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修路竟挖出千年真龙引来大难 65年老汉挖出铜坐龙

村民修路竟挖出千年真龙引来大难 65年老汉挖出铜坐龙(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长江路上,摆放着一座巨大的铜龙雕塑,是东北历史文化的一大传奇象征。

这座铜龙跟普通的龙不一样,大部分人印象中的龙都是腾云驾雾飞翔在高空之中,或潜入深海之底,体现在建筑或者雕塑中的形象要不就是飞翔,要不就是盘卧。

而哈尔滨的这座铜龙,呈现的是奇特的坐姿,引起了不少人关注。

坐龙的形象,只有少数历史爱好者才会知晓,比很多家喻户晓的象征吉祥之物还要冷门,为何会被摆放在哈尔滨市最繁华的街头呢?

这其中,不仅有历史的原因,也有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近代文物发掘故事。

村民修路竟挖出千年真龙引来大难 65年老汉挖出铜坐龙(2)

20世纪中叶,中国一个普通的老农民,从地里发现了一个长约20厘米的奇怪摆件,随手扔在家里9年。

没想到9年后,因为一次意外,这件摆件让老农民感到心惊胆战,想要将其作为文物上交专家,专家却只愿意出十元征收。

多年之后,这个摆件却成了中国历史上罕见的文化瑰宝,不仅价值过亿,还成为了东北省份极为重要的文化遗产。

这个摆件,就是铜坐龙。

村民修路竟挖出千年真龙引来大难 65年老汉挖出铜坐龙(3)

老农挖出铜摆件,扔仓库九年

1965年一个再寻常不过的日子里,黑龙江省阿城市的一个姓裴的老农扛起自己的工具,来到了当地的古城墙边,准备挖几块青砖的回家里。

当时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农民们的日子逐渐改善,裴老农的家里也开始了一轮扩建,不仅要把房子扩建出来几个小间,还要加盖猪舍,地窖也要再挖一挖。

当时农村为了省钱,经常用周围其他农家剩下的砖石来自行搭建猪舍等建筑,可是裴老农在村子里转了一圈,没找到可用的砖石,便把目光转向了不远处的古城墙。

裴老农的家距离阿城市金上京会宁府南城不远,那里有古代留存下来的一部分古城墙,因为各种原因,还没来得及被专家保护。

村民修路竟挖出千年真龙引来大难 65年老汉挖出铜坐龙(4)

当地农民并不了解这段古城墙有什么样的价值,裴老农也只是觉得,这些城墙的青砖看起来很适合用来搭建筑。

于是裴老农带着工具来到古城旁边,开始了挖掘工作。

挖下几块青砖之后,裴老农突然发现,城墙附近似乎有可疑之处,有一个闪着金属光芒的可疑物品,在太阳下熠熠放光。

裴老农疑惑地走上前去,拿起可疑的发光物体,这才发现这是一个看起来十分精美的摆件,长大概在20厘米左右,掂量着有4斤多,拿在手里手感十分厚重。

裴老农放下手中的工具,用袖子擦了擦这个摆件,把上面的泥土擦掉一大部分,才看出来这个摆件是一条龙,而且是铜制的。

村民修路竟挖出千年真龙引来大难 65年老汉挖出铜坐龙(5)

他并不清楚这个铜摆件的价值,只是觉得这条龙看起来似乎不是飞在空中的,而是坐在地上,跟一般人想象中的龙不太一样,便觉得十分有趣。

裴老农想着,如果把这玩意放在家里,也算是有个装饰,于是便揣进了兜里,转头继续挖砖。

一转眼的时间,一天过去了,裴老农带着青砖回了家,看到天色已晚,想着第二天再搭猪舍,就把砖放在院子里。

村民修路竟挖出千年真龙引来大难 65年老汉挖出铜坐龙(6)

之后,裴老农进了屋,掏出兜里的铜坐龙,仔细在灯光下观察了一段时间,越看越觉得喜欢。

不过另一方面,裴老农觉得自己凭空捡了这么一个好东西,就直接放在家里,似乎也有不妥,别人问起来恐怕说不清楚。

想了半天,裴老农就把铜坐龙扔到了自家仓库的一个箱子里。

没想到,这一扔就是9年。

村民修路竟挖出千年真龙引来大难 65年老汉挖出铜坐龙(7)

夜晚有奇特叫声,老农心惊肉跳

农民的生活每天都在劳动和奔波中度过,裴老农把铜坐龙扔在箱子里,没过几天就忘得一干二净。

如果事情到此结束,或许中国会失去一个极具历史价值的文物,也失去了对那段历史的认识。

好在天佑中华,一转眼9年的时间过去,裴老农在一次收拾仓库的时候,发现了当初随手扔进箱子里的铜坐龙。

他想了半天才想起来,这是当年自己搭猪舍的时候顺手捡回来的。

村民修路竟挖出千年真龙引来大难 65年老汉挖出铜坐龙(8)

9年时间过去了,裴老农家里的生活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再摆一件这样的摆件,也不会再有人问。

于是裴老农便把铜坐龙摆上了自家的窗台,为了取个吉利,龙头还特地朝向了北边。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摆完铜坐龙的当晚,裴老农就在睡觉的时候听到了屋里发出阵阵奇怪声响。

那种声响是裴老农从来没有听过的,像是动物嚎叫,可是分不清具体是什么动物。

当晚,裴老农起床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叫声的出处,第二天醒来,叫声便不见了。

村民修路竟挖出千年真龙引来大难 65年老汉挖出铜坐龙(9)

这样的日子过了好几天,每天晚上裴老农都会听到那种奇怪叫声,这让他夜不能寐。

终于在一天白天,裴老农在地里干活的时候突然想起,那种奇怪的叫声,是从自己把铜坐龙从箱子里拿出来之后才开始有的。

当天晚上回到家,裴老农把铜坐龙放进了箱子里,果然这一夜睡觉再无声响,那种奇怪的叫声不见了。

这让裴老农感到十分好奇,他把铜坐龙从箱子里拿出来仔细观瞧,既看不到上面有什么特殊机关,也找不到放电池的地方。

村民修路竟挖出千年真龙引来大难 65年老汉挖出铜坐龙(10)

找不到秘密,裴老农有些不甘心,这天夜里他拿着铜坐龙坐在床上,等着那叫声出现,可是左等右等都没有响起。

而等他再把铜坐龙摆上窗台,闭眼睡觉之后,那叫声又响起了。

如此反复多日之后,裴老农心里有些发颤,他想起这个铜坐龙是从古城墙下面挖出来的,那古城墙虽然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但裴老农知道那是古代的东西。

村民修路竟挖出千年真龙引来大难 65年老汉挖出铜坐龙(11)

抱着一丝迷信的想法,裴老农认为,可能这个铜坐龙是古代某种有力量的摆件,很可能是皇帝用的,现在被自己一个农民放在了家里。

朴实的农民思想认为,普通老百姓自然是没有资格养龙的,所以这个铜坐龙在晚上会发出叫声,恐怕是觉得不满了。

一想到此,裴老农认为这个铜坐龙再也不能摆在家里了。

他把铜坐龙再次封进了那个箱子里,后来找时机来到了阿城市的文物管理所,希望把这个铜坐龙交上去。

可是裴老农千想万想没有想到,文物管理所竟然还不想收这个东西。

村民修路竟挖出千年真龙引来大难 65年老汉挖出铜坐龙(12)

上交文管所,只得到10元征收费

在那个年代,中国历史上还没有发现类似裴老农手中所拿的铜坐龙这样的文物,一般这类文物的龙或盘或卧,几乎没有坐着的。

当时文物管理所的工作人员接待了裴老农,从裴老农手中接过了铜坐龙,粗略看了看之后,认为这是假造的文物。

因为铜坐龙的形象,跟工作人员之前所学习的所有龙型都不同,此前也没有发现过类似的艺术品。

所以工作人员觉得,这可能是某些作坊自己做出来的现代工艺品。

村民修路竟挖出千年真龙引来大难 65年老汉挖出铜坐龙(13)

裴老农听了有些发慌,因为这个铜坐龙在自己家里已经开始发出奇怪叫声,扔掉的话可能对自己有不利之处,若是文物管理所不收,那就真的麻烦大了。

于是裴老农赶紧跟工作人员说,这铜坐龙不仅仅只是个摆设,放在家里晚上还会发出奇怪的叫声。

工作人员听了裴老农的话,第一反应觉得裴老农可能因为迷信而产生的幻觉。

但出于严谨的考虑,工作人员还是请了文物管理所里的专家出来,对铜坐龙进行鉴定。

村民修路竟挖出千年真龙引来大难 65年老汉挖出铜坐龙(14)

这位专家观察了铜坐龙之后,也认为没有见过类似的坐龙文物,不过从这个铜坐龙的材质和品相来看,似乎又确实是古物。

看着裴老农的表情,专家决定:既然这东西是真的古物,那么不管是有没有重大历史价值,收藏了总归不会有害处。

于是便出了10元钱征收了裴老农的铜坐龙。

裴老农摆脱了这个烫手山芋,甚至还赚了10元钱,兴高采烈的回家去了。

村民修路竟挖出千年真龙引来大难 65年老汉挖出铜坐龙(15)

而阿城市文物管理所的专家,也不认为铜坐龙是十分具有价值的文物,随手把它安排到了当地展览馆的一个很不起眼的小角落里,用橱窗围了起来。

直到后来有一天,省城专家来到阿城市博物馆进行观赏的时候,发现了角落里的铜坐龙,对于坐龙的这个表现形态十分感兴趣,也回想起了古籍中似乎有跟它有关的记载。

于是在省城专家的指导下,阿城市文物管理所的专家,将铜坐龙拿出来进行了仔细研究,翻阅古籍之后惊喜地发现,这个铜坐龙竟然是金代的文物,价值上亿。

村民修路竟挖出千年真龙引来大难 65年老汉挖出铜坐龙(16)

八百多年前,它是金朝的象征

原来在公元十世纪,黑龙江省阿城市的所在地,正是当时金朝首都所在。

金朝是女真族完颜阿骨打所建立的朝代,跟南宋对峙了多年,现今中国不少领土在那个时代都曾被金朝统治。

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朝之后,把当时的会宁定为“金上京”,也就是首都,正是哈尔滨省阿城市所在的地方。

金朝在金上京总共统治了38年,这38年时间里,经历了四任皇帝,留下了不少值得研究的文物。

后来当地也出土了很多跟金朝相关的货币、金银、丝制品等等,成为了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

村民修路竟挖出千年真龙引来大难 65年老汉挖出铜坐龙(17)

而铜坐龙,正是金朝在金上京统治时期,所短暂使用的一种御器,也是金朝向汉文化学习的一个证据。

当时金朝虽然没有统治整个中国,但是跟南宋的汉人之间有相当密切的来往,他们跟南宋是敌对状态,却对汉文化保持着十分开放的包容心态。

因为建立金朝的女真人是北方的游牧民族,他们对于南方可以定居一处并繁荣发展的汉族,既有嘲笑其武力不堪一击的想法,又有羡慕其安居乐业的崇拜。

因此,当建立金朝的女真族有实力跟汉族进行平等交流之后,金朝的皇帝大量引进汉文化里面的礼仪和讲究,其中就包括皇帝的仪仗。

村民修路竟挖出千年真龙引来大难 65年老汉挖出铜坐龙(18)

根据金朝历史古籍的记载,1166年,当时作为金世宗的完颜雍,对金朝皇帝所乘马车的规格进行了更改。

其中有一条更改明确表示:把皇帝所乘马车的扶手上的“坐龙”改为“凤”。

根据这一记载,我们可以得知,在金世宗完颜雍之前,金朝皇帝所乘的马车扶手上的装饰应该都是坐龙。

这是金朝吸收了汉文化里面象征皇权的龙形象之后,创造出来的一种装饰品。

而裴老农所上交的铜坐龙,在实验室进行检测之后,无论是年代方面还是材质方面,都可以跟这一记载对应上,应该就是金朝皇帝在改龙为凤之前,马车扶手上的装饰品。

村民修路竟挖出千年真龙引来大难 65年老汉挖出铜坐龙(19)

孤证不立,只有一条记载的话,证明不了铜坐龙的价值,不过在其他记载中,也出现了铜坐龙的身影。

有古籍证明,除了皇帝的马车扶手之外,一小部分马车的顶上也有坐龙,金朝皇室大辇的车顶也有莲花和坐龙饰品。

至此基本可以确定,裴老农挖出来的铜坐龙,就是金朝的文物,他拿青砖来盖猪舍的那个古城墙,就是金朝的古城墙。

可是既然这只是个文物,那么裴老农在夜晚睡觉时听到的奇怪叫声,又是什么东西呢?

对此,专家进行了详细研究之后,也给出了一个答案。

村民修路竟挖出千年真龙引来大难 65年老汉挖出铜坐龙(20)

原来,这个铜坐龙的口中有一部分空洞,这部分空洞在正面面对空气的时候,就会发出声响,原理跟吹哨类似。

当时金朝所使用的工匠大多来自南方的汉文化,他们的冶金工艺一直十分领先,所制造的这类工艺品自然有不凡之处。

可能金朝皇室也正是看中了这种铜坐龙可以在迎风时发出声响,才把它安装到了皇帝的御用马车上。

村民修路竟挖出千年真龙引来大难 65年老汉挖出铜坐龙(21)

而裴老农之所以将铜坐龙放在箱子里,或者拿在手里听不到声响,是因为铜坐龙的嘴没有对准风口。

当裴老农把铜坐龙摆上窗台的时候,铜坐龙正好冲北。

到了夜晚,晚风变得比白天更大,就会让铜坐龙在夜晚发出奇怪的叫声。

值得一提的是,铜坐龙之所以一开始没有被文物管理所的工作人员认定为文物,就是因为坐龙这样的表现方式实在是过于罕见。

而在发现了铜坐龙的价值,并由更高级别的专家进行分析研究之后,发现坐龙这种表现形式其实有相当多的应用。

只不过当年没有被那个工作人员跟眼前的文物联系起来。

村民修路竟挖出千年真龙引来大难 65年老汉挖出铜坐龙(22)

金朝灭亡之后,女真人也近乎从历史舞台上消失。

可是女真人的后裔,也就是满族人创立了清朝,坐龙出现在很多跟清朝有关的建筑和工艺品上。

比如清朝宫廷屋檐上的龙兽,几乎都是以坐龙的形态出现的,这些在跟清朝有关的文物中都有体现。

不过,裴老农所发现的铜坐龙,跟清朝的坐龙并非完全一致,甚至跟当时南宋所使用的龙型也有很大的不同。

龙本身就是一种由多种动物特征拼凑而成的神兽,不同时期的龙也有不同的形象,但汉文化的龙,以及融入了汉文化的其他文化的龙,大体上都体现出统一性。

村民修路竟挖出千年真龙引来大难 65年老汉挖出铜坐龙(23)

而裴老农的铜坐龙有几个特点:坐姿像狗、鼻子像人、嘴巴像鹰。

这其中任何一个特点,都是绝大部分中国人想象中的龙所不应具有的,专家也对这独树一帜的坐龙形象给出了相应的解释:

坐姿之所以像狗,是因为狗在当时女真人的游牧生涯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它不仅是人类的伙伴,也是狩猎过程中最好的帮手。

以定居的形式生活的南宋尚且有不少人需要用猎犬来帮忙上山打猎,更别说以游牧为主的北方女真人了。

因此狗的坐姿,以及其忠诚的表现,使得金朝所制造的坐龙有了狗的神态以及坐姿。

村民修路竟挖出千年真龙引来大难 65年老汉挖出铜坐龙(24)

嘴巴之所以像鹰,则是因为女真人在文化方面对鹰有着极度的崇拜。

当时女真人所生活的土地上,有一种叫海东青的猛禽。

它们比普通的鹰更加凶猛,在看到猎食对象的时候,它们不惧猎物比自己体型巨大数倍,直飞上天,然后猛地朝猎物砸下,用他的嘴砸碎猎物的头骨。

这样凶猛的狩猎姿态引起了女真人的崇拜。

因为在环境恶劣的北方,为了跟大自然对抗下去,女真人必须把整个部族氛围培养成以海东青之类的猛禽为主的凶狠形态。

这是他们能跟南宋进行长期对抗的原因,也是他们从南宋吸收龙的形态之后,将其嘴部改造成鹰嘴的原因。

村民修路竟挖出千年真龙引来大难 65年老汉挖出铜坐龙(25)

而鼻子像人,则代表着金朝对南宋朝廷所使用的“君权神授”整套理论的喜爱。

在接受汉文化之前,金朝并没有像南宋一样,能够稳定把权力集中到皇帝一个人身上的理论。

当他们得知南宋的皇帝是真龙天子、代表着龙在人间的化身时,金朝皇帝也希望把这套理论引进到自己的国家。

所以在引进南宋的龙型时,金朝皇帝给龙加上人的鼻子,希望借此拉近自己跟龙这个神圣形象之间的关系。

村民修路竟挖出千年真龙引来大难 65年老汉挖出铜坐龙(26)

最终,这一系列奇特更改,使得金朝的铜坐龙表现出了跟中国历史上任何时期的龙都不一样的特点。

而且虽然进行了大量细致上的改变,却没有损害龙本身的威严,反而因为坐龙这一形态,更加体现出了龙稳坐天下的磅礴气势。

也难怪,当年那个普通工作人员会觉得裴老农所带来的不是真正文物。

村民修路竟挖出千年真龙引来大难 65年老汉挖出铜坐龙(27)

与北京铜坐龙呼应,成镇馆之宝

1990年,裴老农挖掘出来的铜坐龙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然后从阿城市博物馆转到了黑龙江省博物馆,进行更加严密的保养和收藏。

同一时期,北京的金中都遗址也出土了一个铜坐龙,再次引起了专家们的关注。

北京和黑龙江省阿城市一样,都曾作为金朝的首都。

金朝定都会宁之后经过了四任皇帝,第四任皇帝完颜亮认为,金朝融合汉文化的速度还不够快。

于是为了加速融合,完颜亮下令迁都燕京,也就是北京,在当时被称为金中都。

完颜亮手下很多王公大臣都认为,迁都并不是最好的选择,这给了完颜亮迁都很大的阻力。

村民修路竟挖出千年真龙引来大难 65年老汉挖出铜坐龙(28)

为了消除阻力,也为了断绝这些人的念想,完颜亮强行迁都过程中不仅迁走了金朝的皇陵,还把身后的会宁也就是金上京,一把火烧了个干干净净。

正因如此,裴老农才可以在阿城市找到铜坐龙,这是当年金上京被烧毁之后留下的遗物。

而1990年,工作人员也可以在北京的金朝遗址中挖掘到同样的铜坐龙,两个铜坐龙遥相对应,确认了其真实的历史价值。

不过明显可以发现,北京出土的铜坐龙吸收了更多汉文化的特点,而不像裴老农上交的铜坐龙一样,有着鲜明的金朝特点。

村民修路竟挖出千年真龙引来大难 65年老汉挖出铜坐龙(29)

比如,北京铜坐龙的嘴巴是猪嘴,不仅不是鹰嘴,还比狭长又尖利的阿城铜坐龙要短很多,坐姿也从狗的坐姿,演变成了半狗半虎的坐姿。

无论如何,这仍然可以证明,坐龙在金朝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不管都城定在何处,坐龙都是金朝皇室最显眼的代表。

村民修路竟挖出千年真龙引来大难 65年老汉挖出铜坐龙(30)

2022年,裴老农所上交的铜坐龙已经成了黑龙江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黑龙江省博物馆曾将铜坐龙真品进行了展出,吸引了不少当地人前来观看。

在此之前,黑龙江省博物馆从来没有展示过真品,只是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和加拿大举办的一次展览中展示过真品,可见其宝贵。

村民修路竟挖出千年真龙引来大难 65年老汉挖出铜坐龙(31)

另外,随着时代发展需要,黑龙江省阿城市已经变成了哈尔滨市的一个区。

在原本阿城市区域内被挖掘出的铜坐龙,也作为后来阿城区的代表,在当地立起了一比五十还原放大的雕像,代表着当地所承载的历史文化,成了不少历史爱好者旅游必经之所。

裴老农可能做梦都想不到,自己当年随手挖出来的小摆件儿,亲手上交到文物管理所并得到了10元征收费之后,竟然变成了价值上亿的国家一级文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