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海棠区乡村振兴人才(新春走基层三亚)

腊月,鹿城大地依旧暖意十足。

走进三亚市吉阳区落笔大社区,干净整洁、绿荫环绕,工作人员拉横幅、搬礼品、摆道具,忙得不亦乐乎。罗蓬村返乡创业青年苏宁童和村民们热情参与新春游园会,“夹弹珠”“赶椰子”“写春联”等活动趣味十足;宽阔的操场上,大家说说笑笑……

三亚市海棠区乡村振兴人才(新春走基层三亚)(1)

三亚吉阳区罗蓬村“90后”返乡青年苏宁童。记者 刘丽萍 摄

“上联是山青青水绿绿龙爱人家隐其间,下联是歌轻轻舞漫漫乡菜村酒酬游人,横批赋闲田园。”苏宁童拿着拟好的对联,现场让书法老师们帮忙书写。他说,“春节要贴在农家乐大门口,期盼新的一年越来越多的游客在我们田园寻到安逸和幸福。”

从前,罗蓬村是吉阳区唯一一个贫困村,吉阳区通过推行结对帮扶、产业开发、教育扶智等方式激发致富的内生动力,2016年实现了“摘帽”。2017年,三亚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这也让罗蓬村变了样。那年,远在俄罗斯学习俄语的苏宁童“嗅”到了商机,毕业后他决定回到家乡创办农家乐,充分挖掘村里的好山、好水、好资源,“我们村这一路走来,离不开国家的好政策。”

三亚市海棠区乡村振兴人才(新春走基层三亚)(2)

苏宁童参加落笔大社区新春游园会。记者 刘丽萍 摄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说干就干,苏宁童带着家人撸起袖子加油干,租地、规划设计、研究菜谱、对接市场……创业之初,尽管遇到了不少困难,但在他和家人的齐心协力之下,农家乐被打理得井井有条,他也慢慢地琢磨出自己的一套经营模式。

一个走出大山的大学生为什么要重返山乡?面对这样的问题,苏宁童给出了他的理由。

“我们村四面环山,三个水库碧波相依。村里的好风景,也会变成‘好钱景’,在国外学习期间,我发现家乡的环境比起很多地方都有优势,三亚提出建设美丽乡村,村里的生态旅游风生水起,我便有了回乡创业的想法。”苏宁童说。

谈起创办农家乐的初衷,苏宁童说,“罗蓬村是纯黎族村落,这些年很多游客慕名而来,其中不乏外国客人,但是进来后没有吃饭落脚的地方,农家乐可以解决客人吃住游玩的需求,还可以让游客了解黎族风土人情,我觉得会有发展前景。”

三亚市海棠区乡村振兴人才(新春走基层三亚)(3)

苏宁童参加落笔大社区新春游园会。记者 刘丽萍

跟其他农家乐不同的是,苏宁童发挥自身语言优势,他的农家乐专门接待俄罗斯客人,散客也好、团队也罢,每个客人都在这里玩得惬意、吃得开心,钓鱼、划船、欣赏孔雀、室外K歌、畅饮啤酒等活动丰富多彩。最高峰时段需要同时接待10多桌,于是请来邻里相亲帮忙,按天结算包吃饭,苏宁童一家带着村民努力让腰包鼓起来。

1月25日,走进苏宁童的农家乐,一股绿意扑面而来。一湾水塘绿树环绕,右手边是游客用餐、娱乐的地方,右后方是厨房重点,还圈养了可供观赏的孔雀和家禽。1992年出生的苏宁童脸上还有稚气,做起事来却很麻利,他和家人正在准备晚上订餐客人的餐食,砍肉、洗菜得心应手,“马上过年了,订餐的客人慢慢多起来。”

三亚市海棠区乡村振兴人才(新春走基层三亚)(4)

苏宁童准备客人的餐食。记者 刘丽萍 摄

这两年因为疫情,苏宁童农家乐的客人相比往年少了很多,于是他把部分精力放到了自家的槟榔园、芒果园里,今年也是一个丰收年。但只要有空闲,他都会在农家乐里忙碌,一周能接待几波客人,他已经很满足。

“现在国家的政策这么好,只要你踏实肯干,总有挣到钱的路子。”留学生苏宁童华丽转身为新时代农村致富带头人,努力在农村这一广阔天地中干事业,他也成为吉阳区的创业“红人”,多次登上当地媒体的“头条”。

2022年,苏宁童的新年愿望是把农家乐做大做强做出特色,带动更多的乡亲致富,奔赴更幸福的生活!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 刘丽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