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个乐理知识(可以吃的乐理知识)

要想把音乐学好就必须先学习乐理知识。乐理知识就是音乐的钥匙,有了这把钥匙你就能更快地打开音乐之门,进入音乐殿堂。

12个乐理知识(可以吃的乐理知识)(1)

但同时理论往往是比较枯燥的,其实,换一种方式,乐理也可以很有乐趣!

今天,我们就用可以“扭一扭、舔一舔”的——奥利奥、甜甜圈、华夫饼、曲奇饼等等饼干,来介绍一些基础的乐理知识和英语音乐术语。

12个乐理知识(可以吃的乐理知识)(2)

常见曲式(Form)

1

二部曲式(Binary Form)

12个乐理知识(可以吃的乐理知识)(3)

在三百五十多年以前的巴洛克时期,在复调音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小型曲式。乐曲分成两大部分,通常第一部分结束时,调性转到原调的属调;第二部分从属调转回原调.运用的材料是比较单一的,属于主题展开类型的曲式。

单二部曲式由两个乐段构成的乐曲形,也叫“二段体”,用A B图示表示。在歌曲创作中广泛应用。单二部曲式的第一个乐段在音乐上具有鲜明的初步陈述性质,材料简单,结构方整,情绪稳定,具有进一步展开的要求和发展的可能性。

2

三部曲式(Ternary Form)

12个乐理知识(可以吃的乐理知识)(4)

单三部曲式也叫三段式,它由三个规模相近、相对独立的乐段组成。单三部曲式有两种结构类型:有再现的单三部曲式(标记为“ABA”)和没有再现的单三部曲式(标记为“ABC”)。

图片里的是ABA形式噢~

ABA是歌曲创作中比较常见的三段式结构,它的第一部分—A段与单二部曲式A段的结构原则相似,采用呈示性的乐段写法,但是更具独立性和相对的完整性;第二部分—B段又称“中部”,同A段形成明显的对比(经常出现新的对比性的音乐材料,音乐形象也常有较强的对比);第三部分—A段,是第一部分的再现。

3

回旋曲式(Rondo Form)

12个乐理知识(可以吃的乐理知识)(5)

主要主题周而复始地循环往复, 在其重复之间,插以对比性格的‘插部’(副题),在回旋曲中,主要主题至少要呈现3次。

4

奏鸣曲式(Sonata Form)

12个乐理知识(可以吃的乐理知识)(6)

通常所说的奏鸣曲式,是指维也纳古典乐派时期由3个部分组成的奏鸣曲式。它的结构由“呈示部”、“展开部”与“再现部”三大段依序组成。

5

主题和变奏(Theme and Variations)

12个乐理知识(可以吃的乐理知识)(7)

传统上作曲家的主要问题是写出扩展开的乐曲,并且使听众仍能辩认出乐曲的原貌。而答案则是根据一个主题写出一系列的变奏。

1.变奏是音乐上的术语。所谓变奏,就是先奏出一个自成段落的主题,然后以一系列的主题变形,使主题得到多方面的发挥。换句话说,变奏就是使主题变形。

2.变奏就是在原旋律的基础上加上一些修饰或者围绕原旋律作一些变形,使乐曲具有更丰富的表现形式,听起来和演奏起来更多变,有利于乐曲更好的表现其感情。

和弦(Chord)

注:每一块奥利奥夹心饼各代表一种音程,奶油夹心的奥利奥表示大三度,巧克力夹心的奥利奥表示小三度。

1

三和弦(Triad Chords)

三和弦由三个音构成,从左至右分别是大三和弦(Major,大三度 小三度)、小三和弦(Minor,小三度 大三度)以及减三和弦(Diminished,小三度 小三度)

12个乐理知识(可以吃的乐理知识)(8)

2

七和弦(7th Chords)

七和弦即是在三和弦的基础之上加上第四个音。从左至右是属七和弦(Dominant,大三 小三 小三)、小七和弦(Minor,小三 大三 小三)以及减七和弦(Diminished,小三 小三 小三)

12个乐理知识(可以吃的乐理知识)(9)

3

调式(Mode)

调式就是音阶的构成,比如说自然大调音阶1-2-3-4-5-6-7,在西方音乐的教会调式体系中被称为“伊奥尼亚调式”(Ionian Mode);而被称为“爱奥里亚”(Aeolian Mode)的音阶序列1-2-b3-4-5-b6-b7,则是常见的自然小调调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