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为什么不立载沣的儿子(慈禧宣布立载括为)

“福禄重重增福禄,恩光辈辈受福光”,十几岁的溥仪退位之后依然得以在紫禁城之中享受自己的皇帝待遇,他曾经多次前往自己祖父醇亲王府之中观看,看到了很多醇亲王亲笔书写的传家格言,这些家训之中最为著名的就是这句话了,因为醇亲王对于自己“半壁店拿肃顺”感到志得意满,对于慈禧的赏赐感到心满意足,希望自己子子孙孙都能享受这种待遇,但没有想到的是灾难仅仅十来年后就到来了。

同治皇帝真正死亡原因

慈禧为什么不立载沣的儿子(慈禧宣布立载括为)(1)

清朝倒数第三位皇帝同治的历史存在感相当之低,不是看过清朝历史的人甚至是不知道有这个皇帝的,很多人的印象估计都是咸丰皇帝死后直接就是光绪皇帝的,但实际上还是有一个慈禧亲儿子同治夹杂在中间的。同治皇帝仅仅19岁就去世了,如此短的寿命难免不会让人去多想,民间故事传说之中说同治皇帝是死于“花柳病”。但溥仪等清朝皇室之中却又是另外一种说法,那同治皇帝的死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根据溥仪自己所说当年的同治皇帝其实应该是死于天花病。天花这是中国古代乃至于世界范围之中大规模流行的恐怖传染疾病,当时的人不知道这种疾病该如何治理,是从中国北宋之后学会了种牛痘和种植人痘的方法获得了自身免疫。清朝皇帝从入关以来就有有很多满清皇室意外之间接受不了北方的炎热气候,从而感染了天花,感染天花而死使得清朝军队战斗力大幅度下降,而且清朝康熙皇帝之所以被后世的人戏称为康麻子,就是因为康熙小时候也感染过天花,但幸好的是遇到了汉人名医治好了。

慈禧为什么不立载沣的儿子(慈禧宣布立载括为)(2)

虽然说是治好了,但一脸上也是留下许多麻子,所以才有了这个康麻子的称呼,但天花给康熙带来的不仅是死亡的威胁,其实也是带来了巨大的福利,也因为顺治皇帝好像就是死于天花疾病,所以在选择皇子的时候不敢选没有个感染过天花获得自然免疫的皇子,这之中就只有康熙感染并且自愈了,所以皇位就落到了康熙的头上,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巨大福气。

同治皇帝的死亡还被记载到了翁同龢的日记之中,当时的翁同龢说天花并不是必死之病,而且清朝入关一百多年以来,实际上已经发展出来了相当程度的抵抗能力,但同治皇帝之所以死于天花其实是因为受到了过度的刺激,从而导致在种植天花的过程之中出现了“痘内陷”的情况。当时的事情是这样发生的。

慈禧为什么不立载沣的儿子(慈禧宣布立载括为)(3)

同治皇帝生病之后就一直都在养心殿之中养病,那个时候同治皇帝的皇后去看望他。一个女人家开始对自己丈夫说起自己被婆婆打骂了的事情。同治皇帝就劝她先忍着,以后一定会有出头的机会的,但这些话本来都是属于相当私密的事情,可是谁也没有想到慈禧太后当时就躲在门外面偷听了这一切,慈禧本身就不喜欢这个儿媳妇,所以当时就气冲冲的走进来一把抓住儿媳妇的头发然后暴打了起来,并且叫内廷准备棍棒伺候。

同治皇帝亲眼看到自己的老婆被母亲殴打,但是一点办法都没有,所以最后就一下子气的昏厥过去了。慈禧后面也是心有余悸不敢再对皇后使用大刑伺候了。然后后面朝廷大臣问到同治皇帝为何一下子疾病加重的时候,慈禧太后就说这都是皇后的责任。后面同治皇帝就这样直接被气死过去了,慈禧太后也下令不许给皇后送饭吃,两个月之后皇后也是直接饿死了。皇后死后的慈禧依旧是相当生气,将她父亲的官位也给革掉了。

同治悲剧让让感到害怕

慈禧为什么不立载沣的儿子(慈禧宣布立载括为)(4)

慈禧这个女人对于自己亲生儿子尚且舍得下如此狠手,更不用说国家之中的其他人士了。所以那个时候很多人都是知道慈禧和儿子同治皇帝不和的事情的,而且末代皇帝溥仪也曾经听到老太监说过同治皇帝在给两宫太后请安的时候表现的很不同,在亲生母亲慈禧那边留的时间很短,在非亲生母亲慈安太后那边反而是留的长一些。

实际上同治做皇帝的时候,慈禧的权力已经相当的稳固,皇宫之中到处都是慈禧的耳目,这个时候就算是皇帝想要做一些什么事情都是相当为难的,都要受到检测,而且同治皇帝本人没有经历过什么大事情,所以对于政治的敏感性不够高,以至于在很多事情上面都犯下了巨大的错误,导致后面悲剧的发生,慈禧本人则是一个拥有巨大权力欲望的女人,她舍不得放弃拿到手中的任何权力。

慈禧为什么不立载沣的儿子(慈禧宣布立载括为)(5)

只要有机会的话,她就会将自己手中的权力进行一个无限程度的扩大,权力这种东西虽然说是无限的,但在一个国家之中实际上也是有限和很多控制范围的,慈禧本人的权力本身就已经足够多了,但她对于权力的需求依旧不够满足,所以为了得到更多的权力,她就只能侵夺皇帝的皇权了,所以对于慈禧来说,任何古代留下来的三纲五常和祖宗法度都不算什么,都是要为自己服务的。

那个时候的慈禧就曾经说过这些东西绝对不能成为约束自己的东西。当她的权力达到了她所能够达到的顶峰的时候,并且可以长期享受这种至高无上权力带来的快乐的时候,什么亲情、爱情都不重要了,这些东西都不过是成为了服务他个人欲望的一部分,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些东西可能太过于恐怖,而且让人不敢相信有人会亲手害死自己的儿子,有人会因为这种事情逼死自己的儿媳,不过发生在慈禧身上的话,其实倒也正常。

光绪皇帝父亲的恐惧

慈禧为什么不立载沣的儿子(慈禧宣布立载括为)(6)

其实对于慈禧为何会生产出来这样的心理,和她本人的少年经历有着很大的关系,那种年代之中要想在皇宫之中活着就必须是不择手段。长大之后的她们往往对于世界的认识都会产生扭曲心理,对于整个世界都是充满恶意的,尤其是慈禧这种从底层宫女一步步的爬升到了太后的女人,她获得权力之后,自然是要报复一切曾经反对自己和压迫过自己的人,而且这样一个人掌握了权力之后自然也会防止任何一个人来取代自己。

有的人说这是因为女人掌权的悲剧,对于世界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但实际上慈禧如此的暴虐和昏庸是因为她的生活脱离了正常世界的影响,她从小就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通过不正当手段成为了和皇后平起平坐的女人,最后也是通过非法手段获得了最高的权力,本来这种庶出的宫女就没有机会做太后,就算是她生育了未来的同治皇后也不可能在活着的时候做皇后,唯一的机会也是死了之后被皇帝追封为太后。

慈禧为什么不立载沣的儿子(慈禧宣布立载括为)(7)

同治皇帝死后的清朝又一次的面临着对国家未来统治者的选择,因为同治皇帝死的太早,而且皇后也离奇死亡了,所以并没有留下子嗣后代,这个时候慈禧召集了清朝的群臣来商量到底应该让谁做下一任的清朝皇帝,这一次参加的人有很多,后来参加这次清朝内廷讨论会议的人都成为了朝廷国家栋梁。

其中翁同龢本人就参与了那一次的会议,而且最为有意思的是他在参加会议之后还将这些事情记载到了自己的日记之中,翁同龢这个人虽然是保守派,但个人对于外国人的学习却不是很落后,在当时写日记也是相当一件时髦的事情了,他就在说当慈禧太后对着朝廷大臣宣布立“载括”作为新皇帝的时候,载括的亲生父亲,也就是在辛酉政变之中帮助慈禧擒拿了肃顺的醇亲王当时就吓得“磕头痛哭,昏迷倒地,旁边人扶都扶不起来。”

醇亲王为何会痛哭

慈禧为什么不立载沣的儿子(慈禧宣布立载括为)(8)

载括是醇亲王的亲生儿子,他的母亲是慈禧的亲妹妹,载括作为一个王爷的儿子被立为皇帝,这本来应该是一件好事情,可以说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给醇亲王这一派系的家族带来了无上的荣誉,但为何醇亲王会痛哭不止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因为做皇帝在当时根本就不是一件好事,而是有着巨大的危害和死亡危机。

人的天性似乎是的将女人的野心一点点磨灭,几千年以来的三纲五常都将女人禁锢,不能直接搬弄到台面之上,所以一下子得到爆发之后,就会像滔滔江水那样连绵不绝。慈禧对待自己亲生儿子尚且是这个样子,而且她们母子不和的事情又不是大家不知道的事情,醇亲王作为清朝皇室,知道的内幕肯定的更多的,但平时的时候这种事情是不能说出来的,他已经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了,知道祸从口出的道理。

慈禧为什么不立载沣的儿子(慈禧宣布立载括为)(9)

所以那个时候慈禧在朝廷内议之后宣布立载括作为未来的新皇帝,看起来是一件好事,但只有醇亲王和慈禧以外的人知道这是一件巨大的坏事,对于醇亲王本人来说是自己的亲儿子从此之后就直接失去了,因为载括当时不过才区区4岁的年纪,这个年纪又能真的做好皇帝吗?不要说区区4岁的年纪了,就算是14岁又能当好天下之主吗?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醇亲王只能磕头痛哭,内心之中一下子就伤心到昏迷倒地不起。亲情一下子就被慈禧直接割断了,他简直就不知道怎么回家去面对自己的老婆,4岁的儿子就这样的被慈禧接到皇宫之中去了,而且按照皇宫之中的规矩,载括做了皇帝之后就和自己的亲生父母见面就不能再叫自己父母为爹妈了,而是要称呼慈禧为亲爸爸,这样难道不是人伦之中的惨剧吗?

结语

按照清朝的规矩,同治皇帝真名叫做载淳,同治皇帝因天花去世之后应该是挑选一个“溥字辈”来做未来的皇帝,可是这样去做的话,慈禧就成为了太皇太后了,太皇太后之中好像还真的没有垂帘听政的先例,所以慈禧为了避免自己大权旁落,硬是将自己妹妹的儿子也就是自己的侄子载括抢过来做了儿子,后来成为了光绪皇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