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各做各的事(他们优秀)

为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荣誉感、自豪感、责任感,在第六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来临之际,经广泛发动、层层推荐、专家评审、综合评议,我市共评选出10名优秀科技工作者。他们立足科研生产一线的平凡岗位,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充分体现了我市优秀科技工作者对科学探索的执着、对科学精神的坚守、对造福社会的追求,展现了新时代科技工作者的风采。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以他们为榜样,创新争先、自立自强,为打造“南通跨江融合样板区”贡献科技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他们各做各的事(他们优秀)(1)

第二届如皋市优秀科技工作者

(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 莉

他们各做各的事(他们优秀)(2)

王莉

女,出生于1985年11月24日,理学博士,2017年入职江苏新瑞药业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一职,负责企业管理及新药研发工作。近年来,其主要担任肿瘤早期诊断正电子分子影像1类新药氟[18F]阿法肽注射液的科研工作,目前已完成了氟[18F]阿法肽注射液相关的药学研究、药效研究、药理毒理研究,获得国家1类新药临床批件,目前创新药物已完成Ⅰ期临床,正在开展Ⅲ期临床。目前已累计申请发明专利9件,授权1件,申请实用新型专利10件,授权9件。先后被评为2019年江苏省“双创人才”、2020年港城优秀人才、2021年高质量发展先进个人、2021年如皋市科技强企人物。

王建国

他们各做各的事(他们优秀)(3)

王建国

男,1986年出生,200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9年毕业于中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现任中铁山桥(南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其在多个项目中提出了多条合理化建议,节约各项费用约80万元。先后申报了“一种全焊桁架节段模块化拼装方法”等国家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在《世界桥梁》杂志发表论文1篇。其2020年负责的科研课题《沪通长江大桥整体榆架节段模块化拼装制造技术》,荣获2020年中铁工业科技进步特等奖、中国公路学会科技奖三等奖。先后荣获中国中铁“青年岗位能手”、南通市 “五一劳动奖章”、中铁山桥“十大青年科技拔尖人才”、中铁山桥“优秀项目总工”、沪通大桥建设指挥部“先进个人”等荣誉。

祁 雷

他们各做各的事(他们优秀)(4)

祁雷

男,1979年7月生,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如皋分院(如皋博爱医院)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近两年入选江苏省科技副总、江苏省老年医学研究项目带头人培养对象;主持江苏省卫健委科研课题1项;主持的如皋博爱医院涉老医疗健康科学研究入选南通市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典型案例;以第一或通信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5篇;担任《临床与病理杂志》中青年编委及国内外多本杂志审稿人,入选扬州大学《实用临床医药杂志》编辑部优秀审稿专家;长期从事急救知识科普宣传工作,获“南通好青年”和“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多次受邀在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全国年会、江苏省医院协会急诊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等学术会议进行口头交流。

刘卫峰

他们各做各的事(他们优秀)(5)

刘卫峰

男,1978年3月出生,高分子材料江苏惠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近年来,其带领企业研发团队攻克多个技术难题。研发成功多款产品,实现PP材料粘结解决国际难题,平米3克和耐候性高分子熔喷网胶获得国内首创,氢能源质子交换膜粘结胶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带领企业团队获得江苏省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先后获全国高分子材料行业决赛“一等奖”、江苏省第九届科创碳材料总决赛“一等奖”、中国创新方法大赛江苏省总决赛“二等奖”、第六届“创客中国”暨2021年江苏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三等奖”、南通市通创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三等奖”、如皋市梦想之星创业大赛获得“三等奖”。

张学锋

他们各做各的事(他们优秀)(6)

张学锋

男,1979年9月出生,现任势加透博洁净动力如皋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博士毕业于中科院工热所动力机械与工程专业,于2020年获批江苏省“双创人才”。张学锋于2018年成立势加透博洁净动力如皋有限公司,创业项目发展势态符合预期,曾获国家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奖、江苏省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和三等奖、南通市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主营产品“燃料电池无油离心空压机”市场占有率国内前列,产品性能和技术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被纳入《江苏省重点新能源汽车企业重大创新技术和产品目录(2021)》。其创办的公司累计提供91名就业岗位,吸纳全职博士5名,硕士18名。公司于2021年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江苏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坚持研发和生产并举,同时建设有南通市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南通市示范智能车间。

陈 林

他们各做各的事(他们优秀)(7)

陈林

男,1978年11月出生 ,百林科制药装备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总经理兼首席科学家,其秉承“赋能生物技术,通达无限可能”理念,带领一支由博士、硕士等高端人才组成的团队,打破了国外长期“卡脖子”的现象。对产品关键性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主导开发生物制药耗材相关国产化配组件;主持研发、小试新型分离纯化技术和介质;主导开发和投产全球领先水平的,适用于新型mRNA药物研发和生产使用的RNase-Free一次性产品和设备;打造全球领先生物制药一次性耗材和设备的全产业链基地。

杨小林

他们各做各的事(他们优秀)(8)

杨小林

男,1975年11月生,中共党员,如皋市人民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南通大学兼职副教授,南通市‘226高层次人才’,近两年发表核心期刊论文4篇,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南通市科技局、南通市卫健委立项课题结题1项,如皋市科技局立项课题1项,2021年被评为如皋市级机关优秀共产党员,2020年、2021年获南通市卫健委医学新技术引进二等奖2项。

高翼飞

他们各做各的事(他们优秀)(9)

高翼飞

男,1974年11月出生,高级讲师,中科院工程硕士。国家级职业教育“大数据与云计算”教学创新团队核心成员,省高翼飞“智多新”科创工作室领衔人,省“十佳”优秀科技辅导员。开展“江苏生态文明20条”“同饮长江水 共筑绿篱笆”等系列志愿宣传服务活动33次;牵头连续举办3届“如皋市中小学生科技公益夏令营”;牵头组织我市师生参加“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世界机器人大赛等活动21次;牵头申报8项专利,3项产学研成果等在我市企业推广使用;科创活动在国际及省市媒体宣传报道60多次。近两年来,参与或指导学生参赛获国际级奖项1个,国家级奖项3个,省级以上奖项21个,获南通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耕耘奖;省级论文发表、获奖6篇,主持在研国家级课题1个,省级课题结题1个。

黄冬梅

他们各做各的事(他们优秀)(10)

黄冬梅

女,1972年11月生,如皋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蔬菜办主任,推广研究员职称。该同志自工作以来,一直扎根基层,是一位26年来行走在基层的女科普志愿者,在农村蔬菜科学技术普及及推广中发挥了显著作用,积极参与组织科技科普讲座、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技周等大型科普活动。积极撰写科技论文及科普材料,制定省级技术规程1项;南通市技术规程1项;在国家级期刊上发表专业论16篇,在省级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8篇,参与编写南通市高效栽培模式15种,编写科普材料12份。近两年来,获2016-2018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一项,获南通市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奖一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被评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江苏省第四期、第五期“333高层次人才”、南通市“226高层次人才”、南通市第二届杰出专业技术人才。

谢 鞠

他们各做各的事(他们优秀)(11)

谢鞠

男,1978年1月出生,江苏省如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教师,江苏省科学技术教育协会会员代表,江苏省科教电影电视协会会员,如皋市科普讲师团成员,全国青少年无人机优秀辅导员,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优秀辅导员,江苏省优秀科技辅导员,如皋市先进教育工作者。多年来,其深耕于如皋科技教育前沿,创造性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指导的学生覆盖小学至高中,取得国家专利近十项,在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世界物联网博览会青少年物联网创新创客大赛等赛事中屡获佳绩,仅2021年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中就有10人次获得一等奖。他热心于科教公益事业,先后参与“如皋市科技夏令营”、“月是家乡圆”、“暖‘皋’行动,一起‘皋’飞”等公益活动的策划组织工作,在他的带领下,一支有理想、有情怀、有战斗力的科教团队正在自发成长。


来源|雉水科技

编辑|唐艳云 徐曼 沈彤彤

校对|臧奕冬 邓天伟

审核|何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