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怎么朝拜(道教的朝拜礼仪)

道教的朝拜礼仪

道教怎么朝拜(道教的朝拜礼仪)(1)

道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宗教,其礼拜时所用的也是本民族的传统礼仪。《周礼·春官·大祝》曰:“辩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前三种礼拜统称“三拜”。“稽首”的原意为礼拜时保持、稽留姿式,后来专指作揖鞠躬,即《礼记》中所说的“受立不跪”之礼。稽首加跪拜并以头触地称“顿首”或叩首;头不触地而是叩在手背上称“空首”。稽首一般用在朋友见面打招呼时出于礼貌而常行的礼节,叩首则要在敬神或谒见师长时才使用。

稽首:双手自然垂伸,右手在内左手在外合抱成拳,然后上举至眉际,一般高以不超过眉际为度。接上动作,双手抱拳由眉际自然随身体前俯,做俯首鞠躬姿式。稽首礼成。

叩首也称顿首或磕头。是中国古老而典型的跪拜仪礼。《鹤林玉露》卷十四记载:“朱文公云:‘古者男子拜,两膝齐屈,如今之道拜。’道拜,道士跪拜也。”这说明道教保留着中国传统的礼拜仪式。

叩首: 叩首的做法是:在稽首礼成之后,继续躬身,然后双手分开,先以右手摁地(或拜垫上),左手覆于右手上,同时,双腿屈膝跪于地(或拜垫上),以头触及左手手背,此即《周礼》所谓“空首”礼。《中国道教》载:“贾公彦谓:‘先以两手拱至地,乃头至手,是谓空首。以其头不至地,故名空首。”

叩首的另外做法是以头触地,称做“五体投地”,即双脚、双手、头皆着于地。

道教的叩拜仪式有一叩、三叩、九叩之别。一揖一叩首再一揖,谓之“一礼”,一揖三叩首再一揖,称“一礼三叩”,连续三次,叫做“三礼九叩”。一般礼拜,可一揖三叩首再一揖。道教的重大节日、祖师圣诞朝贺时,一般要行三礼九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