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曼陀罗是妖花(神秘的曼荼罗与六道轮回图)

曼荼罗第一讲


曼荼罗(Mandala),又音译为“曼陀罗”,本意为“圆”的意思,指的是以圆形或近似圆形为基本形状的图案。在印度教的灵修仪式上,曼荼罗被作为一种引导精神的重要工具。修行者面对着精妙的曼荼罗,集中注意力,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后来,藏传佛继承了参悟曼荼罗的传统,并将它发扬光大。

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武断的宣称曼荼罗是东方文化特有的产物。事实上,在西方的神秘文化中也常常可以见到曼荼罗的身影。到了现代,曼荼罗更是渗透到了某些流行文化当中。比如:日本动漫《库洛魔法使》《钢之炼金术师》《魔笛Magi》和漫威电影《奇异博士》中都频繁出现曼荼罗图案。前三部作品以西方古代的魔法和炼金术为背景,后一部作品则涉及到了东方神秘主义宗教。

为什么说曼陀罗是妖花(神秘的曼荼罗与六道轮回图)(1)

【《奇异博士》中的魔法阵】

一、曼荼罗中的几何图形

曼荼罗通常由一些抽象几何图形和具象的图化构成,或简约或繁复。其中最常见的几何图形有圆形、半圆、三角形或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正十二边形等,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五芒星、六芒星、八芒星等。

首先是圆形,这一图形从中心到达边缘上每一点的距离都是相等的,经过它的中心也可以做出无数条对称轴,可以说它是一切几何图形中最完美的形状。圆形构成了几乎所有曼荼罗了框架。

接下来是半圆、正三角形、正方形、正方形和正六边形,它们也是具有强烈对称美感的图形。再复杂一点,还会使用到正八边形和正十二边形等等。正五边形也是经常出现在曼荼罗中的几何突然但它出现的频率比正方形和正六边形要低得许多,甚至相对于正八边形和正十二边形也是如此。这主要是受碍于它的绘制难度,想要单纯依靠像尺、规这样简单的工具想要绘制出一个标准的正五边形,其所需要的脑力和步骤远远超过了绘制前面几种图形。而那些比正五边形更复杂和用简单工具根本不可能绘制得出来的正多边形更罕见于曼荼罗之中。

为什么说曼陀罗是妖花(神秘的曼荼罗与六道轮回图)(2)

【《库洛魔法使》中的魔法阵,包含了圆、正方形、六芒星、十二芒星】

圆形、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等等在曼荼罗中绝非只是以单纯的几何图案纯在的,它们每一个都包含了独特的文化和心理学意义。

二、圆与《六道轮回图》

古希腊数学家与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曾经描绘了一个以几何图形构成的数列——毕达哥拉斯数列,在这个数列中圆被置于首要的地位。圆代表着整个宇宙,以及包含在宇宙之内的所有事物,它是所有存在者的整体。在曼荼罗中圆占据着基础的和决定性的地位。

为什么说曼陀罗是妖花(神秘的曼荼罗与六道轮回图)(3)

【毕达哥拉斯数列】

曼荼罗中往往不只存在一个圆,经常是几个同心圆嵌套在一起的,还可以看到这些同心圆被从圆心辐射出的若干条线段切割成相等的扇形,每个扇形中都描绘了特定的场景。

例如:下面这幅唐卡《六道轮回图》,也称为“生命之轮”,一共由四个同心圆构成,将整幅曼荼罗分为四个圈层。位于圆心的阶层稍后再来讨论,先把外面的三层圆环提到前面来分析。最里面的一环,被一条直线划分为两个等份,一边为白,一边为黑。白色的一面从下往上描绘了四个人物,从人物的朝向可以判断绘画者想要表达的是:底下三个人受到佛的引导,从凡人走向成佛的过程;黑色的一面描绘的则是一副凄惨的冥界景象:三个人被一个鬼卒用绳子拖拽。

为什么说曼陀罗是妖花(神秘的曼荼罗与六道轮回图)(4)

【唐卡《六道轮回图》】

第二圈被划分成六份,有时候是等分的,有时候是非等分的。其中分别描绘的是天道、阿修罗道、人道、畜生道、地狱道、恶鬼道六道的景象。佛教认为生命会根据以往每一世所积累下来的业被判处在六道(原本只说有五道,阿修罗道是后来才加进去的)中轮回转世,唯有修成佛果才能跳出轮回。这种轮回观念的的雏形早在雅利安人入侵以前,就已经存在于印度原住民的思想当中了。

处在整个曼荼罗外面,怀抱着曼荼罗的巨大魔神就是阎摩(汉语音译为“阎罗”),从婆罗门教开始,他就始终作为死后世界以及六道轮回的主宰,他根据因果法则来决定每个亡灵接下来要再进入生命的那个层级。在婆罗门教的信仰里,阎摩是正义和公平的化身。

第三环又描绘了十二幅场景,它们是佛教所说的十二因缘: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增一尼迦耶》云:“缘无明故有行,缘行故有识,缘识故有名色,缘名色故有六处,缘六处故有触,缘触故有受,缘受故有爱,缘爱故有取,缘取故有有,缘有故有生,缘生故有老、死、忧愁、哀伤、痛苦、烦恼和不安。由此生成一切苦蕴。这就是苦集圣谛。”也就是说十二因缘是从无明中依次流出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痛苦的生命循环过程。

然而上面这些只是根据佛教的语境来阐述这幅曼荼罗的意义的。之前已经说过曼荼罗是一个超越了别文化体系而存在的符号,那么它的意义也就不能单纯的从个别文化体系中去解读。我们应当将它放到整个世界文化语境中去解读。在下一讲中,我将会从文化比较学的视角更全面的展示曼荼罗以及其中各个符号的含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