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深洞引发的惊天盗墓大案(要想富就挖墓青海)

【讯】在青海省都兰县的荒漠戈壁上,分布着中国规模最大的吐蕃墓葬群,距今大约1000多年的历史。其中规模最大的古墓葬——血渭一号大墓,被当地民间称为“九层妖塔”,也成为盗墓分子觊觎的对象。近日,随着青海警方侦破“3·15”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案,追缴回被盗掘的全部646件文物,千年历史的热水墓群又恢复了昔日的宁静。

一个深洞引发的惊天盗墓大案(要想富就挖墓青海)(1)

8月2日拍摄的都兰热水墓群环境。(图片来源:新华社)

“九层妖塔”旁古墓被盗

镶嵌绿松石的金牌、雕刻精美花纹的马鞍金饰……近日,在警方和文物部门的合作下,青海都兰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案告破,抓获犯罪嫌疑人26名,缴获涉案文物600余件,其中不乏精美的一级、二级和三级文物。

一个深洞引发的惊天盗墓大案(要想富就挖墓青海)(2)

都兰县警方展示追缴回的文物。(图片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19日报道,柴达木盆地东南端的都兰县作为曾经的古丝绸之路南路重镇,曾是吐谷浑古国、吐蕃王朝的统辖地,县境内的热水乡血渭草场共有封土墓300余座,其中,热水血渭一号大墓结构独特,被民间称为“九层妖塔”,其封土堆高大雄伟,被誉为“东方金字塔”。这里曾出土的金银器、玉器、丝织品是丝绸之路青海道研究中必不可少的实物例证,一度引起轰动效应,也吸引了不法之徒的贪婪目光。

青海省公安厅刑警总队副总队长马永明介绍,2017年底,青海省文物管理局向警方提供了都兰县被盗掘出土的文物将被倒卖的线索。2018年3月15日,青海省警方成立专案组展开侦查,并于6月11日发布A级通缉令公开通缉第三批10名重大文物犯罪在逃人员,其中包括该案中实施盗掘的犯罪嫌疑人王建韬、韩万里。

从3月到7月,涉及实施盗掘、幕后出资、联系销赃、倒卖文物等各个环节的26名犯罪嫌疑人被“一网打尽”,646件被盗文物也陆续追回。

“要想富,就挖墓”

大陆央视报道,据警方介绍,这一系列案件中,山东、河南等外省人出资、出“技术”、找销路,青海本地人出力、保障“后勤”。他们彼此勾结又相对独立,形成了盗贩文物的黑色链条。据警方透露,在盗墓团伙准备销赃时,甚至有卖家的报价高达1亿8000万元(人民币,下同)。

在热水墓群血渭一号墓东侧一平台处,随处可见被盗掘的探坑。“出资人”孙某林交代,这些大坑就是他看着挖掘的,挖到“货”后就在接近洞口的地方做个隔挡,上部用土将盗洞回填,探坑填埋。“周边都是无人区,大墓被盗后也很难被人发现。”

一个深洞引发的惊天盗墓大案(要想富就挖墓青海)(3)

警员在盗掘现场查看。(图片来源:新华社)

《北京青年报》20日报道,据了解,盗贩文物的犯罪嫌疑人大多家庭不富裕,文化程度不高,法律意识淡薄。“要想富,就挖墓,一夜变成万元户。”在看守所里,被抓获的A级通缉犯罪嫌疑人韩万里说,在家乡,盗墓曾被视为发财致富的捷径。“我知道盗墓是犯法的,但是我没想到这么严重。”

终止盗墓之患 需全民共同守护

“‘盗墓笔记’最好只出现于小说,不要在现实中上演。”对于网民的观点,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蔡林海表示认同。他表示,这批文物以器具、饰品两大类为主,一些文物上的纹样反映都兰地区当时的社会风貌,传递文化生活信息,精美绝伦。蔡林海称,盗墓案一旦发生,一些损失永远无可挽回。蔡林海同时说,盗掘行为破坏了该古墓葬的完整性,改变了墓葬内文物的原有保存环境。“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文物一旦改变原有状态,其位置、时间和相互的关系等重要信息将无法复原,文物的研究价值会大打折扣。”

中国国家文物局督察司负责人表示,这个案件的发生,暴露出在案发前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文物安全主体责任尚需强化,韩万里将盗墓视为发家致富的捷径就是缩影。“对墓群的重要价值和意义没有认识到位,古墓葬安全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打击盗墓行为不彻底,安全防护措施还不得力。”

新华网19日刊发评论称,打击文物犯罪须多管齐下 。文章称,为防止文物被盗,各地文物机构应摸清地下文物“家底”,市场监管等机构加大对非法文物市场的执法与监管力度,海关高高筑起防止文物流失的堤坝,警方也要更加精准、有效打击文物犯罪……只有方方面面的力量久久为功、合力亮剑,斩断存在于非法文物市场的利益链条,罪恶阴影方能烟消云散。盗墓之患,终将止于全民的共同守护。(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