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什么统一不了全国(诸葛亮为何无法一统三国)

《三国演义》中的每个人物都有各自的优点,也有各自的缺点,但是其中一人却始终拥有好的评价,似乎他的身上没有任何缺点,这个人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诸葛亮。

他拥有无限智慧,擅长军事谋划,协助刘备匡扶汉业。并且他忠心耿耿,刘备去世后,也尽心辅佐他的儿子。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没有完成一统三国的目标,除了当时的环境无法实现统一之外,他本身也有一些缺点,阻碍了他的发展。正如毛主席所评价的一样,他的谋划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了最终的失败。

诸葛亮为什么统一不了全国(诸葛亮为何无法一统三国)(1)

但无论如何,诸葛亮还是功大于过,相比于一般人来说,他还是一位值得称赞的大英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即使再厉害的人也有自己的局限性,也难以克服自身的缺点。也正是因为人都有自己的问题所在,人们之间才需要合作,取长补短,共同实现伟业。

三顾茅庐展风采

诸葛亮出身在一个常年为官的家庭中,他的父亲、爷爷都是官员,因此他从小就熟读各种经典著作。但是他的命途多舛,他的母亲在他三岁时去世,他的父亲在他八岁时死亡。

诸葛亮为什么统一不了全国(诸葛亮为何无法一统三国)(2)

小小年纪的他只能和叔父一起生活,那时的他有些恃才傲物,总是将自己和名人相比。但周围人却不知他的才华,对于他的比喻不屑一顾,觉得他夸大事实,因此,诸葛亮便不经常出门,隐居在深林中。

直到刘备打了败仗,不得已投奔荆州的朋友,他在当地结交各种有才华的人,为之后的战争做好铺垫。

但是司马徽却泼了他冷水,说如今有学问的人哪里懂战争的局势,要是真想找这样的人只能找诸葛亮和庞统这是刘备第一次听说诸葛亮的名字,并没有往心里去。

诸葛亮为什么统一不了全国(诸葛亮为何无法一统三国)(3)

后来,刘备所信任的徐庶再次推荐了诸葛亮,这时刘备才回忆起之前就有人夸奖他的才华。此时的刘备对这位素未谋面的智者充满尊敬,一心想要见到他。但是徐庶说为了显得尊敬和诚心,最好亲自去他家。

刘备只是一个善于听取别人建议的人,所以他亲自到诸葛亮的茅庐中,请他出山。但这一过程并非是一帆风顺的,经过几番波折,他才见到了传说中的诸葛亮。

刘备直言不讳,没有过多的寒暄,便直奔主题,诸葛亮见他如此坦率,也将心中想法说出,毫无保留。

诸葛亮为什么统一不了全国(诸葛亮为何无法一统三国)(4)

就这样,两人一见如故,非常珍惜彼此。刘备按照他的谋略,一步一步实现统一大业,尽管过程有困难和失败,但他在世时,一切进展都比较顺利。先后占领了荆州和益州,并联合了孙权的势力。

因为刘备一切都听诸葛亮的指挥,也引起了其他人的不满,但是刘备依旧如此,他说自己得到诸葛亮就像是鱼遇到了水。见自己的主公如此说,下面的人也不敢再多言。并且用诸葛亮的才华一步步征服了他们。

先主托孤献忠心

刘备病重的时候,将诸葛亮召回到自己身边,因为此时只有诸葛亮的才华和为人处世之道能让他放心。

诸葛亮为什么统一不了全国(诸葛亮为何无法一统三国)(5)

他对诸葛亮说道,自己快不行了,但是仍想要完成统一大业,希望他可以继续这项工作。如果自己的孩子有这方面的才华,就培养他。如果没有,就让诸葛亮自己定夺。

这句话的意思是希望他可以辅佐自己的孩子,但是担心孩子没有这方面的能力,如果这样,就不能耽误诸葛亮,让他自谋出路。可见,刘备并不是一个自私自利的小人,他的大度让人更加敬重他。

诸葛亮听到他这么说后,非常感动,觉得自己没有追随错人。因此,尽心尽力辅佐他的儿子。而他的儿子在做主公方面似乎没有天赋,但是他非常听话,那段时间,诸葛亮掌握着所有的事,非常辛苦。

诸葛亮为什么统一不了全国(诸葛亮为何无法一统三国)(6)

他既然接受了主公的托孤,便想将主公的儿子培养成一代优秀君主,但是人和人是不一样的,刘禅完全没有这方面的能力。因此,诸葛亮呕心沥血,为匡扶汉室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也没有完成先帝的遗愿。

大家所熟悉的《出师表》其实就很好地表达了诸葛亮的情感,描绘了他一生的成就,以及如今一颗放不下的心。

尽管他知道自己已油尽灯枯,但是他还是不能安心地走。他无颜面对刘备,也不放心留下刘禅一个人。可见,诸葛亮一生忠心耿耿,殚精竭虑。

诸葛亮为什么统一不了全国(诸葛亮为何无法一统三国)(7)

其实,他已经做得很好了,当时的刘禅不可能完成统一大业,不论是外部环境,还是内部统治,没有可以作战的基础。诸葛亮再聪明,也难以用一个人的智慧征服天下。

毛主席评价其不能统一三国的原因

后人对诸葛亮的评价很多,几乎都是正面评价,从这里也能看出,诸葛亮在各位历史豪杰眼中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毛主席对他却有不一样的评价,他认为诸葛亮的失败,离不开他自身的欠缺。

军事部署有问题。当年,诸葛亮给刘备出具的方案是兵分两路攻打荆州和益州。这样的安排看似没有问题,因为这两个地方都是重要的军事地点,占领之后易守难攻,可以成为自己的地盘。

诸葛亮为什么统一不了全国(诸葛亮为何无法一统三国)(8)

但是,当时刘备的军力已经非常空虚,组成一支队伍都容易被人攻击,更何况分成两支队伍。并且,这两个地方相距太远,如果有一方发生意外,另一方根本来不及支援,只能坐等失败。

毛主席的分析不无道理,兵力空虚时一定要团结一心,小心作战,不能妄自行动。将本就不富裕的兵力分成两支队伍,相当于将自己的军队白白送给人家。事实证明,毛主席的分析是正确的。

用人不当。诸葛亮当时让关羽守着荆州,只看到了他的军事才能,却忽略了他的性格。关羽是个非常高傲的人,他看不上荆州,也看不上孙权,经常出言不逊,失了军心,也丢了孙权。最后导致荆州失守,关羽也惨死战场。

诸葛亮为什么统一不了全国(诸葛亮为何无法一统三国)(9)

不会理论联合实际。刘备去世时,诸葛亮正进行北伐之战,本应当用尽全部兵力,却只用了一支队伍,导致最后失败。

他的军事才能很高,有很多兵法,但是纸上谈兵终觉浅,实际作战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诸葛亮忽视现实问题,只顾理论分析,导致了失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