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对雨湖的评价(却话巴山夜雨时)

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写到“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句不仅仅是言情佳句,还揭示在一个特定的地区,一种特定的天气现象,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李商隐对雨湖的评价?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李商隐对雨湖的评价(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对雨湖的评价

夜雨寄北

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写到“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句不仅仅是言情佳句,还揭示在一个特定的地区,一种特定的天气现象。

说法一:其中的“巴山”不是一般人所认为的大巴山。 明代曹学佺在《蜀中名胜记》中写得明明白白,重庆北碚的缙云山,古时候就叫巴山,这里的夜雨现象特别明显。从南北朝以来,这儿就是一处名胜,常有许多文人雅士来往。李商隐曾经停留在这儿,写了这首有名的诗篇。

说法二:史料记载,李商隐曾于唐大中九年,从巴州前往梓州任职,途经佛图关时,在此处借宿,并在一个秋雨连绵的晚上伴着孤灯,给远在长安的妻子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七言绝句《夜雨寄北》。夜雨寺始建于明朝。相传"寺内壁间有青石一块,虽亢旱经月,侵晨视之,犹津润若夜雨然",为古巴渝十二景之一的"佛图夜雨"胜景。寺庙今不存,佛图关已辟为公园

巴山夜雨

夜雨是指晚八时以后,到第二天早晨八时以前下的雨。"巴山夜雨"这句谚语,现在泛指多夜雨的我国西南山地。这些地方的夜雨量一般都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例如,重庆、峨眉山分别占61%和67%,贵州高原上的遵义、贵阳分别占58%和67%。形成原因:

    西南山地潮湿多云。

    西南地多准静止锋。

合适观景的地方

缙云山

缙云山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嘉陵江温塘峡畔,这是诗人,诗中所描写的地方,7000万年前"燕山运动"造就的"背斜"山岭。缙云山古名"巴山",早在《黄帝内经》里就有记载。山名来源的传说很多。

据《重庆府志》描述渝州十二景,有王尔鉴的《缙岭云霞》诗,其序云:"缙云山九峰争秀,色赤如霞。缙,赤色也"。缙云山间云雾缭绕,气象万千,云霞时常变得色赤如火,姹紫嫣红,五彩缤纷。古人以赤多白少为缙,故名缙云,遂为山名。

唐代诗人陈玉白、王维、杜甫、李商隐等,都曾游历过。唐进士司空图、北宋宰相丁谓、理学家周敦颐、南宋状元冯时行、清康熙大学士张鹏翮以及黄炎培、林森、冯玉祥、老舍、田汉、夏衍等都曾留下佳篇。

巴山湖

巴山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重庆市城口县境内,地处大巴山南麓,规划总面积1116.3公顷,其中湿地面积587.8公顷。景区内可以参加钓鱼比赛,厨艺比赛。开放时间全天,无门票。

原始生态环境保护良好,一湖绿水,两岸青山,山、谷、溪、峡、石、坝浑然天成,烟雾飘渺,空气清新,水质优良,冬温夏凉,以独特的白天无雨、夜晚小雨不断的“巴山夜雨”景观闻名。是夏季非常好的一个去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