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区分伤食泄和脾虚泻(如何判断食物的寒热)

关注我,每天十分钟,学会一个医学常识↑

如何判断食物的寒热、补泻?

中药有四气五味之分,四气即寒凉温热,外加平性药性,五味即辛、甘、酸、苦、咸五种味道。

其中辛有发散、行气、活血的作用;甘有补益、和中、缓急的作用;酸有收敛、固涩的作用;苦有泻和燥的作用;咸有软坚散结、泻下的作用。

食材也可作此划分,而每类食物的功能又分为补、泻以及补泻各半。

那么,如何判断食物的寒热、补泻呢?

简单的原则是,如果吃了这个食物,你会觉得发热、或是比较不怕冷,就是热性或温性的食物;寒性的食物,就是大热天的时候,吃了能够解暑的食物,一般酸苦涩明显或吃了有清凉感的食物。

怎样区分伤食泄和脾虚泻(如何判断食物的寒热)(1)

食物的补泻特性

一般读者比较不能够了解的是,中医怎么看食物的补泻特性?

一般的原则是,假设先不管寒热,大致上高蛋白、高油脂、或是增加身体吸收功能的食物就是补的食物。

属于高纤维、低蛋白、低油脂、能促进身体代谢机能的,有酸苦涩味道的,就是属于泻的食物。

而以上两种特性都有的食物,就是属于补泻均衡的食物。

例如,腰果、核桃、芝麻、山药、莲子、红枣都是属于补的食物,吃太多容易胖、或胃部容易闷,其中核桃、芝麻属于温补、莲子属于凉补、腰果属于不寒不热的平补。

而具有高纤或酸苦涩味道的各类青菜水果、茶饮等等,就是属于泻的,吃太多容易瘦或营养不足。

但是例如海苔、海藻、海菜类,既可以补血补肾、又可以清热利湿攻坚,就是补泻都有。

又例如薏苡仁,既可以健脾胃、又可以清热利湿解毒,也是属于补泻都有。

又例如木瓜,既可以健脾养津液、又可以袪风利湿,也是补泻都有。

要澄清的是,并非属于补的就是对身体好,泻的就不好;因为对我们身体来说,促进吸收与促进代谢,这两者的平衡很重要,现代人因为大多运动量少、吃太好,所以都是毒素累积太多排不出去,才会常常需要吃解毒去痰的中药,此时属于泻的食物反而是不可或缺。

另一点要澄清的是,有很多食物,并非完全属于补,或完全属于泻,用三分法来分类,只是一个大概分类法。

例如杨桃酸味很明显,属于泻比较多,对于肾病属于虚寒的人,就不能碰;但是同样是肾病,例如年轻人熬夜引起的,属于虚火的人,杨桃可以养津液、降虚火,就可以吃,但是还要配合其他养肾气的药。

食物寒凉温热属性列举

寒性食物中补泻各半的有:橘子、梨、椰子;泻的有大白菜、柠檬、杨桃、荸荠、葡萄柚、西瓜、生莲藕、苦瓜、不烘焙的高山茶、绿茶、醋、啤酒等。

凉性食物里补的有:小米、大麦、莲子、香菇、豆腐;补泻各半的有:豆豉、海带、洋菜、竹笋、油菜、丝瓜、菠菜、莴苣、冬瓜、百合、茄子、香菇、菱角、熟莲藕、葡萄、柳橙;泻的有白木耳、芹菜、茭白笋、白萝卜、红茶、菊花茶、决明子茶、薄荷茶、李、奇异果、梅、山楂、咖啡(癌症病人、胃病、肝病禁止) 。

平性食物中补的有:糯米、小麦、粳米、玉米、大豆、黑豆、菜仔油、大豆油、高梁、红豆、腰果、山药、马铃薯、甘蔗、牛奶(癌症病人应该少吃)、鸡蛋(癌症病人应该少吃)、大枣、蜂蜜;补泻各半的有:地瓜、芋类、橄榄、豌豆、杏、桃、苹果、枇杷、橙子、芡实、木瓜、樱桃、香瓜、蕃茄;泻的有:芥菜、空心菜、甘蓝菜、胡萝卜、牛蒡、苋菜、西兰花。

温性食物中补的有:芝麻、花生、亚麻仁、龙眼、龙眼干、荔枝、栗子、饴糖、榴莲、芒果、可可、枸杞、巧克力、核桃;补泻各半的有:蒜(熟)、葱、韭菜、香椿、石榴;泻的有薄酒。

热性食物中补的有:麻油、炒炸花生(肝病、胃病应该少吃);泻的有:生姜、红辣椒(肝病、胃病应该少吃)、芥末(肝病、胃病应该少吃)、生蒜、花椒、胡椒、烈酒、油炸物(肝病、胃病应该少吃)、五香、八角、咖哩、米酒、高梁酒(短期的作用是热性,但长期使用身体产生依赖会转成寒湿)。

声明:本文来源公众号「答摩健康」,欢迎关注。

怎样区分伤食泄和脾虚泻(如何判断食物的寒热)(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