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步再走一步的题目有什么作用(悬崖上的一课与)

前言 为了方便读者检阅自己关注的问题,节省时间,在全文各节前标出顺序号1、2、3、……,序号放在括号( )内,作索引如下:(1)全文的中心论点:“悬崖上的一课”是个好题目,“走一步,再走一步”不是好题目 (2)第一个分论点:单就记叙文或散文文体的题目而言,两相比较,题目“悬崖上的一课” 比题目“走一步,再走一步”好 (3)第二个分论点 a: 题目 “ 悬崖上的一课” 浓缩了课文的中心内容,喻义极其深刻 (4)第二个分论点 b:题目“走一步,再走一步” 与课文的中心内容风马牛不相及 (5)第三个分论点:课文篇末点题,点的是“悬崖上的一课”,而不是“走一步,再走一步” 课文的主题思想,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走一步再走一步的题目有什么作用?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走一步再走一步的题目有什么作用(悬崖上的一课与)

走一步再走一步的题目有什么作用

前言 为了方便读者检阅自己关注的问题,节省时间,在全文各节前标出顺序号1、2、3、……,序号放在括号( )内,作索引如下:(1)全文的中心论点:“悬崖上的一课”是个好题目,“走一步,再走一步”不是好题目。 (2)第一个分论点:单就记叙文或散文文体的题目而言,两相比较,题目“悬崖上的一课” 比题目“走一步,再走一步”好。 (3)第二个分论点 a: 题目 “ 悬崖上的一课” 浓缩了课文的中心内容,喻义极其深刻。 (4)第二个分论点 b:题目“走一步,再走一步” 与课文的中心内容风马牛不相及。 (5)第三个分论点:课文篇末点题,点的是“悬崖上的一课”,而不是“走一步,再走一步”。 课文的主题思想

(6) 篇末一节使用几个短语,想把 面对的危险降为困难,让课文的主题思想向“走一步,再走一步”题目上靠,是错误的。 (7)“走一步 ,再走一步”,是从课文中心内容和主题思想获得的启发之一。 (8)困难有大小,不是所有学生都能战胜学习中无论多么大的困难的。(9)第四个分论点:用“走一步,再走一步”做题目,给老师备课上课设置了思想障碍。 (10)交代本文的写作目的。 (1)田文慧女士的译文《悬崖上的一课》,被选入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时,做了删改,并将题目改为“走一步,再走一步”。文章删改后,要不要改题目,必须根据删改后的文章内容来定。反复阅读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认为还是“悬崖上的一课”这个题目好,“走一步,再走一步”不是好题目。理由如下:

(2)其一,这篇课文是记叙文(或散文),单就文体的题目而言,两相比较,以“悬崖上的一课”题目为好。这个题目吸人眼球,令人遐想多多,引人一睹为快。悬崖,形象陡峭险峻。在悬崖上,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发生了什么?一课,什么一课?怎样的一课?是精彩,还是惊险?这样的题目就像淑女的眼睛一样,美目倩兮,顾盼众兮。而题目“走一步,再走一步”,虽有喻义,含哲理,但显得平面直白,让少年学生及其他读者一看,很容易就想到一个常理: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要坚持,坚持,再坚持,坚持到底就是胜利。有一位评论者说,看了这个题目,“半点阅读兴趣都没有”。然而他(她)又说,文章被选入教材了,还是“走一步,再走一步”题目最好,能让孩子明白课文的立意和中心,印象更深。这是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为什么?叫实话实说硬理解。我们上学时,老师反复强调,不同体裁文章的题目各有主要特点,不要皮帽夏戴。“走一步,再走一步”作议论文或小品文的题目 好,显得旗帜鲜明。

(3)其二,“悬崖上的一课”这个题目,不仅浓缩了课文的中心内容,而且把童年的一次经历升华到上了一堂课,比喻绝妙,喻义极其深刻。课文用了全文近百分之九十的文字叙写中心故事,描述了才八岁而又病弱胆小的亨特悬崖历险的全过程,重点突出地描写了悬崖脱险。对于一个儿童来说,这是一次多么惊心动魄的人生经历!这是一种多么刻骨铭心的心路历程!这不就是在家校之外上的一堂课——悬崖上的一课吗?这一课不同于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的一堂堂课,学到的不只是下悬崖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影响了亨特一生的体验感受。这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和类似骄傲的感觉”,成就了一位能化险为夷的著名作家、心理学家莫顿•亨特。从这个意义上讲,用“悬崖上的一课”作题目,确实可以收到“川流不息,渊澄取映”的效应。(周兴嗣《千字文》)对少年学生来说,容易理解,善莫大焉!

(4)课文的中心故事分三个层次:冒险,遇险,脱险。病弱胆小的亨特本不该去冒险爬悬崖,但他渴望像朋友一样勇敢和活跃。同龄的孩子都有这种好强的心理。当亨特爬到距离悬崖顶部约40英尺的岩脊上时,感到反胃,阵阵晕眩,上不能上,下不敢下,哭泣呻吟,神情恍惚,四肢麻木,一动不敢动。他遇险了,绝望了。读课文到此,是感同身受呢,还是产生了赏悲美感?如果对亨特遇到的危险没有真切的感受体会,也就没法理解下文的悬崖脱险。 课文中心故事最重要的部分是脱险,也就是悬崖上的一课。这一课的学生是亨特,老师是他的爸爸。课是怎么上的呢?爸爸没有惊慌失措,没有呵斥指责。首先用非常平常的、安慰的口吻说话,镇定而又坚信地告诉儿子:“你能爬上去,你就能下来,我会给你照亮。”让儿子平复了情绪,点亮了心里的希望之灯。这一招实在高明,实在重要。身处险境,必须有定力,有自信。然后才能够急中生智,想方设法,谨慎行动,抗险脱险,自救救人。紧接着,爸爸简单明了地强调:“你需要想的是迈一小步,这个你能做到”,“这就是你要做的”;郑重地告诉亨特:“相信我“。爸爸边用手电筒不停地照亮,边交代:眼睛不要往下看,哪只脚的落脚点在下面什么方向,有几英寸远,手怎样抓放,脚怎样移动。亨特呢,每向下移动一小步,都要“脚慢慢地向下”,“用脚小心翼翼地感觉着岩石”,直到找着落脚点。真是如履薄冰!用“走一步,再走一步”作题目,轻飘飘的,跟课文的中心内容风马牛不相及。

(5)其三,课文篇末点题,点的不是“走一步,再走一步”,而是“悬崖上的一课”。这一点本无疑义,却有异议,不该的。根据课文中心内容和篇末总结,可以概括出课文的主题思想——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危险,只有沉着自信,英勇无畏,机智应变,抓准机会,行动谨慎果断,才能战胜危险,取得成功。这样,题目、中心内容和主题思想,一脉相通,浑然一体。而“走一步,再走一步”规避实质性的危险问题,凭空编出了如何应对困难的主题思想——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遇到多么大的困难,只要把大困难分解成一个个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解决了小困难,也就战胜了大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有的主题思想中把危险和困难并提,却只说困难;还有的说是什么大问题。把危险、困难和问题混为一谈了。很显然,这个主题思想不是课文应有之义,而是弦外之音。如果用“走一步,再走一步”作题目,那就不是文章的眼睛,而是文章的‘眼罩了。如果硬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那么这篇课文的主题,是“两个黄鹂鸣翠柳”呢,还是“一行白鹭上青天”?

(6)必须指出,篇末一节中使用一些短语,明显地想把面对的危险降为困难,以便把文章的主题往“走一步,再走一步”题目上靠。如,“很多时刻”、“能够轻松应对”、“相对轻松、容易”。莫顿•亨特不是职业探险家,也不是从事高风险职业。在此后的五十六年生命中,怎么会有“很多时刻”身处险境,而不是“好多次”?其实他在险境中,并不是轻松应对的。例如,1945年1月,他驾驶没有武器装备的飞机,从英格兰空军基地起飞,越过海峡,进入布满高射炮群和战斗机的欧洲,到德国本土执行气象偵察任务,随时有遭到袭击机毁人亡的危险。这是轻松容易的?能够轻松应对?如果把这个故事写成一篇文章,能用“走一步,再走一步”或“飞一英里,再飞一英里”作题目吗?因此,用几个短语柔软地把危险降为困难,以便换题目,改主题,不应该,也不能够。

(7)危险是危险,困难是困难。教学这篇课文,要引导少年学生体会危险的处境,领会文中应对危险的做法和感受。使学生认识到,危险就是危险,既不要怕危险,又不要轻易冒险;要努力锻炼身体,积极参加应急训练,培养英勇无畏的精神,提高机智应变的能力。这一点很重要。另外,还要引导学生从课文向外延伸,使学生感悟到,困难不是危险。亨特能从悬崖上脱险,我们的革命先烈和无数英雄为国为民不怕危险,流血牺牲 ,立下汗马功劳,我们学生还能怕学习中的困难吗?走一步,再走一步,就是受到的启发之一。

(8)但是,困难有大小,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克服所有的学习困难。如果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和要求进行教学,那么绝大多数(甚至全体)中学生都可以走一步,再走一步,达成自己各学期(年、段)的学习目标。如果教学超纲、超本、超重、超难了,那就会全体学生倍受折磨,少数学生内卷,多数学生躺平,还怎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和劳动者?这不是危言耸听。双减前,很多学校掐尖设快班、实验班、创新班,其余大多数学生进普通班。却不是分层教学、分卷检测,而是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高标准,高难度,高速度,课本两年多上完,试卷堆高一米半。更有甚者,某省某县重点高中新任书记命令高一学生,三年课程一年了,两年复习拼高考。尖子生超重前头跑,高喊口号:“清华北大,统统拿下!”“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落在大后头的众学子抬起头,望学友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大多数怎么能够轻松容易地“走一步,再走一步”!学习难,难于上青天。事关国家的未来,学生家长和老师能不急嘛!社会各界能不忧嘛!教育工作者、教育专家学者和教育科学研究者能不慎乎?

(9)其四,用“走一步,再走一步”作题目,虽说体现了编者放眼未来、心系学子的博大情怀,但是不仅造成了题不辖文、文不对题的毛病,而且给老师备课上课设置了思想障碍。在老师的眼里,课文就是范例,就是权威。语文大师叶圣陶老前辈说,课文就是例子。所以老师总想教好课文,让学生取道于课文,用之于立德树人;取法于课文,用之于听说读写。对“走一步,再走一步”这个题目,网络媒体上好评如潮,几年来几无异议。这让老师何去何从!老师的做法可能是,不去多想,尽力理解编者的意图和教参的解析;不会在课上提出讨论两个题目孰好,以免众说纷纭,争执不下,影响教学进度。如果学生以这篇课文为范例,进行阅读和作文的练习、检测、考试,会怎样分析、归纳、回答问题?会怎样审题 ,立意,构思,选材,行文?会不会答非所问?会不会文不对题?

(10)对两个题目,不揣冒昧谈了以上的看法。智者千虑或有一失,愚者千虑或有一得,也许能以寸长补丈短。讨论可以集思广益,争论可以明辨是非。为了那些渴望的眼神,为了“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 与国无疆!”让课文恢复原题目“悬崖上的一课”,愿以后七年级语文上册保留这篇美文,以飨后来学子。 “孤陋寡闻,愚蒙等诮。”诚祈诸君不吝赐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