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于谦的粉身碎骨 粉骨碎身浑不怕

土木堡一战,大明损失惨重。不仅军队全军覆没,就连皇帝也被瓦剌俘虏。当天夜里,消息传到宫里,顿时哭声一片。第二天,消息传开,朝野震惊,官民惶惶。

在这危急关头,于谦挺身而出,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这个于谦是何许人也呢?

如何评价于谦的粉身碎骨 粉骨碎身浑不怕(1)

于谦,汉族,字廷益号节庵浙江钱塘人。自幼聪颖好学,于永乐十九年(1421年)考中进士,正统年间任山西、河南巡抚。当时官场腐败,贿赂成风,大太监王振依仗明英宗宠幸,肆无忌惮招权纳贿。于谦坚决不和贪官同流合污,被王振诬陷,定为“论死”,相当于死缓吧。山西、河南两地的百姓闻讯,一时间群情激愤,联名上书。王振被迫释放于谦,降职为大理寺少卿。正统十三年(1448年),于谦调北京任兵部侍郎

值此国难、家难之际,八月十八日,孙太后下懿旨,在午门召集百官,宣布败报,命郕王朱祁钰监国,令众大臣商议对策。在一片哭声中,翰林院侍讲徐珵(chéng,即徐有贞)说星象有变化,都城应当南迁,方能避难。于谦厉声说:“建议南迁的人应该斩首京师是天下根本只要一动便大事去矣难道不见宋朝南渡的故事吗?”力主抗战,于是孙太后和郕王朱祁钰就升于谦为兵部尚书,全权负责京师防御督战。

如何评价于谦的粉身碎骨 粉骨碎身浑不怕(2)

八月二十四日,郕王朱祁钰在在午门处理朝政,大臣们弹劾大太监王振,认为是王振误国,请求诛杀王振全族。郕王说:“你们说得很对,朝廷自有处置。”话音刚落,百官跪地不起,高呼:“圣驾被留,乃王振所致,殿下如不速断,如何安稳人心!”此时,王振党羽、锦衣卫都指挥使王顺站出来呵斥百官。户科给事中王竑(hóng)突然带头在朝廷上猛击马顺,其他官员也一拥而上,马顺当场毙命。郕王被这阵势吓住,起身欲走。王竑、于谦挤在郕王身前,扶臂劝说:“太监毛贵、王长随,也是王振一党,请求法办!”众人于是从门缝揪出二人,当场打死。王振的侄子、锦衣卫千户王山也很快被抓来,最后凌迟处死。明史记载这个场面说“血渍廷陛”(台阶上都是血迹)。

如何评价于谦的粉身碎骨 粉骨碎身浑不怕(3)

九月初一,群臣联合上奏,请立郕王朱祁钰为帝,孙太后无奈下懿旨批准。朱祁钰躲到郕王府,再三推辞。于谦大声说:“臣等确实是为国家考虑非为个人打算。”这时,都指挥使岳谦出使瓦剌而归,带回英宗口信,同意朱祁钰登基。

九月六日,郕王朱祁钰正式登基,遥尊明英宗为太上皇,改年号为景泰。这样,明朝终于度过了正统帝突然被俘带来的严重政治危机。

十月,也先率军挟持英宗,兵临北京城下。于谦身披甲胄,身先士卒,报必死之心,亲自督战。官兵受到鼓舞,信心大增,勇不可挡。明军在德胜门、西直门、彰义门(今广安门)先后击败瓦剌军。也先又移师北上土城,居民们爬上屋顶,呼喊着用砖石投掷敌人,喧声震天。军民合力,上下一心,激战数日数夜,成功击退瓦剌骑兵,取得京师保卫战的胜利。

如何评价于谦的粉身碎骨 粉骨碎身浑不怕(4)

于谦以忠诚和胆略,在大明处于危急关头,指挥得当,立下大功。景泰元年(1450年)三月,于谦又指挥明军在万全(今河北张家口万全区)打败瓦剌军,并加强了居庸大同宣府的防御。也先攻城不下,反间计也没有成功,就有了送还正统帝之意。

如何评价于谦的粉身碎骨 粉骨碎身浑不怕(5)

然于谦性格刚毅,为官公正廉洁,遇有不痛快之事,总是毫不留情地指出来。他也看不起那些懦弱无能的大臣、勋臣、皇亲国戚,因此得罪很多人。

七年后,太上皇明英宗“南宫复辟”,重新夺回了皇位,并杀了于谦等一帮股肱之臣。一代名臣就这样冤死成了朱祁镇和朱祁钰两兄弟争夺皇位的替罪羊

不久,边境又遭瓦剌袭扰,明英宗满面愁容。恭顺侯吴瑾进谏说:“如果有于谦在,一定不会让敌人这样。”明英宗无言以对。

明宪宗成化初年,于谦得到平反。明孝宗弘治二年(1489年)追赠于谦为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傅,谥号肃愍。万历十八年(1590年),改谥号为忠肃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如何评价于谦的粉身碎骨 粉骨碎身浑不怕(6)

一首《石灰吟》是于谦一生千锤百炼视死如归舍身为国清白做人的真实写照,无愧于“西湖三杰“的赞誉。《明史》亦称赞其“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