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童年的诗意(唤醒童年的诗意)

艺术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必须课。音乐作为一种艺术,不仅可以丰富孩子的想象力,还可以陶冶情操,培养气质,让孩子学会艺术鉴赏的美。送给他们再多的礼物,不如送给孩子最好的音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聆听那些专为孩子创作的经典古典音乐,跟着乐曲的旋律,走进童年单纯而梦幻的世界。

01

青少年管弦乐指南

The Young Person's Guide to the Orchestra

美好童年的诗意(唤醒童年的诗意)(1)

《青少年管弦乐指南》(又名《珀塞尔主题变奏与赋格》)出自影片《管弦乐队的乐器》,是由英国作曲家本杰明·布里顿专为青少年介绍管弦乐队中的每一个声部、每一件乐器而创作的一首管弦乐曲。其主题选自英国作曲家亨利·珀塞尔为戏剧《摩尔人的复仇》所作的配乐中的一段活泼轻快的舞曲,以此主题做出一系列变奏。乐曲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珀塞尔主题庄重宏伟,具有雄壮的气势,分别介绍了管弦乐队整体和四个乐器组。第二部分是珀塞尔主题的变奏,依次介绍了各个乐器的演奏特点及音乐情感,乐曲的设计巧妙而富有想象力。第三部分作为全曲结束的音乐,作曲家将前面介绍的各种乐器构成了一首绚丽多彩的赋格曲,气氛在热烈欢腾与辉煌壮丽中交相辉映,掀起了乐曲的高潮。

这首乐曲对音乐知识的普及起到了重要作用,它可以帮助青少年对西洋管弦乐队及其乐器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让孩子们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乐器的音色和表现力。在韦斯·安德森执导的《月升王国》中就选用了这首乐曲作为插曲,以表现电影的主题。

02

彼得与狼

Peter and the Wolf

美好童年的诗意(唤醒童年的诗意)(2)

《彼得与狼》是前苏联作曲家普罗柯菲耶夫为儿童创作的一部交响童话,完成于1936年春。作曲家运用乐器来刻画人物和动物的性格、动作和神态:长笛的高音区表现小鸟的灵活好动,弦乐奏出彼得的勇敢与机智,双簧管模拟鸭子蹒跚的走步,单簧管低音区的跳音演奏描绘了小猫捕捉猎物的机警,大管和圆号分别表现出爷爷的神态和狼的嚎叫。

乐曲的形式生动活泼,旋律通俗易懂。为了便于领会,作曲家还为每个形象的主题音乐增加了朗诵词,用来解说音乐所要表达的故事。

03

动物狂欢节

The Carnival Of The Animals

美好童年的诗意(唤醒童年的诗意)(3)

《动物狂欢节》是法国作曲家圣桑创作的一部管弦乐组曲,共有14首短小作品组成。这套组曲创作于1886年,通过生动的音乐语言,将各种动物在狂欢节上的有趣场景惟妙惟肖地描绘出来,充满了机智与幽默,深受儿童喜爱。庄严威武的狮王踏着进行曲的步伐入场,钢琴与小提琴的此起彼伏模仿母鸡的喋喋不休,两架钢琴的快速弹奏表现野驴的奔跑,大象在跳舞,林中的杜鹃在啼叫……

整部作品中,最为人熟知莫过于《天鹅》的旋律,细腻优雅的大提琴表现出天鹅在水中游动的形态,钢琴伴奏下的水面朦胧而荡漾,给人优美舒展之感。在迪斯尼经典动画《幻想曲2000》中,以《动物狂欢节》“终曲”的片段作为配乐,通过妙趣横生的画面对这段音乐做了精妙演绎,令人看后印象深刻。

04

胡桃夹子

The Nutcracker

美好童年的诗意(唤醒童年的诗意)(4)

世界著名童话故事《胡桃夹子与老鼠王》是德国作家E·T·A·霍夫曼专为朋友之子创作的。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根据其创作的《胡桃夹子》古典芭蕾舞剧,于1892年首演于圣彼得堡玛丽亚剧院。音乐充满单纯而神秘的色彩,具有强烈的儿童音乐特色。作曲家通过精巧地弦乐运用,使作品的背景光彩闪耀,并表现出一般乐曲少见的逼真写实。

《胡桃夹子》组曲是从舞剧中选出的8个部分,分别是序曲、进行曲、糖果仙子舞曲、杜帕克舞曲、咖啡、茶、花之圆舞曲。轻快活泼的开场序曲和进行曲后,在《糖果仙子之舞》中,悦耳的竖琴和迷人的钢片琴制造出梦幻奇妙的色彩。接下来的四首舞曲:俄罗斯特列帕克舞曲、阿拉伯舞、中国舞和芦笛物,各富特色。最后的《花之圆舞曲》不仅是这部舞剧中的重要乐曲,也是柴可夫斯基最知名的圆舞曲之一。

05

鹅妈妈组曲

Ma Mère I'oye

美好童年的诗意(唤醒童年的诗意)(5)

《鹅妈妈组曲》是法国作曲家拉威尔为好友戈台勃斯基的两个孩子创作的“儿童组曲”。原曲采用钢琴四手联弹,内容取材于十七和十八世纪法国作家贝洛等人的童话故事。

为了便于儿童理解和演奏,组曲写得质朴无华,简洁的音符和优美的旋律勾勒出梦幻般的童话色彩。此后,拉威尔将其改成管弦乐组曲,并进一步加工,以《睡美人》的剧情为中心编写脚本,最终发展成一部儿童舞剧。

06

儿童乐园

Children's Corner

美好童年的诗意(唤醒童年的诗意)(6)

《儿童乐园》为法国作曲家德彪西为他的女儿爱玛所作的钢琴组曲,也常被称为《儿童角落》,全套组曲共包括6首小曲,曲调轻盈欢快,各乐曲有独立的主题又相互联系。

《博士练习曲》用戏谑的方式表现出儿童对枯燥死板的指法练习的厌恶;《小象催眠曲》以沉稳的低音旋律描绘小象的步伐,《洋娃娃的小夜曲》在拨弦乐器伴奏下,朴素而又优雅,《雪花飞舞》表现出孩子们热切盼望春天来临的心情。《小牧童》用钢琴生动地模仿出小牧笛的声音,《木偶的步态舞》则引入了黑人舞蹈音乐。这部作品包含了丰富的元素和物化的形象,展现了一个梦幻的儿童世界。

美好童年的诗意(唤醒童年的诗意)(7)

用音乐表达情感,用音乐体会爱与温暖。今天是六一儿童节,松巴音乐祝各位大朋友小朋友们,节日快乐,童心永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