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的葬礼(土家族奇特的丧葬习俗)

中国传统中,出生,婚嫁,死亡,大概是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三个阶段了。此三事,唯死亡,是人无法经历的盛大仪式。一般都是哭丧,意思是表达亲人朋友直接舍不得的感情,而土家族这个跳丧舞,也叫“撒叶儿嗬”特点就是把丧事当做喜事办,谓之“哭着生、笑着死”。村里的老艺人说:“跳丧是让死者在入土前再一次享受人间的娱乐,死了的人不能光听哭声,还要看点舞蹈高兴一下。”因此遇有丧事,跳丧的群众往往走上几十里山路去“热热闹闹跳夜”。

土家族的葬礼(土家族奇特的丧葬习俗)(1)

土家族有句俗语,叫“父母亡,鼓报丧,众必跳,歌必狂”。村上死了老人,一般装敛入棺后要在堂屋里停放1至3天,晚上则由亲朋好友前来跳丧陪伴亡人。人们聚集在孝家堂屋里,在亡人的灵柩前,年轻的小伙子踏着鼓点载歌载舞,场面气氛欢快热烈,通宵达旦。以前一般不让女人跳,不过先女人也一起跳了。

现在已知的舞蹈套式,有如下几种:

“四大步”。这是《跳丧舞》的基本动作。两人对舞时先在地上踩出两个平行四边形,故又称“升子底”、“踩线扒子”,这种动作在起跳和转换曲牌时用。

“风搅雪”。这是主要的套式,前半部唱《吆娘吔吙》,后半部唱《吆姑姐》,《吆姑姐》以下蹲、挽手花动作为主。

“凤凰闪翅”。是一种较为优美、抒情的套式。

“滚身子”。有全滚、半滚。全滚即两人背相对转一圈,半滚为两人肩相对转半圈。

“武打丧”。这是比较激烈的套式,又称“武把子”,需要一定的武功训练,难度较大。

土家族的葬礼(土家族奇特的丧葬习俗)(2)

此外,还有“美女梳头”、“螃蟹打架”等。在各种舞蹈套式中,有许多模拟自然界动物、劳动生产的舞姿和造型,如“牛擦痒”、“虎抱头”、“犀牛望月”、“观音坐莲”、“饿马悬蹄”、“大王下山”等。“脚踏升子底,手挽链子扣”,舞蹈讲究对称、均衡,是其主要特点。如果下一步踏错,不仅构图不美,而且舞蹈就要乱套,甚至进行不下去。舞者个人的动作风格,则因人而异,有的刚劲稳重,有的舒展潇洒,有的轻松活泼。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整个舞蹈没有静止的时候,艺人们的口诀是:“头儿摆两摆,身子歪两歪,0甩两甩,脚步踹两踹”,全身配合,连续不断,才灵活美观。

土家族的葬礼(土家族奇特的丧葬习俗)(3)

跳丧舞舞步简单、原始,多蹦跳动作,主要由人与自然斗争舞蹈语汇、仿生舞蹈语汇组成。

跳丧舞有较固定的音乐曲牌。唱词中除“起跳”时偶尔有一两句是悼念死者的内容外,均与丧葬无关,更没有什么封建迷信的内容。有时前一组跳累了,要求另一组接跳时就即兴演唱:“把人换,把人换,要让舞师擦把汗,你不跳了我又跳,一人难挑千斤担。”

土家族的葬礼(土家族奇特的丧葬习俗)(4)

跳丧舞的音乐粗犷、热烈,有《吆吙吙吔》《吆娘吔吙》《吆姑姐》等主要曲调,还有的是直接吸收民间小调,如《螃蟹歌》《十劝》等,这些曲调有时是各套式的固定曲牌,如跳四大步必唱《吆吙吙吔》;风搅雪必唱《吆娘吔吙》与《吆姑姐》。但有时也不受局限,如跳《美女梳头》有的地方唱《吆姑姐》,有的地方则唱《吆吔吙》。这些曲调实际是唱腔中的衬词,是古老的劳动号子,由鼓师发歌,一唱众和。没有其他乐器,全由鼓师击鼓指挥调整节奏。各套式均无固定唱词,唱词均取自当地山歌、民谣。

土家族的葬礼(土家族奇特的丧葬习俗)(5)

家族撒叶儿嗬的唱词表达了土家独特的宇宙观和生死观,有歌词死者的事迹,也有有颂赞土家先民开疆拓土、回忆民族历史的;有反映先民图腾崇拜、渔猎活动的;还有歌唱死者生平事迹的,前唐后汉的历史传奇、日常的生活趣事都是歌唱的题材。歌词多呈四句七言,内容古朴。每唱完一首,最后大家高声合唱一句“解忧愁噢”,表示为死者家里散忧愁。

土家族的葬礼(土家族奇特的丧葬习俗)(6)

其实细细追究起来,土家撒叶嗬与土家先民巴人的图腾信仰有着渊源关系。

土家族的葬礼(土家族奇特的丧葬习俗)(7)

土家族是一个阳刚的民族,这一点与西文重“阳”极为相似。他们认为人死如白虎飞升,因而无论是狩猎,还是在战场上战死后,他们认为他们像我们的先祖禀君一样,化为白虎升天了。

直接脱胎于狩猎舞和白虎舞而来的撒叶嗬,不仅保持了原始舞蹈的舞姿,也继承了原始舞蹈的灵魂。

撒尔嗬的动作主要以摹拟虎的动作为主,弯腰、弓背、屈腿、臀部向下颤动,脚迈八字步,双手在胸前左右晃动等等,活脱脱就是虎的再现。

土家族的葬礼(土家族奇特的丧葬习俗)(8)

过去只在丧时跳,现在有些地区的群众,劳动休息时也跳。古老的《跳丧舞》正在逐渐改变着为丧葬而舞的性质,朝群众自娱性舞蹈方向发展,这种丧葬习俗2009年5月入选湖北省第―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土家族的葬礼(土家族奇特的丧葬习俗)(9)

生者都希望死者有灵,不论在上至碧落,还是居下至黄泉,大概希望能听见自己的亲人乡亲为自己唱的送行曲吧。哭也好,笑也好,都是一种生者的美好意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