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为什么会写枫桥夜泊?相比这次的王昌龄

张继为什么会写枫桥夜泊?相比这次的王昌龄(1)

此前读到此句,就在去年的中秋。月圆也要人圆,正是离愁别恨之时。但王昌龄写的这首诗,可谓是抚慰了很多游子之心。

想想吧,我们都头顶着一轮明月,就像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日夜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我们不住长江边,但都有明月下酒。

日本人把这首诗写在支援中国抗疫的物资上,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我们都是一衣带水的地球人,心相通,情共鸣,因为爱着你的爱,因为梦着你的梦。

日本人很喜欢中华文化,一点都不错,但大多属于汉唐。

那个时候,汉唐正是这个世界的几个巅峰之一。相比之下,日本还是封建割据的岛国,只有通过交流和学习才能走出封闭孤寂,提升自身的生产力,进而保证切身的生存。

强盛的汉唐,正好给了他们近水楼台先得月的良机。公元630-838年间,日本政府多次向唐朝派出了遣唐使,基本上是贯穿了古代中国整个唐朝时期。这种仰慕,直到今天,还深深地刻进了日本的文化心理。

日本的京都和奈良有着唐朝风格的建筑,而杜甫的《春望》杜牧的《江南春》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孟浩然的《春晓》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还有李白的《静夜思》,也成为他们不断吟诵的唐诗——在2014年10月,由日本的《SINICA月刊》进行的“汉诗国民投票”中,前四首分别得票前四,后两首则并列第五。

除了读诗之外,他们还将唐诗(人)写进了自己的教科书,让孩子们从小就接受熏陶。

这其中就有张继。

比起王昌龄,也许张继更有名。

这个在中国文学史上生卒不详的唐诗人,正是湖北人。他流传下来的诗不多,50首左右,最著名的就是《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我曾到姑苏城外寻找寒山寺,但可惜的是,急速城市化的苏州,已经一路都找不到江枫渔火。

日本人喜欢张继,大概跟这首诗里提到的“寒山”有关,他是日本人敬仰的一位僧人, 在日本的名气比瓷器、丝绸还要响。在日本,你会发现很多地方都有以“寒山”命名的料理店,也有多种“寒山”牌的酒、精品墨块……

据说寒山其实是一个富二代,落魄之后经常跑到天台国清寺蹭饭,于是和寺内搞伙食的拾得混熟。他们之间有一段精妙绝伦、至今广为流传的对话。

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曰:只要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张继为什么会写枫桥夜泊?相比这次的王昌龄(2)

有人觉得拾得的思想是“逃避主义”,不是救世的学说,很有点庄子所宣扬的“清净无为论”中的“少私寡欲,不去争斗”,但不得不说,拾得所表现出的超然、豁达、洒脱、大度,还是影响了很多中国人。其实放在时间的长河中,一切都是过眼云烟,幸福是,痛苦同样也是。

根据野史,寒山后来流落到苏州的枫桥镇,居于寒山寺。寺初建时,名叫“妙利普明塔院”,由于寒山的缘故,才在希迁禅师创建伽蓝时命名为寒山寺。

不过寒山寺要广为人知,还得等一个落魄文人——张继科,哦不对,张继——的出现。

张继尽管在天宝十二年中了进士,但人生一直仕途平平,不仅铨选落第,无颜归家,又赶上安史之乱,大批文人逃亡苏州,张继也随着人流开始漂泊生活。于是,寒山与他便这样机缘巧合地在同一个时空中“相遇”了。

不知道是寒山成全了张继,还是张继成全了寒山,反正,日后的张继就像蔡国庆,靠着《三百六十五个祝福》便能吃一辈子,他只需要靠着《枫桥夜泊》,就能名留千古。

日本人喜欢《枫桥夜泊》,除了诗中的寒山,让他们爱屋及乌,但在我看来,在这首诗中,诗人那种孤独无助的姿态,也许更能打动人。

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此是景,但无处不流淌着的是,羁旅之思,家国之忧,此是情。

张继为什么会写枫桥夜泊?相比这次的王昌龄(3)

生在岛国的日本人,也许对此更能同感。多灾多难,人的生命常常朝不保夕,让这里的人,大多有着一种生来就有的淡淡的愁。就如他们喜欢樱花,就如川端康成写就《雪国》,那种美丽透着虚幻,带着凄美。

只是,他们也并不甘于失败,不甘于被命运吞噬,所以他们会喜欢寒山喜欢张继,再落魄,也会忍辱负重。

所以,他们也会像喜欢寒山张继那样,喜欢“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喜欢王昌龄。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日何曾是两乡”其实是王昌龄写的一首送别诗,在他的那个年代,没有网络没有高铁,大家相聚就是为了又一次的分手,分手却未必是为了又一次的相聚,但是王昌龄的送别,却透着豁达,并不悲伤,和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样,是送别中的激励之词!

事实上,王昌龄还写过《送郭司仓》《送任五之桂林》还有这首《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看得出,乐观向上的人,连朋友都很多。

某种意义上,正是这些诗,撑着日本人走过了无数的苦难。今天的他们,不仅学诗、读诗,还写诗、斗诗,尽管写的水平不一定赶上欣赏的水平,但他们却没有断了诗的传统。

—————————————————————

张继为什么会写枫桥夜泊?相比这次的王昌龄(4)

采写|王千马(中国企业研究者,中国商业地理写作第一人。出版有《重新发现上海1840-1949》、《海派再起》(海派系列);《盘活:中国民间金融百年风云》、《宁波帮:天下第一商帮如何搅动近代中国》(商帮系列);《新制造时代:李书福与吉利、沃尔沃的超级制造》、《玩美:红星美凯龙30年独家商业智慧》(企业官方传记系列);《紫菜爸爸》(人物传记系列);以及《大国出行:汽车里的城市战争》(城市发现系列)等十数部作品,并主编有《无法独活:致喂大的年轻人》、《不焦虑的青春》。

2017年,凤凰卫视“凤凰大视野”根据《盘活:中国民间金融百年风云》拍摄制作了五集纪录片。2019年,“吾球商业地理”参与吴晓波频道的12集纪录片《地标70年》的拍摄合作,通过12个中国地标见证新中国70年的风雨历程!此外,“吾球商业地理”在2018年以及2019年两度荣获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年度十大壹点号”称号)

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

编辑|大腰精

制作|粉红女佩奇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