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鱼菜共生农场补贴(一家人发展稻鳖鱼生态家庭农场)

老孔,今年60岁,是我家乡浏阳市一位远近闻名的新型职业农民。他2014年起开办家庭农场,探索出“稻田 ”共生生态家庭农场种养模式,2018年参加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的《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座谈会。现在,他一家五口人流转土地268亩,通过生态种养,年收入超百万元。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老孔一家的创业故事吧。

经营鱼菜共生农场补贴(一家人发展稻鳖鱼生态家庭农场)(1)

初冬暖阳下,老孔一手提起3只肥甲鱼

农场以“稻田+鳖”为基础,构建水稻、稻田底栖动物、陆栖动物、水生昆虫和植物等组成的循环生态系统

冬天的田野,看起来有点冷清。然而,在浏阳市达浒镇老孔家那280多亩被石棉网包围的稻田农场里,1000多只鸡自由嬉戏,在田野中觅食; 深水中,草鱼、鲤鱼欢快地游动,不时荡起涟漪; 泥浆中,成千上万的甲鱼和泥鳅开始冬眠,用手一挖就会露出“真相”。

老孔是地道的农民。“我小时候家里生活十分艰苦,为改善生活,经常在河里和田里抓鱼、泥鳅和甲鱼。”仔细检查完田间的每一块区域,老孔聊起了自己的创业史。

能否利用野生甲鱼发展特色养殖?1994年,孔蒲中便开始摸索野生甲鱼养殖。“甲鱼生性好斗,没有独立的空间就会打架。”那一年,他在自家鱼塘放养了100多只甲鱼,因相互撕咬,损失严重。1995年受洪水影响,鱼塘更是损失了7万元。

喜欢思考的老孔并不气馁。为了不让甲鱼“打架”,2006年他从“稻田 ”的模式中找到了灵感,在稻田里投入100多只甲鱼做实验,意外发现甲鱼一到稻田里,不仅没“打架”,而且长势更好了。

有了成功的经验,之后的几年,孔蒲中以“稻鳖共生”为基础,大胆创新,先后让水稻、甲鱼、淡水鱼、泥鳅、黄鳝、青蛙、鸡等在自由生长,探索出了“稻田 生态养殖”的种养模式。水稻将鳖和混养水生动物排泄的粪便作为生长发育的有机肥料,鳖吃“水稻害虫”福寿螺,淡水鱼吃稻花、枯叶、田间杂草,青蛙和鸡吃害虫。这种生态循环系统还得到了延伸扩展。2018年下半年,农场利用稻田秸秆发酵制作出了生产蘑菇的培养料,2019年占地3亩的10个蘑菇大棚销售收入达10万元。

“水产品打了药就会死,水稻和水产能够共生共长,说明我的产品是绿色和生态的。”孔蒲中说,稻田里的甲鱼批发价能卖到每公斤300元,共生稻米也能卖到每公斤20元以上,而且供不应求。”老孔谈到,通过“稻田 生态养殖”模式,他的稻田不用施肥,水稻秧苗移栽后不打农药,出产的东西自然品质更好。

经营鱼菜共生农场补贴(一家人发展稻鳖鱼生态家庭农场)(2)

稻鳖鱼生态养殖模式示意图

农场有5个劳动力,分别是他和妻子、儿子、儿媳和女儿,家庭成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齐抓共管

除了创新“稻田 生态养殖”的种养模式,老孔还探索了家庭农场的发展路子。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家庭农场迅速流行开来,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涌现。但家庭农场盛行之后,生产模式单一、管理不到位等难题随之而来,部分家庭农场因技术不过硬或管理不善,陷入尴尬境地。

老孔的家庭农场是2014年注册成立的,他坚信自家的小农场,只要悉心经营,也能做出大文章。儿子大孔会开车、有技术,担任理事,负责运输,兼技术管理;女儿丹丹大学毕业,会管理,担任监事,兼技术指导;儿媳妇灵灵懂电脑、会算账,担任会计兼电商业务;妻子精打细算,担任出纳。

“我掌握核心技术,担任农场主。”老孔兴致勃勃地说。家庭农场刚完成注册,他们一家五口的分工就明确了,自此以后,农场大小事都是会议投票决定,大家各司其职,齐抓共管。

合理的分工、民主的决策,加上农产品的高品质,老孔的家庭农场运转自然顺畅,产销两旺。“甲鱼、土鸡、草鱼等都是客户上门收购为主。”孔蒲中说,2021年销售成品甲鱼已达到2000公斤,甲鱼苗达到2.2万只,优质米2.6万公斤。“全年利润将达100万元。”他自豪地说,在全市所有的家庭农场中,他的家庭农场在经营方面是佼佼者。

经营鱼菜共生农场补贴(一家人发展稻鳖鱼生态家庭农场)(3)

老孔在整理屋前农场的土地

老孔逐渐摸透生态种养的技术要领后,就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将技术分享出去,让更多的人少走弯路

  一路摸索过来的老孔深知技术在农业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在这个过程中,只要有机会,他就会主动找各类专家请教,或参加各种培训班进行充电。当他逐渐摸透生态种养的技术要领后,就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将技术分享出去,让更多的人少走弯路。过去的农民老孔,也逐渐成了农民朋友的孔老师。

  老孔也从来没有秘技自珍。随着“稻田 生态养殖”种养模式的日益成熟,孔蒲中渐渐成为远近闻名的农技专家,多次被邀请到省内多地开展“稻田 生态养殖”培训,培训总人数超过1万人。2016年,老孔的家庭农场成为湖南农业大学生态种养产学研基地之一。2017年,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新型职业农民与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实训基地在这里挂牌。

  “家里经常比过年还热闹。”老孔介绍,近三年来已经有不下10000人次来到他的农场参观学习,其中不乏湖北、广东、江西等周边省份的组团学员,甚至还有联合国杂交水稻技术培训班的外国学员。每接待一批学员,老孔总会尽量用普通话,组织更通俗易懂的语言回答各种提问。

  同时,周边100余户农户也在他的带领下开展了生态种养,大量进城务工青年返乡发展生态种养。稻田生态种养对水质和土质的要求高,对农村水源建设和水稻生产提出了高标准。“现在,周围的农户也都开始注重绿色生产,环保意识都提高了不少。”老孔指着附近的农田说。

“发展生态种养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产业,也是我的梦想。我想把技术传给更多的人,希望能将生态养殖产业传承下去!”老孔将双手靠在背后,眼神坚毅地望着这片他逐梦的土地。

经营鱼菜共生农场补贴(一家人发展稻鳖鱼生态家庭农场)(4)

老孔为来自非洲的学员进行现场教学

秋实99的点评:老孔的稻田 生态种养模式给你什么启发呢?我认为,其可借鉴的地方有,一是适度规模,老孔家庭农场经营土地268亩,覆盖3个村民小组,实现了土地连片经营,没有“插花地”,便于组织生产管理;二是生态种养,农场以“稻田+鳖”为基础,再将鱼、泥鳅、黄鳝、青蛙、螺、鸡、蔬菜、果树等逐步投入,形成了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三是精细管理,在稻鳖模式中实施精细化管理,保证了稻米和水产品的质量,同时扩大参与,体验感很好。对于家庭农场的发展,你有什么好的想法呢?欢迎留言、讨论。

秋实99,致力于乡村创业故事分享,喜欢的点个关注、转发[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