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达拉宫精美的珍奇异宝景点(人文台州有空去看看江南)

布达拉宫精美的珍奇异宝景点(人文台州有空去看看江南)(1)

2016年10月8日,本报刊登《洋高山古寨的八大奇观》一文。之后,其他媒体纷纷跟进报道江南布达拉宫式古寨临海洋高山村自然美景,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古寨爱好者和摄影爱好者,以及古村落专家和文物专家,如清华大学、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等进村探访。

日前,笔者约上一批探访爱好者到此地,还发现此村留有黄檀等古树。

最是奇特黄檀树

我们从临海出西门沿104国道复线驱车半小时直达白水洋黄坦洋高山村前停车场,就被眼前的迷人景象吸引,映入眼前的是布达拉宫式古寨,静幽幽的古宅被周围参天古木包围着。

最让笔者吸引的是村中的黄檀树,属于五百年以上的奇特黄檀树在江南稀有。沿着石阶而上两百米左右,看到一棵四个枝干、一个主干的黄檀树,形状奇特、树龄估计在五百年以上。

据当地村民讲,五百年前徐姓先祖看到长约五十米、高近十米的摩天悬崖,在峭壁岩缝中长有一株黄檀树,黄檀树下有一口井底天然石锅的永不枯竭的古井,古井前有一块约一亩左右的平地,认为此地是一块风水宝地,故在此地落脚定居。

黄檀,又名檀树,古称檀,民间也叫不知春、望水檀。蝶形花科黄檀属落叶乔木,树皮纵裂,条片状剥落。黄檀木材淡黄色或黄白色,材质坚硬致密,美观悦目,耐摩擦、耐冲击,可供车辆、器具、雕刻等用材。根、叶入药,清热解毒,止血消肿,治细菌性痢疾和疔疮肿毒。

俗话说:“春到人间草木知”。而黄檀树却很有意思,时值五六月,周围已是青枝绿叶,而黄檀树仍在摇曳着光秃秃的枝干,并无发芽的迹象,由于它发叶迟好像不知春天的来临,既不争春,也不报春,故有黄檀贪睡“不知春”的说法。由于黄檀树发芽长叶较晚,且枝稀叶碎,给人一种“枯死”的假象,这也是黄檀树独特的地方。还由于黄檀单等6至7月梅雨季节,才在一夜之间骤生新叶,接着会绽开一串串美丽的蝶形花,花脱落后,叶腋间便会挂起一对对沉甸甸的豆荚,故又有“望水檀”的雅称。

树龄五百年以上

传说古时在黄檀溪边即现在卫生院后面和前面,有两株粗壮的古黄檀树,因地处盆地中心,整个盆地统称“黄檀垟”,后人将“檀”改为“坛”,故名“黄坦”。从现存的黄坦卫生院后面一棵黄檀树与洋高山村中黄檀树相比较,洋高山村的黄檀树更有几大奇特之处——

从树龄看,黄坦卫生院后面黄檀树临海地方志记载五百年以上,那么洋高山村中的黄檀树树龄可能超过卫生院后面的黄檀树。理由有两点:第一,洋高山村最早徐姓居住有五百多年历史,而且开始定居在黄檀树下一块空地上,现存遗址痕迹及徐姓族谱记载,入住前这棵黄檀树已在。第二,从现在的黄檀树长势与根部树皮、树心的颜色,看出比卫生院后面黄檀树要深、老。为何县志没有记载呢?想必是深藏闺阁无人知,就说现在本村好多人也无人知晓。

长在悬崖岩缝中

从生长地看,百度搜索记载,其它地方基本上生长在平地或者坡地,生长环境与从土壤吸收营养的环境较好。

而洋高山村的黄檀树生长在悬崖岩缝中,它的主根裸露在岩壁,直降到井边接触泥土吸收营养和水分。更奇特的是黄檀树下面有一口古井,不管干旱多久,永不枯竭,不管山洪暴发,倾盆大雨,也不浑浊和溢出,清澈见底。水质是岩缝中流淌的泉水。是黄檀树唯一供水源,也是全村村民主要供水的水井。据村民讲,喝这口井的水和用这口井水洗澡沐浴,就不会生病。

一树分出四主干

树干奇特。一树根四主干。根在峭壁岩缝中,露出岩缝分出四根树干,其中一根树干显得特别苍老。每一根树干都在30到50厘米穿径,树干高15米左右,树冠40米左右。为何一树四干呢?据现在村中老人传说,徐姓先祖入住前只有一个树干,徐姓入住后,一度人丁旺盛(现在村中许多古墓都是徐姓先祖),后来徐姓先祖把黄檀树拦腰砍做家用,徐姓先祖遭遇不幸,认为是冒犯了神灵。为何历经五百多年到现在人丁稀薄,只有十几户几十人口。李姓到此地后,认为此树是神灵保护树,再也不让人们砍黄檀树,而且在黄檀树下面悬崖中供了香炉,每年要烧香敬树,现在还保存了香炉砖。因此黄檀树新发出三个枝头,历经几百年,一直长势旺盛。其中一根黄檀树遭雷劈分成两半,一半枯死新长枝头,一半成活,枝繁叶茂,变成现在四根主干,寓意现在村中有四姓族,生存在一个树根下和谐相处。同时李姓家族经历近三百年到现在近七百人口,从没有出过大的灾害,人丁特别旺盛。

情侣相拥朴抱柏

欣赏了黄檀树,村民带我们去欣赏更奇特的五百年古树——朴抱柏的古树。沿着村中石街——横街约五十米而下,首先是一座村中最久的石屋老宅,大约三百多年历史,这座楼是中外著名医学教授李方利祖居,也是从小在此长大的故居。古宅前有两口古井,一口洗菜淘米、一口饮用。其次映入眼前的是树冠五十米、树高四十米左右的朴树,枝繁叶茂。靠近一看,主干要三人合围,更让人称奇的还有一棵古柏,根部全部被朴树主根包围,正像一对深情的情侣,也像一对连体的兄妹。根部周围是岩仓,旁边是李姓先祖古墓。村民把这棵古树视为村中保护神。

顺着纵道石阶而下左转就是村前主横道,首先看到一座五间两层古宅,挂有中医诊所的牌子。村民说这座楼叫黄埔楼,楼主是黄埔军校毕业生李仁山,解放后在村里开中医诊所,为四邻乡舍治病救人,名闻乡里。周围的大石、双港、天台南山的村民来村治病络绎不绝,在这座古宅后面又有一座三合院,是村里黄埔军校毕业生李宏谭的故居。据村民讲,李宏谭原是乡长,黄埔军校毕业后到安徽任职,在去任职的路中被他妻子拖住不让走,回村不久,被误杀。在这座楼正堂前也有一张捷报,问居住在此楼九十岁老奶奶知道捷报否,她也无从知晓。

四世守望柏和樟

顺着石街横道往北约50米,一对约四百年的樟柏古树屹立在古寨前,犹如守护神一样护着古寨,使整个古寨风调雨顺,永保平安。

意犹未尽,三个小时逛古寨赏古树一晃而过。村民导游还兴致勃勃带我们走过回龙桥,回到八仙桥。

听村民说,村里打算把八仙桥打造最佳入口景观。在桥两边设置人文栏杆,树八仙雕像,近期从回龙桥到八仙桥,沿溪铺设游步道,供游客溪水玩石。在游步道边整理好山货、小吃和传统手工品场所。在桥南西边设置停车场,在桥南边下修复传统水磨坊,沿溪铺设游步道到十将桥。从石蛇处造十将桥到对岸,作为连接丁公园与南黄古道等。有利于古寨的保护和新村的开发,同时旅游开发的空间得到提升,旅游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

我们最值得的一次旅行,希望下次来有更新奇的期待。

来源:中国台州网

申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