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教师读书分享(看资深教师手写笔记)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青山不老》选自梁衡的新闻四部曲之一——《没有新闻的角落》。

文章讲述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艰辛的生活条件,义无反顾的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沙漠创造了一块绿洲的感人故事。由衷地赞美了老人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不朽的生命意义。

老教师读书分享(看资深教师手写笔记)(1)

下面大家跟随杜du老师的脚步,一起走进大山深处,去看这位普通而伟大的老人。

一、学习目标

1.默读课文,抓住关键句子,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人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3.体会题目“青山不老”的含义。

二、课文讲解,详看手写笔记

第一部分(1——3自然段):开篇展示了一幅满眼绿色的宜人画卷,在写山沟所处的大背景和院子里的小环境,烘托改造山林难度之大。

老教师读书分享(看资深教师手写笔记)(2)

第二部分(4.5自然段):用一连串的数据及村干部的讲述写出了了不起的奇迹。

第三部分(6.7自然段):老人用生命捍卫着青山,实现着自己的价值,老人的精神是不会老的。

三、中心思想

课文讲了一位老人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艰苦的生活条件,义无反顾的投身到植树造林的工作中,通过15年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将原来狂风肆虐、沙尘暴盘踞的山沟改造成绿意盎然的青山的事。

四、写作手法

1.从中心句里面提炼题目

同学们看这篇课文的最后一句话“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这也是文章的中心句,课文的题目就是从这句话中提炼出来。

老教师读书分享(看资深教师手写笔记)(3)

2.题目和文章内容相照应

文章的题目是青山不老,而文中好几处写到山沟和绿树。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照应,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绿树环绕的小院。

3.列数字

在课文中多处使用数字,就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比如:十五年、八条沟、三千七百亩林网等等。这样写的作用,突出说明老人所做的贡献之大。

五、解决课文导读部分的三个问题

1.默读课文,说说文中的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老教师读书分享(看资深教师手写笔记)(4)

看资深教师杜du手写笔记,用粉色记号笔画出。

比如: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等等。

2.这个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创造的?

老师用紫色记号笔标出。

3.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

同学们可以看第六自然段,以“村口道别”的场景为切入点,在看看课文最后一句。

就这样联系上下文,对比如今绿色荡漾的小院儿和昔日大风肆虐的晋西北。

再对比城里自在悠闲的晚年生活和山沟里艰难困苦的种树日子来体会青山和不老吧。

老教师读书分享(看资深教师手写笔记)(5)

其实青山表面上指老人创造的奇迹,实际上更象征着老人的高贵品质,执着的精神就像青山一样充满生机。不老,是说老人虽然会离开人世,但是他种下的这片青山和他的崇高的精神会世世代代的流传下去,永远都不会老去。

这样理解,孩子们是不是能够体会青山不老是这篇散文的文眼呢。我们不仅感受到这句青山不老,也感受到造林英雄,让我们对他感谢、敬佩和祝福。

所以采用“青山不老”作为题目。

老教师读书分享(看资深教师手写笔记)(6)

以上就是《青山不老》的学习内容,同学们看资深教师杜du的手写笔记,帮助大家学好语文。

觉得老师的文章对你有所帮助,欢迎大家对此文章进行评论,点赞和转发,谢谢!

关注我,看更多精彩内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