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碳汇工作思路和行动方案(林业碳汇知识读本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一、森林碳汇、林业碳汇、碳汇林业和碳汇造林,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林业碳汇工作思路和行动方案?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林业碳汇工作思路和行动方案(林业碳汇知识读本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林业碳汇工作思路和行动方案

一、森林碳汇、林业碳汇、碳汇林业和碳汇造林

森林碳汇:指森林生态系统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从而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林业碳汇:指通过森林保护、湿地管理、荒漠化防治、造林和更新造林、森林经营管理、采伐林产品管理等林业经营管理活动,稳定和增加碳汇量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碳汇林业以吸收固定二氧化碳、充分发挥森林的碳汇功能、减缓气候变化为主要目的的林业活动可统称为碳汇林业,但至少应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

①符合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

②除了积累碳汇外,要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适应性和整体服务功能,推进生物多样性和生态保护,促进社区发展即应有多重效益

建立与国际接轨并与中国实际结合的技术支撑体系

④促进公众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气候意识的提高

⑤借助市场机制法律手段,推动森林生态服务市场的发育

碳汇造林在确定了基线的土地上,以增加森林碳汇为主要目的,对造林和林木生长全过程实施碳汇计量和监测而开展的有特殊要求的造林活动。与普通的造林相比,碳汇造林突出森林的碳汇功能,具有碳汇计量与监测等特殊技术要求,并强调森林的多重效益。


二、我国森林资源概况

全国第八次森林资源清查(2009~2013年)结果表明,全国森林面积2.08亿公顷,森林覆盖率21.63%,森林蓄积151.37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0.69亿公顷,蓄积量24.83亿立方米,居世界首位。清查结果表明:我国森林资源进入了数量增长、质量提升的稳步发展时期。


三、我国林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森林覆盖率远低于全球31%的平均水平,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人均森林蓄积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7,森林资源总量相对不足、质量不高、分布不均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改变,林业发展还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一)实现2020年森林增长目标任务艰巨

从清查结果看,森林“双增”目标前一阶段完成良好,森林蓄积增长目标已完成,森林面积增加目标已完成近六成。但清查结果反映森林面积增速开始放缓,森林面积增量只有上次清查的60%,现有未成林造林地面积比上次森林资源清查少396万公顷,仅有650万公顷。同时,现有宜林地质量好的仅占10%,质量差的多达54%,且2/3分布在西北、西南地区,立地条件差,造林难度越来越大、成本投入越来越高,见效也越来越慢,如期实现森林面积增长目标还要付出艰巨的努力。

(二)严守林业生态红线面临的压力巨大

2009~2013年间,各类建设违法违规占用林地面积年均超过200万亩,其中约一半是有林地。国内局部地区毁林开垦问题依然突出。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生态建设的空间将被进一步挤压,严守林业生态红线,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底线的压力日益加大。

(三)加强森林经营的要求非常迫切

我国林地生产力低,森林每公顷蓄积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131立方米的69%,人工林每公顷蓄积量只有52.76立方米。林木平均胸径只有13.6厘米。龄组结构依然不合理,中幼龄林面积比例高达65%。林分过疏、过密的面积占乔木林的36%。林木蓄积年均枯损量增加18%,达到1.18亿立方米。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强森林经营,提高林地生产力、增加森林蓄积量、增强生态服务功能的潜力还很大。

(四)森林有效供给与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的矛盾依然突出

我国木材对外依存度接近50%,木材安全形势严峻;现有用材林中可采面积仅占13%,可采蓄积仅占23%,可利用资源少,大径材林木和珍贵用材树种更少,木材供需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同时,森林生态系统功能脆弱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生态产品短缺的问题依然是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

参考文献:何宇等.林业碳汇知识读本[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7.

超前学习请关注碳小知


免责声明: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林业碳汇知识读本》,由我方整理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