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情画意插花(流淌千年的吉祥清雅)

岁朝即是春节,阴历正月初一,是中国传统的一年之始。

《后汉书·周磐传》记载:“岁朝会集诸生,讲论终日。”李贤注:“岁朝,岁旦。”隋代杜台卿在《玉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在唐宋元明清时期,曾有“元旦”的叫法。

以岁朝为主题,中国传统插花或画作通常被称之为岁朝清供或岁朝图。杭州觉简花塾的觉简,善用古典诗词画作融入插花,以明清岁朝清供图为灵感,他的岁朝插花古风古韵,又兼具实用性。

诗情画意插花(流淌千年的吉祥清雅)(1)

钱选 岁朝清供图

明清时期,吉祥文化进一步得到发展,出现了画必有意,意必吉祥之说。众多岁朝清供图留下了丰富的插花图文材料,也为后人研究历代插花打开了一扇窗。

诗情画意插花(流淌千年的吉祥清雅)(2)

明·陈洪绶

诗情画意插花(流淌千年的吉祥清雅)(3)

清·陈书

诗情画意插花(流淌千年的吉祥清雅)(4)

清·兰亭翁

诗情画意插花(流淌千年的吉祥清雅)(5)

晚清·吴昌硕

01.

岁朝清供的分类

岁朝清供作品根据创作者的喜好可以分成清雅型与吉祥寓意表现两大类。

1.清雅风格:文人雅士岁朝时以梅、兰、松、竹、灵芝、佛手等既具有吉祥寓意又清雅的花材进行组合的清供。

诗情画意插花(流淌千年的吉祥清雅)(6)

清·八大山人

诗情画意插花(流淌千年的吉祥清雅)(7)

溥儒

2.吉祥风格:融合了文人的清雅、百姓的趋吉避凶愿望,岁朝时以吉祥寓意的花、物为主体的清供。

诗情画意插花(流淌千年的吉祥清雅)(8)

江寒汀

诗情画意插花(流淌千年的吉祥清雅)(9)

清·马荃

02.

岁朝清供的形式

在形式分可分为单瓶式、瓶栽组合式、瓶物组合式、纯物组合、其他组合5种形式。

诗情画意插花(流淌千年的吉祥清雅)(10)

单瓶式

诗情画意插花(流淌千年的吉祥清雅)(11)

瓶栽组合

诗情画意插花(流淌千年的吉祥清雅)(12)

纯物组合

诗情画意插花(流淌千年的吉祥清雅)(13)

瓶物组合

诗情画意插花(流淌千年的吉祥清雅)(14)

兰竹双清

03.

岁朝清供常用花材

1.清雅类: 梅花、松、竹、兰花、太湖石、文房四宝、菖蒲、水仙、南天竹、蜡梅、山茶、佛手、菊、瓜果等

2.吉祥寓意类:牡丹、爵、鞭炮、玩具、万年青、柿子、橘子、白菜、酒具、百合、灵芝、竹笋、玉兰、海棠等

04.

岁朝插花创作要点

1.忌排偶:不对称是清供与祭祀所供最大的区别,所以要忌排偶。

2.贵活变:供品在不同的场合与时代有其具体的含义,必须要会灵活变化。

3.虚实分:高低错落有致,有虚有实,是清供必须掌握的基本要求。

诗情画意插花(流淌千年的吉祥清雅)(15)

诗情画意插花(流淌千年的吉祥清雅)(16)

诗情画意插花(流淌千年的吉祥清雅)(17)

诗情画意插花(流淌千年的吉祥清雅)(18)

诗情画意插花(流淌千年的吉祥清雅)(19)

高士清友

诗情画意插花(流淌千年的吉祥清雅)(20)

吉祥如意

诗情画意插花(流淌千年的吉祥清雅)(21)

以上为觉简作品

宋代陆游有除夕诗句云:“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写到了岁朝的习俗。那么岁朝都有什么习俗呢?

台湾人文花道的王国忠老师说,有拜年、写桃符、贴春联、放爆竹,喝椒柏酒和屠苏酒,还有吃年糕、贴财神等,这些习俗用到插花里,就多了很多可用的配件,比如年糕、爆竹、酒,都可以做配件,而桃符则可以写在作品的后面。

诗情画意插花(流淌千年的吉祥清雅)(22)

诗情画意插花(流淌千年的吉祥清雅)(23)

诗情画意插花(流淌千年的吉祥清雅)(24)

一向提倡“多多许不如少少许”的王国忠老师,注重插花中留白和空灵的美感,他认为插作岁朝清供,花材不用太多,原则上以应时的梅花为主花材,搭配山茶、水仙,或插作松竹梅岁寒三友,或配竹、菊,都可体现岁朝清供的清雅脱俗。正如诗句中所说:“山中除夕无他事,插了梅花便过年”。

诗情画意插花(流淌千年的吉祥清雅)(25)

诗情画意插花(流淌千年的吉祥清雅)(26)

诗情画意插花(流淌千年的吉祥清雅)(27)

此外,像岁朝时节的果实,比如佛手、橘子等寓意大吉大利,像灵芝、如意等寓意吉祥如意,都可用在岁朝插花中。

诗情画意插花(流淌千年的吉祥清雅)(28)

诗情画意插花(流淌千年的吉祥清雅)(29)

诗情画意插花(流淌千年的吉祥清雅)(30)

以上为王国忠作品

本篇文章内容重点参考《中国历代插花古画历》《吴友如画寳》《三希堂画谱》等。

(本报记者霍丽洁撰稿)

声明:本文版权归属《中国花卉报》社,未经许可不得随意转载、篡改,违者追究法律责任。若需转载,请提前与本号联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