扁桃体大小,评估鼻咽部位是否存在梗阻。

    2、检查宝宝是否存在异常出血或瘀伤。

    3、检查宝宝的心脏功能。

    4、术前存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宝宝需根据医生的建议择情检查多导睡眠图(PSG)。

    5、如宝宝患有出血性疾病、镰状细胞病、或唐氏综合征,需要做其他术前检查。

    家长可以这么做:宝宝在接受任何手术前都会有术前焦虑的现象,如果宝爸宝妈也对手术表现出焦虑,就会进一步增加宝宝的焦虑以及由此引发的术后疼痛感。建议宝爸宝妈通过医院的宣教手册或网上的科普视频,提前了解手术的相关信息,在充分了解手术基本情况后,以安静平和的心态陪伴宝宝度过难熬的手术期及恢复期。

    扁桃体手术过程

    1、扁桃体切除术通常需要全身麻醉,通过气管插管帮助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呼吸。手术期间患者处于无意识状态,不会感觉到疼痛;

    2、手术一般在0.5~1小时内完成,手术结束后患者可即刻苏醒,通常不超过5分钟,苏醒后需在麻醉恢复室继续观察半小时到1小时。当晚如果没有异常出血,或发热现象,第二天即可出院;

    家长最关心的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全麻对宝宝的影响有哪些?

    全身麻醉是把麻药直接作用于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人体进入深度睡眠状态。一般来说,全麻在作用于大脑、脊髓等中枢神经时对其影响并不大,处于可接受、可恢复的程度。

    2016年12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FDA)发布警示:对于3岁以下儿童,重复多次应用或长时间使用全麻药物,对儿童、胎儿大脑发育的风险较大。上面提到的扁桃体切除手术通常在0.5~1小时内完成,不满足“重复多次或长时间”的使用条件,因此各位家长朋友切忌不能主观臆断,认为全麻有害就拒绝给宝宝做手术。

    遇到此类情况建议家长和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重视专业人士的意见,平衡利弊综合考虑后做出最合适宝宝的决定。

    以上是关于儿童扁桃体切除术的适应症与禁忌症的科普知识,在术后通常存在轻中度的疼痛,那我们家长在宝宝术后应该如何护理呢,请大家继续关注下一篇儿童扁桃体切除术后护理方面的内容。

    执笔者

    温 馨 临床药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邓体瑛 临床药师 武汉市第一医院

    罗 恒 临床药师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

    ▽附上「儿童扁桃体炎知识要点」手绘图

    欢迎收藏转发▽

    儿童扁桃体反复发炎怎么彻底治愈(儿童扁桃体反复发炎)(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