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户诗歌100首(荐书之诗歌篇玻璃辉煌)

把四肢分开

一只给海子

一只给昌耀

一只给顾城

一只给张枣

——Jerry《致诗人》

1.《海子的诗》:悲伤的一万只羊

窗户诗歌100首(荐书之诗歌篇玻璃辉煌)(1)

海子毕业于北大法律系,可以说是我们的师兄。在北大法学院读书的这段时间,关于海子,有两件事情印象还是比较深刻。

第一件事情是个传闻,真假不详。法学院有位老师说过一句话:北大法学院这么多年来,只培养出了海子等几个人才。言论发表出来后,法学院内部师生颇有微词,觉得这段话过于偏激,为“语出惊人”而不讲求实际。后来这位老师就改变了他的说法,他说:北大法学院这么多年来,除了海子,没有培养出一个人才。

第二件事情,是2018年的春天,时值三月,草长莺飞,百花盛放,万物烂漫。那天下午是民事诉讼法的课,我们老师走进教室,在上课之前先对我们讲了以下之类的话:天气很好,春光易逝,要多出去看看大自然。但生命也很宝贵,如果压力很大,要学会释放,找同学或者老师倾诉倾诉,千万不要做出不理智的选择。当时并不懂老师这段话的深意,后来可能明白了。据说这位老师是海子的同班同学,在无限美好的春光中,大概是想起了海子,遂有感而发,对我们说了这么一段话,虽然我已经忘记了那天是否是3月26日。

3月26日,海子在山海关卧轨自杀,留下了诸多迷题,也留下了关于中国诗歌的一个传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传说的代价往往是生命。许多年后,依然有很多人喜爱海子,爱他那出类拔萃的才华,爱他那敏感脆弱的特质,爱他那理想主义的坚持。

我喜欢海子的诗歌,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高二的时候,我读了人生第一本诗集,是海子的诗集。盗版的纸质书掩盖不了海子诗歌的光芒,海子的诗歌让我在“三点一线”的枯燥生活中,看到了大海与春天。

在今天,3月26日,我又重读了海子,读完了《海子的诗》,也许这也是一种祭奠,一种祭日的缅怀仪式。虽然还是有很多诗歌没有读懂,但可能更加读懂了海子,读懂了他短暂却闪耀的一生以及那几年。

海子,如果有天堂,在天堂里,我愿你去做那悲伤的一万只羊,永远不会拥有一万只羊的悲伤

春天,十个海子全部复活!

2.《张枣的诗》:星辰般的时刻

窗户诗歌100首(荐书之诗歌篇玻璃辉煌)(2)

2016年写过一首极为简单的小诗,叫做《致诗人》:把四肢分开/一只给海子/一只给昌耀/一只给顾城/一只给张枣。

说起现代诗,名家自然很多,但海子、顾城、昌耀、张枣可以说其中的佼佼者,天才一般的诗人。借这首诗,暂且不去关心那些八卦,那些诗人离开了人世之后也挥之不去的议论,我且只关心他们的诗,表达自身的热爱与敬仰。我爱他们不世出的才华,爱他们珠玑锦绣的诗歌,这是抽离开了诗人的肉身与经历。

四大天才诗人,如今都已离开了我们。海子1989年3月卧轨自杀,顾城1993年10月在新西兰激流岛杀害妻儿后自缢于一颗树下,昌耀2000年3月与肺腺癌抗争失败后跳楼自杀,张枣2010年3月因肺癌逝世。连他们的死去都富有诗意,他们都在地球上的春天离开,就连告别这个世界,他们也不是用自然老去的方式。

但我们不会忘记,不会忘记顾城与他的麦子,不会忘记海子与他的马,不会忘记昌耀与他的芳草,不会忘记张枣与他的虎。

我们也会永远记得,永远记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永远记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永远记得“属于即刻,唯是一片芳草无穷碧”,永远记得“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

没有比诗歌对他们更好的致敬了,就以张枣的《星辰般的时刻》来结尾吧:

我第一次真正的痛楚

白色阻碍透明

露珠在自杀

你赤裸如四壁

我们第一次,多么洁白

数学般的漂亮

繁忙的温度侵犯我

光亮和肌肤倒悬

你是一段肢解的流水

夜晚用你绞死我

清爽的图案燎伤我

皇帝我紫色的朋友为我哭泣

甚至月亮也展开保佑我的白门

台灯熄灭十点钟的散步

碎纸迷惘如抚摸

你要我忘记贴近的深巷

老人一年一年,充满了窗户

甚至一杯映照的星辰

甚至左边少年般的拂晓

眺望的衣架纤弱地支撑

昨天潮湿的风向

我多么洁白呵,如

你出世之前的空气

你曾是更为真实的石榴花

3.《昌耀诗选》:行动的情书

窗户诗歌100首(荐书之诗歌篇玻璃辉煌)(3)

在四大诗人中,昌耀的创作主题明显是不同的,这当然与他活动的轨迹有关,或者说,与他生存的背景有关。

昌耀的诗称颂西部的雄浑壮阔,歌咏高原的苍莽无穷。他的诗里,不见温婉柔肠的情爱思念,不见细腻敏感的爱情较量,但见粗粝原始的血气勃发,但见豪迈不羁的男子气概。

所以说昌耀是当之无愧的“西部诗人”。辽阔无垠的西部是诗人精神的原乡、灵魂的属地。他涌动着创作的欲望,放纵着写诗的冲动,在这片苍茫的大地上,挥洒了一首又一首纵横驰骋的诗歌。

只是为何天才诗人总是不好命,昌耀在与肺腺癌抗争数月后,在青海一所医院跳楼自杀。诗人啊诗人,离开的只是沉重的肉身,诗歌才是你的真身。而你,也是“一部行动的情书”。

或许语言都是多余的,赞美也是不切实际的,诗歌才是对诗人最好的祭奠,那就以诗人的绝笔之作《一十一枝红玫瑰》结束吧:

一位滨海女子飞往北漠看望一位垂死的长者,

临别将一束火红的玫瑰赠给这位不幸的朋友。

姑娘啊,火红的一束玫瑰为何端只一十一支,

姑娘说,这象征我对你的敬重原是一心一意。

一天过后长者的病情骤然恶化,

刁滑的死神不给猎物片刻喘息。

姑娘姑娘自你走后我就觉出求生无望,

何况死神说只要听话他就会给我安息。

我的朋友啊我的朋友你可要千万挺住,

我临别不是说嘱咐你的一切绝对真实?

姑娘姑娘我每存活一分钟都万分痛苦,

何况死神说只要听话他就会给我长眠。

我的朋友啊我的朋友你可要千万挺住,

你应该明白你在我们眼中的重要位置。

姑娘姑娘我随时都将可能不告而辞,

何况死神说他待我也不是二意三心。

三天过后一十一支玫瑰全部垂首默立,

一位滨海女子为北漠长者在悄声饮泣。

4.《顾城的诗 顾城的画》:油菜花与拖拉机

窗户诗歌100首(荐书之诗歌篇玻璃辉煌)(4)

在我家的墙外,有一片油菜花,在三月的季节,盛放如火,热烈如光,率先向整个村庄宣告春来的讯息。

在一畦畦不规则的油菜花中,有一辆废置的拖拉机,不知道被遗弃了多久,在繁密浓烈的花海中,成了突兀的存在。但适应了以后,才发现这两种风马牛不相及的景致混搭出一种不对称的美感。有点魔幻现实主义,又有些后现代主义,或许,这是春天的行为艺术,在万物复苏的大地上漫不经心的一次涂鸦,成就了浑然天成的自然之美。

在《你喜欢歌谣》中,顾城留下了“花开如火,也如寂寞“,在如火的花丛中,这辆老旧衰朽的拖拉机是寂寞的吗?有时读书累了,从楼上往下看,总是会不经意瞥见这辆拖拉机。偶尔也会胡思乱想,它从哪里来?主人以何种缘由遗弃了它?这片田地是它的最终归属吗?

油菜花与拖拉机,多么奇特的组合,在生机勃勃的三月末,尤为引人注目。我却是对这种不规律的美欢喜极了,自然主义与蒸汽朋克,碰撞出了难以捕获的美。

5.《白玉苦瓜》:初中时代

窗户诗歌100首(荐书之诗歌篇玻璃辉煌)(5)

《白玉苦瓜》是余光中先生最经典的代表作之一,其中有不少怀念大陆、思忆故乡的诗,以《乡愁》最为知名,因为这首诗是选录在初中课本上,要求背诵的。

《乡愁》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又情真意切,拥有击穿人心的力量。想起以前要求背诵的课文,难免会从心底升起一股厌恶,但这首诗并没有,反而是初中时代记忆最深的文章之一,关联着初中时光的美好回忆。

我所在的乡镇中学,辍学率是非常之高的,比如说我刚上初一时,有十个班级,每个班级大概有70个人。但到了初三,只剩下三个班级,并且每个班级只有45人左右。某种程度上说,你只需要在班级上一直老老实实地坐下去,便可以胜过大部分的同学。但是,剩下来的也没有几个赢家,因为中考和高考后,真正步入大学的也没有几个人。

记得刚上初一的时候,十分不适应,习惯了村子附近的乡村小学,每天走路十来分钟就可以到学校,但是乡镇上的中学仿佛是地球两端的距离,总觉得很远。学校的教室、食堂十分简陋,铁制的学校大门门口,一到放学时间,经常有打架斗殴,而且,学校教室也会不定时地被小偷光顾,把同学们桌子里的东西翻个底朝天。总之,那是一种十分不安全的感觉,放下一张安静的书桌倒成了奢侈。

初一上学期,刚考完期中考试,成绩还没有出来,学校放假了两天。回到家的时候,不知是怎样一种情绪,来由也记不太清楚了,或许是初中生活实在艰苦,我就哭着闹着不要上学,态度也颇为坚决。但幸好爸妈没有答应,这股情绪过后,我又回到了学校。期中考试成绩出来的时候,我考了班级第一,全校第六。

想想真是幸运,如果爸妈那时一时心软,或是考虑到村里几十年也没有考出来几个大学生,答应了我的辍学请求,那么,此时此刻,我会在哪里,又在做着什么。但我知道,农村的男性,一旦步入中年,几乎都是一个模子里的样品,全指向一种归宿,我大概也不会例外。

现在回老家的时候,有时会没事去初中看一看,变化不大,将近二十年的时光仿佛在这儿停止了。原模原样,仅仅提供给我怀旧的情绪,却无法提供给乡村孩子一个美好的学习环境和充满希望的未来。

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从家到学校的距离,以前总觉得十分漫长,骑自行车至少要半个小时,如今只需要十来分钟。是距离缩短了呢?还是我长大了?

6.《摇摇晃晃的人间》:火车经过的村落

窗户诗歌100首(荐书之诗歌篇玻璃辉煌)(6)

今年1月7日坐火车去合肥,途径亳州、淮南的时候,正好雪花纷飞。铁道两侧有许多村落,尽管已近年底,村子却是阒无人迹,仿佛一潭死水,了无生机,看不到有活物存在的迹象。于是有感而发,写了一首《火车经过的村落》:火车经过的村落/铁轨碾压出冬季的萧瑟/一垄垄不规则的麦田上/坐落着一座座土坟/雪花在无声飘落//这块沉默了千年的平原/北方的烙印/属于两个主人/活着的/成了讨生活的异乡人/死去的魂灵/才是真正的守护神。

我知道这首诗并不怎么样,却是对这片大地生存状况的真实记录。每次过完新年,大批农民收拾好行李,奔赴江浙沪粤,开始新一轮的忙碌。很多人回家的周期以年计算,看孩子的周期也以年计算。一边是辛苦拼搏的外地民工,一边是孤苦伶仃的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这是现代物质文明下的人间悲剧,这几代人是工业化大潮的牺牲品,人均GDP的增长掩盖了其他问题,小农经济的疏离与瓦解留下了巨大的真空,无法承载剧变所带来的阵痛。

在1月9日从合肥回商丘的火车上,凌晨两点多过了亳州,我打开了手机地图软件,找到自己家乡的坐标,看着火车距离那个坐标越来越近。等老家的这一点垂直于铁路上的火车时,这是距离我家最近的时刻。近在咫尺却又是咫尺天涯,使得这极为短暂的一刻十分魔幻。

归根到底,我也是漂泊在外的异乡人。

生活在湖北一个小小村落的余秀华只是一个渺小而又独特的缩影。诗歌为她加冕,给了一个普通农妇声名远扬的光环。但这块土地上有无数摇摇晃晃的人,在摇摇晃晃的人间踽踽独行。他们都是余秀华,却成不了余秀华。他们这一生也有诸多的喜怒哀乐,只是在烛光燃尽时,沧桑多于纯真,悲凉甚于欢悦。

7.《月光落在左手上》:一个叫横店的村落

窗户诗歌100首(荐书之诗歌篇玻璃辉煌)(7)

横店,湖北钟祥市石牌镇的一个普通村子,不是浙江东阳那个闻名全国的影视基地。生活是最好的编剧,历史是最好的见证者,在这个叫横店的村落,在这个普通的村子里诞生了一个不普通的女诗人。

之所以写诗,是因为自出生时便患有脑瘫,写字不便,而诗歌是字数最少的文学形式。一个极为简单的出发点,透出多少心酸与无奈。身体是软肋,成长环境、学历水平统统都是软肋,偏偏诗歌成了你的铠甲。诗歌是你的拐杖,支撑你,保护你;诗歌也是你的精神泉源,清凉你,悲悯你。

一个野蛮生长的诗人,更有那种不顾一切、奋勇向先的魄力,更有打破常规、横冲直撞的锐气。余秀华虽是一个女诗人,却几乎不见温婉柔弱之气,写起诗来肆无忌惮、敢破敢立。诗歌往往是晦涩难懂的,余秀华的诗也是如此。但从她不知所云的诗歌中,你却能看到一个多愁善感而又通透玲珑的人。

我们虽不必拔高她的诗歌,但我仍要赞美。诗歌,一直被认为是阳春白雪,与土地绝缘,与稗子无关。余秀华的横空出世,重新宣告了农人也有写诗的权利,农人也拥有好诗的专利。

沈睿说:“这个世界里很多乔装打扮的诗人,不知他们干吗要冒充诗人,把语言弄得前不着天后不着地的,把毫无关系的东西放在一起,毫无感情或语言逻辑,以为就是诗歌呢。”诚哉斯言,看过了太多矫揉做作、拿捏姿态的诗歌,余秀华的很多诗歌吸收了土地的力量、自然的灵气,字里行间有庄稼,有鸡鸣狗叫,有淳朴的质感和农人的生机。

诗歌,不仅如此却本该如此!

8.《北岛诗精编》:春天很好,与我无关

窗户诗歌100首(荐书之诗歌篇玻璃辉煌)(8)

这段时间因为写毕业论文,一直处于高压之下,仿佛心中郁积着一块怎么也甩不掉的斑块、卸不下的巨石。那种落笔无言的煎熬、才思枯竭的痛苦,实在是种酷刑般的折磨。

乡下的好处之一,就是在内心苦闷的时候,可以向野外寻找慰藉。每天下午五点,我都会去田野里走一走,有点像康德钟表似的准时漫步,却丝毫没有康德的才华、灵感和顿悟。

不知不觉间,这篇论文已经从冬天写作了春天,雪莱的名言也无法带给我暖意,春天已经来了,我好像还在冬天。

但春天总是极为美好的,漫步在田间小道上,听着鸟雀的啼叫,嗅着野花的味道,眼前花红柳绿的精致,处处透露着无限的勃勃生机。三月真是个像太阳一般的季节呀!

走到河边,发现还是有不少人在钓鱼。手握一副鱼竿,气定神闲地看着河面,仿佛是在不急不躁地享受春天。此刻我是多么的羡慕他们,可以在寻常不过的一件事情中捕获伟大的静谧和至高的沉思。我只好快步走开。

在石桥的左前方,我看到了大片大片的油菜花,那是我以前不曾涉足过的土地。于是,我成了一只蜜蜂,被那金黄璀璨的油菜花所引诱,在漫天遍地的花海中迷失。

黄昏只是一天的完成时,但在三月末,却会陡然蜕变,成为一个圣洁纯净的神圣时刻。我看着落日在西方的丛林中下坠,想到了揭橥真理的启示,想到了孤独与抗争的日复一日。春天是不可阻挡的趋势,人生也在朝霞与晚霞中逐渐老去。

天渐长,日渐暖,春天很好,又仿佛与我无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