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奥迪a6l保值率(退居二线的奥迪A6L)

当ABB变成BBA,当BBA再变成BBP……

时至今日,奥迪与宝马、奔驰的微妙竞争关系,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奥迪有没有资格继续与宝马、奔驰一起并称为豪华品牌?这是个问题,每个人心中自有评判。

以一汽奥迪旗下的主力车型——奥迪A6L为例,6月份月销量11987辆,近半年累计销量55631辆。走出疫情阴影后的奥迪A6L,销量态势回升明显,可若横向比较,奥迪A6L的前景似乎依旧不容乐观。

2年奥迪a6l保值率(退居二线的奥迪A6L)(1)

奔驰E级近半年累计销量60931辆,宝马5系交出的成绩则是80308辆。对比之下,奥迪A6L并没有太多时间去庆幸。

销量上的落寞,就是奥迪A6L的落寞;而奥迪A6L的落寞,就是一汽奥迪的落寞。

忆当年辉煌

1997年,距离一汽奥迪成立仅2年时间,在尝到了奥迪100的甜头之后,一汽和奥迪签署协议,决定引进奥迪100的升级版车型,奥迪A6 C5。

2年奥迪a6l保值率(退居二线的奥迪A6L)(2)

针对当时国人看重C级车后排空间的现象,一汽与德方经过磋商,最终将国产A6的车身和轴距进行加长。果不其然,此举正中国人下怀,截至2005年4月停产,这款初代A6为一汽奥迪贡献的销量突破20万辆,为一汽奥迪打响了第一枪。

初代A6正式停产之后,一汽奥迪紧接着引入第三代奥迪A6 C6,同样对车身和轴距进行加长,为了更好地与进口A6进行区分,一汽奥迪在A6的后面加上了“L”,自此,奥迪A6L真正意义上诞生了。

2年奥迪a6l保值率(退居二线的奥迪A6L)(3)

从雏形奥迪100,到2019年的奥迪A6L C8,其累计销量接近200万辆,是当之无愧的豪华C级车标杆。

叹命途多舛

一汽奥迪和奥迪A6L能抓住中国市场的爆发期,吃准时代红利,却并没有足够的运气一直辉煌下去。

早在2011年,奥迪A6L的颓势便已显露萌芽。受超限用车控制影响,原本占据“官车”市场的奥迪A6L被第一个开刀,销量因此受到影响,同比下跌3.1%。

与2021年13.5%的同比下降幅度相比,2011年奥迪A6L的境况倒也不算太差。原因在于,当时的一汽奥迪迅速调整策略,对奥迪A6L进行降价销售。

2年奥迪a6l保值率(退居二线的奥迪A6L)(4)

降价容易提价难,尤其是对豪华品牌来说,降价无异于饮鸩止渴。

奥迪A6L虽然因为降价挽回了部分销量,却丢掉了形象定位。30万出头的价格,彼时高高在上的奥迪A6L变得触手可及,对消费者来说是好事,对奥迪来说可算不上喜事。

从ABB变成BBA,或许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2年奥迪a6l保值率(退居二线的奥迪A6L)(5)

后来的“缺芯”、疫情,也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奥迪A6L的销量走势。

不仅是奥迪A6L,一汽奥迪针对旗下另一主力车型奥迪Q5L采取了同样的降价促销策略。一降再降的不只是价格,还有奥迪在消费者心中的定位。

感慨“天要亡我”终究只是一种借口,一汽奥迪自割腿肉的策略才是真正让奥迪失去和宝马、奔驰同级产品竞争的根本。

2年奥迪a6l保值率(退居二线的奥迪A6L)(6)

从成交价来看,2020年奔驰在国内的平均成交价为46.5万元,宝马则是40.5万元,至于奥迪,只有31.5万元,比林肯39.6万元的平均成交价还要低。

在人们调侃林肯是“二线豪华”、“轻奢”的时候,平均成交价比它还要低的奥迪该如何自处?

悲如今荒凉

如果说降价还可以归为不得已而为之,那么一汽奥迪后续的一系列操作,就是实打实的不作死就不会死了。

今年5月份,一汽奥迪深陷“抄袭门”,网友感慨,赫赫有名的豪华品牌连个广告文案都要抄袭,更不能接受的是,广告文案几乎照搬原作者的视频文案。

2年奥迪a6l保值率(退居二线的奥迪A6L)(7)

一汽奥迪迅速滑跪,搬出传统艺能——道歉。只不过,道歉中甩锅态度明显,将责任推给了广告发行方。

网友不满意,也表示不买单。一个知名车企在发行广告之前进行审核,做不到么?是做不到,还是不想做?

问题的答案我们无从得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一汽奥迪应该做到、且必须做到。

抄袭很可耻,态度不诚恳,同样可耻。

自砸招牌的事,一汽奥迪不是第一次做,也不会是最后一次。主力车型奥迪A6L也没能逃脱一汽奥迪的魔爪。

根据车质网的投诉信息,奥迪A6L存在大量的问题,变速器异响、发动机故障、底盘异响,三大件无一幸免。

2年奥迪a6l保值率(退居二线的奥迪A6L)(8)

奥迪的品控去哪了?哦,原来一直很差啊,那没事了。

今年2月份,一位河北保定的奥迪A6L车主在视频报道中表示,自家的奥迪A6L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出现转向系统失效,差点遭遇生命危险。再回忆一下孙惠斌的那句“不拿消费者做实验”,讽刺意味十足。

品控不严、审核不严,一汽奥迪都难辞其咎。不珍惜羽毛,自毁品牌形象,豪华品牌也逃不了被消费者弃之如敝履的命运。

一汽奥迪的种种策略与态度,合理的时候,作为主力车型的奥迪A6L往往是第一个受益;离谱的时候,奥迪A6L自然也是首当其冲,第一个遭殃。

豪华与否,价格只是最表层的体现,深植于消费者心中的形象,才是最根本的判断标准。

当奥迪A6L销量被奔驰E级、宝马5系甩在身后,当一汽奥迪被逐出BBA,退居二线的奥迪A6L和同样退居二线的一汽奥迪,能有多少时间继续抱着“豪华”二字固步自封?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