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明治维新考点( 日本明治维新)

幕府统治危机:19世纪中期,日本处于德川幕府统治之下实权掌握在 幕府将军 手中德川幕府推行 锁国 政策,造成日本与外界隔绝,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日本明治维新考点?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日本明治维新考点( 日本明治维新)

日本明治维新考点

幕府统治危机:19世纪中期,日本处于德川幕府统治之下。实权掌握在 幕府将军 手中。德川幕府推行 锁国 政策,造成日本与外界隔绝,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民族危机: 美国 打开日本国门,强行签订不平等条约,开放港口。

倒幕运动:1868年,倒幕派结束了幕府的统治,改年号为“明治”。倒幕运动的主力为中下级武士。

迁都:1689年,日本迁都东京。

1.原因:

①幕府统治严重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

前提:武装倒幕的成功。(倒幕运动的成功为明治维新的实施提供了前提和可能,这是其成功而戊戌变法失败的前提条件)

2.目的:强兵富国,发展资本主义,摆脱民族危机。

3.主要内容:

政治上: 废藩置县(实质消除封建割据),实现中央集权。(针对幕府的封建统治,是改革成功的前提)

军事上:实行 征兵制 ,建立新式军队,提倡武士道精神。

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在 “殖产兴业” 的号召下,大力发展近代经济。(最能反映明治维新的资产阶级性质,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社会生活:提倡 “文明开化” ,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日本能够持续发展的关键)、文化和生活方式。

4.性质:自上而下的资本主义性质改革。

5.地位:是日本从封建社会进入资本社会的重大转折点。

6.影响:①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日本走上了发展 资本主义 道路,实现了 富国强兵 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行列。②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局限性)

7.启示:

①改革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要符合国情;

②改革是强国之路;

③对外开放,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经验;

④重视教育,培养人才,科教兴国

※日本对外政策的变化:

①明治维新前:闭关锁国。

②明治维新中:对外开放。:③明治维新后:侵略扩张。

※19世纪中期,美、日、俄等国面临的社会问题是什么?各自又是通过什么途径解决的?

国家

面临的主要问题

解决途径

美国

奴隶制的废存问题

美国通过1861-1865年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日本

幕府统治危机

日本推翻幕府后,明治天皇政府进行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即明治维新

俄国

农奴制危机

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实行了(废除农奴制的资产阶级改革即)1861年改革

※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

内容

俄国1861年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

时代相同

都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

背景相同

都是在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并面临统治危机的情况下被迫进行的

性质相同

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影响相同

都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都是该国历史的转折点。

局限相同

改革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强大起来后都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背景不同

俄国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农奴起义不断,使沙皇统治面临严重危机

幕府统治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列强入侵使日本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俄国没有)

目的不同

挽救沙皇统治危机

摆脱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

内容不同

废除农奴制,俄国在改革时尽量维护贵族、地主的利益。

日本通过学习西方,进行改革,废藩置县,打击了一部分封建割据势力,且日本改革内容更广泛全面。

意义不同

俄国挽救了统治危机

日本除了挽救统治危机外,还借此收回了主权,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

※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

大化改新

明治维新

1、都是向先进的民族学习

2、都改变了社会性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进步

不同点

学习对象

中国隋唐

欧美资本主义国家

性质

封建主义改革

资本主义的改革

影响

使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使日本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