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时期一年收入多少(乾隆南巡吃掉了多少银子)

御膳房配备专门的御厨,内务府要准备高级食材随时备用,牛、羊从北京专门运至江南,沿途所用之泉水也是特供,这就是乾隆皇帝六次南巡饮食方面之冰山一角。

乾隆时期一年收入多少(乾隆南巡吃掉了多少银子)(1)

乾隆皇帝的御膳,不仅关系到皇家的体面,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不管是在京城还是在外巡幸,一天两顿饭绝对不能凑合,那么乾隆南巡期间在饮食方面到底有多讲究呢?

一个月吃掉一个省的赋税

乾隆六次南巡皆兴师动众,耗用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随同乾隆南巡的王公大臣,章京侍卫官员、拜唐阿兵丁等多达2500人。

每一次南巡前一年各部门就要做好周密的准备,指定亲王一人任总理行营事务大臣,派出大量的向导及地方官员详尽勘察沿途道路,上谕中说是不能扰民,实则遇山开路,遇河架桥,数以万计的民房和祖坟被夷为平地。

南巡期间,从北京到江南这数千里路程,每走一步都是黄金万两。沿途一切供应极尽铺张之能事。乾隆皇帝以及皇太后、皇后的膳食必须足够精美,内务府制定的标准是不能低于京师,实际上乾隆个膳食要比京城还要讲究。

乾隆时期一年收入多少(乾隆南巡吃掉了多少银子)(2)

皇帝的膳食都有固定标准,但是沿途的官员们为了邀宠,事先都会不惜代价备用高端食材,并聘请当地最有名的厨师烹饪,以随时向皇上敬献山珍海味。

和在宫里头一样,乾隆用完膳照例也要赏赐后妃、王公大臣饭食,如此奢靡无度自然要花海量的银子,据内务府档案记载,乾隆南巡仅饮食花销一项,一天就要花费三万多两银子。

什么概念呢?以乾隆中期盛世阶段为例,贵州、云南等省的赋税不过区区五六十万两,略好一点的广西、四川也就百来万两,也就说乾隆南巡一个月的伙食费,就抵得上两个穷省的赋税。

这还不算,每次入省境或是出省境,乾隆还要摆摆谱宴请退休的老臣以及命妇,酒宴标准也是极高,比乾清宫的千叟宴只高不低,这些银子打哪出呢?少部分属于朝廷拨款,大部分由地方官员筹集,当官的也不傻,总不能从自己腰包里头掏银子吧,最后还是江南的老百姓买单。

乾隆时期一年收入多少(乾隆南巡吃掉了多少银子)(3)

乾隆是个派头十足、凡事务求精细的主,和他爷爷康熙南巡将就吃、将就住不同,乾隆南巡途中,内务府事前准备了乳牛75头,想喝牛奶时就现挤。

乾隆又很喜欢吃羊肉,而江南地区的羊肉不如北方,所以内务府又从京师随运1000头活羊预先送至宿迁、镇江等地,如果不够用,随时从京师调配。

用水也是一项巨大开支,乾隆喝的水向来都是特供,在京城时御用玉泉山水,南巡期间用水量大,不可能从北京调用。所以乾隆下了旨,进入直隶境内用香山静宜园泉水,到德州入山东境内用济南珍珠泉水,过红花埠入江苏境内用镇江金山泉水,到浙江境内则用杭州虎跑泉水。

一时间,各省的运水车队浩浩荡荡,地方官员不惜成本,耗费大量民力、物力。作为皇帝吃得好点无可厚非,就连用水也如此讲究,古往今来恐怕只有乾隆一人。

乾隆时期一年收入多少(乾隆南巡吃掉了多少银子)(4)

乾隆皇帝南巡菜单

在我们看来,乾隆一路上的饮食已经足够奢靡了,但是到了扬州以后,就连乾隆自己也吓了一跳,素以巨富闻名天下的扬州盐商们,给了乾隆一个大大的惊喜。

江南地区要说哪个城市最富,如果扬州自称第二就没人敢说第一。为了博得乾隆一笑,扬州盐商们不怕花钱,盐商会长随便一吆喝就是数百上千万两银子。

根据《扬州画舫录》的记载,当时扬州的饮食行业极度发达,厨师专业水平也是位居全国第一。

南巡期间,盐商们把当地最享盛名的厨师们召集在一起,工资随便开,只要皇上高兴,一天一百两也在所不惜。这些名厨以高超的烹饪技巧,以及风味独特的江南与扬州菜肴、面点,均受到乾隆及随行大臣的高度称赞。

乾隆时期一年收入多少(乾隆南巡吃掉了多少银子)(5)

扬州盐商把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做到了极致,乾隆到了扬州后,除了举办“满汉全席”之外,还以扬州菜宴请王公大臣、八旗随从、禁卫人等。根据级别的不同,宴会分为五等,虽说是五等,但就是放到现在,那也是五星级的水准。

乾隆皇帝一日两餐吃什么呢?现存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清代内务府“御茶膳房”的档案中,就详尽记载了乾隆南巡期间的饮食底单。

其中《江南节次照常膳底档》记载:

“三月十八日卯正,请驾,伺候,冰糖炖燕窝一品。卯正二刻,进早膳,燕窝把鸡苏烩一品,锅烧鸭丝春笋丝一品,羊肉片一品,蒸肥鸡油串野鸡攒盘一品,匙子饽饽红糕一品,蜂糕一品,竹节卷小馒首一品,鸡炖豆腐一品,奶子一品……”

这只是乾隆皇帝的早膳,晚膳就更离谱了,几乎是把江南最名贵、烹饪要求最高的菜肴都搬上了乾隆的餐桌,而且这样的席面一摆就是十二桌,乾隆只吃一桌,其他的赏赐给后妃和王公大臣。

乾隆时期一年收入多少(乾隆南巡吃掉了多少银子)(6)

至于乾隆南巡吃喝方面到底花了多少银子?这恐怕是难以计算的,但是乾隆六次南巡,穷奢极欲的豪华生活,不但耗资巨万,也给沿途官商和江南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正是他们的劳动成果和血汗,凝聚成了乾隆皇帝金杯玉碟里的琼浆玉液和美僎佳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